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追求实与活的语文教学

李明新

新课堂里的困惑

在贯彻新课改理念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当教师的欣喜地看到了课堂正在发生变化:沉闷的空气一扫而光,学生主体地位受到了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空前的体现。有的教师这样描述如今的课堂:“笑声不断”、“议论纷纷”、“小手如林”、“小脸通红”、“争论不休”等等。然而,一段时间之后,大家静下心来,却又产生了许多困惑:

过去我的语文教学是不是都错了?过去用的招儿现在还能用吗?

这节课没有合作学习是不是好课?什么问题都要变成探究性的问题吗?

学生学得倒是热热闹闹。可在无休止的争论中,老师的主导又体现在哪里呢?

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就等于学生怎么理解都行、怎么说都行吗?等等。

这些非常实际的问题,困扰着一线教师。尤其是以下的一些教学现象,使许多语文教师产生了疑问——这样实施新课程,行吗?

例一:合作学习的“热闹上市”

走遍大江南北都会见到这样的课堂,似乎所有的教师一夜之间都成了研究与应用合作学习的高手。不过你还是要走到小学生中间看一看他们在怎样合作:有的在说;有的没听;有的抢着说,而不顾其他人正在发言;讨论了半天也没结果,连对方说什么都听不清楚,更别提合作了。而更多的情况是“走过场”,老师布置完学习任务,学生还未充分讨论、合作,老师就已“收兵”。

例二:流于形式的自主学习

教师走进教室让学生自己读书,然后自己提问,接着小组讨论、解疑,最后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作汇报或每人汇报一个问题。而在学生自学的时候,教师成了一个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人:有的在课堂上乱溜达,有的在讲台前等待,有的干脆低头看教案,以为这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教育专家称这是无效的、“放羊式"的教学。

例三:非语文活动的粉墨登场

比如,为了学习写活动,就要拿出大部分时间打乒乓球。球打得热热闹闹,但到指导写的时候却草草而过。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课堂上占用大量的时间绘画、做实验等,到底会对学生掌握语文起多大的作用?

冷静下来的思考

我认为课程改革绝不是一场先破后立或只破不立的革命,语文的课程改革不能割断语文研究与语文发展的历史。在过去几十年间,经过几代语文前辈与广大语文同仁的共同努力,语文教学在理论体系的建设上不断增强了它的科学性,积累下丰富的教学经验,探索出一定的学科教学的规律与原则。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当然,由于语文学科的复杂性,由于外界的种种因素的干扰,语文教学的确存在高耗低效的状况。

我认为以下四个方面值得很好反思: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怎样流失的?主体是怎样丧失的?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是否关注了“儿童“的发展?是认识到学生是具体的儿童,还是只简单认识到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语文教学是怎样迷失自己主攻方向的?

我思考的结果,一是要坚持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观点。因为抛开了“工具性”的“人文性”,往往会无限生发,无度拔高,只追求意趣,向往“空灵”,享受“田园诗般的境界”,却忘掉了“语文”的掌握与运用;而抛开了“人文性”,简单地理解“工具性”,往往会抽象语言,枯燥练习,目中无人。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取代“语文学科”的“最基本属性”,将再度使语文课上成“政治课”、“道德课”、“环保课”、“综合课”、“资料课”等等。

二是语文教学要把握自己的专务。在语文教学正发生着可喜变化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一些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存在着亟待改进、乃至纠正的问题。其中忽视语文教学“专务”的问题应引起我们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来语文教学的“专务”是非常明确的,但是,“专务”却时常迷失方向。语文教学的专务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最本质的特点,新课标阐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有人强调语文教育是“人文精神”的教育,这没错。但如果就此说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目的也应是人文教育,则随意曲解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观点,模糊了“语文教学”和“语文教育”、“语文课程”的概念界线。还有的同志指出,“语文教育就是文学教育”。这显然也是不全面的。起码,在义务教育阶段,只能说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面对种种问题,我们必须大声疾呼:不要再让语文教学的“专务”迷失方向,语文教学必须守住自己的“个性”,守住自己的“根”。

我的实践

我是在把握上述两个基本点的前提下,追求语文教学的实与活的。

“实”,就是要让自己的语文教学朴朴实实,让学生学得扎扎实实,使学生学有所得,真的能在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上有所提高,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活”,就是要讲求教学的艺术性,生动地教学;教师目中有“人”,课上师生互动,让语文教学深入人心,润物无声。“活”还指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情感被激起。

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因学而导,神采飞扬,欲罢不能;学生学语文如沐春风。延伸到课外,学语文亦其乐融融。“实”与“活”的教学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了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实”与“活”,可以说是我多年来的追求。我觉得这是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的一种具体体现。

语文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学生是否能自觉地修养自己的语言品质以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主体,一个思想、能力、习惯等处于稚嫩阶段的小学生,若使其逐步自觉地培养起语文素养,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动力因素:对语文的热爱与追求。在探索和实践中,我把在这一观点指导下的教学实践称之为“三个热爱”的教育,即“让自己成为学生热爱的老师”、“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热爱的课堂”、“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为了让学生向往、热爱语文课堂生活,我尝试了创造一个民主的课堂、一个有情意的课堂、一个生动的课堂和一个成功的课堂。因为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绝不是一个“经师”,而是一个关注人的“人师”。他一定会把学生对于语文的热爱情感放在首位,“热爱”可以使一个学生执著地行走于语文学习的成功之路上。我想,当学生爱上语文课时,当语文课上情意浓浓、书声朗朗、议论纷纷之时,你还用担心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吗?

我认为,真的做到了语文教学的“实”与“活”,就会使我们的学生既会学,又爱学。如果这样,“高耗低效”的教学状况一定会得以改观。但是,如果迷失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小学生很难在基础教育阶段打好扎扎实实的语文功底。课堂搞得再活,也没能为学生的语文发展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要给孩子一座田园和一座花园 - 教学资源 - 6789论坛 论坛、免费广告、明星、娱乐...
教学论文:实事求是教语文
语文教育要给孩子一座田园,一座花园(窦桂梅)
谭枫芝:高中语文教师角色的新型定位与语文民主课堂的构建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给语文教师的建议?(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