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活中的套利机会(5)

近年来,阳明心学之类的火遍朋友圈,还有各种修炼班训练营,据说可以提升人的心力。对这些事情,我向来不感冒,因为咱好歹也读过王阳明的书,知道这位号称中国历史上第二圣人的先哲始终在强调:人须在事上磨练。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与此类似的另一种现象则是,以体力的锻炼替代内心的磨练,大概以“自找苦吃”的长途徒步最为常见。如今各著名学府举办的MBA/EMBA班,如果不安排徒步穿越沙漠之类的项目,都不好意思对外招生。


如果一个人在徒步中能够团结互助,克服困难,坚持到底,当然值得尊敬。但是,这些不能代表、更不能代替TA在真实社会生活中处理复杂关系的态度和能力,后者才是心力的体现。心力的强弱,除了先天禀赋,后天主要取决于事上磨练。修炼得再好,模拟得再像,都无法替代实践本身。

在实践中磨练,不会像修炼那般岁月静好,也不会像模拟那样一帆风顺。实践过程充满了错误、失败、挫折、遗憾......总之,实践不完美

其实,只有接受实践不完美这个事实,才能做到基本的理性客观,抛弃非黑即白的想法,形成一定的灰度。看别人如此,对自己更是如此。

每个人都会遇到很难的时候,这时候学会接受是第一步。若能在接受的基础上跳出来,想到这恰恰是“事中磨练”的时候,平时修炼再好不如此时磨练一把,就能够积极地面对。

《传习录》记载了王阳明和弟子的一个故事。某弟子接到儿子病重的家书,惊慌失措地跑去找王阳明。王阳明对弟子说:别那么心急火燎的,先冷静下来,这不正是“事中磨练”的时候吗?(手头没书,这个故事是我凭记忆写的大概,细节不一定准确。)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能够主动做到“事中磨练”的都不是普通人。对我们普通人而言,不妨退一步,遇到困难的时候,学会“熬过去”,不要轻易放弃。

我年轻时遇到的一次重大挫折是第一次考研失败。读大学时我挺心高气傲,准备直接从英语专业跨到金融专业,而且直接考“五道口”。结果不出意外地失败了。由于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考研的时候连续七十多小时没睡觉,并且从此患上了严重的失眠,平均每晚睡觉时间不超过四小时,而且经常彻夜失眠。

当时我倒没把这看得很严重,没有去医院,没有吃安眠药,当然那时也没学中医。自己心里知道,失眠的根本原因是考研失败严重打击自信心造成的(我从小到大,中考高考都很顺利,从没尝过考试失败的滋味)。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做好一些事情,找回自信。后来我就考托福、GRE,准备了大半年,考了很高的分数。奇妙的是,在我知道GRE分数的当天(当时机考现场就能查成绩),就不再失眠了。

需要说明的是,“熬过去”并非听天由命地消极等待,熬也需要积极地熬

首先思想上要积极,可以多读书,譬如读《长征》(推荐王树增写的)。在你觉得自己够倒霉够不幸的时候,读一读《长征》这样的书,你会发现自己那点事根本算不了什么。

其次行动上要积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不那么重要的小事(我考托福/GRE并非为了出国,就是找点事做)。大的局面暂时改变不了,越面对会越沮丧。这时候做一些小事,起码可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心理上不那么痛苦。如果做的小事最终汇集起来有利于改善大的局面,那也算是“积小胜为大胜”了。

千古以来,圣人没几个,普通人没必要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但每一个普通人都有权利和责任把自己这一生过好。读很多书,懂很多道理,冥想修炼,这些都重要。但最重要的,须在事上磨练。实在磨不了的时候,熬过去也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63章
王阳明与弟子4段对话,看完才知道王阳明为何影响中国500年
传习录:存养夜气
第六十二课:新年送给奋斗着的奋斗者——听一千次成功学课程不如学通此课管用
《老子释微》——第六十三章
不愧是千年智圣,王阳明与弟子4段对话,顿悟天机,读完很震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