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乌台诗案的前因后果

在乌台诗案案发之前,苏轼没有做过大官,最大也就是一名知州。他所处的时代也不是一个改革与保守两派激烈斗争的年代。那时,他还在湖州当知州,算不上政坛风云人物,也不是改革与保守之争的关键所在。一个在外任中、且才华横溢深得民心的小官,怎么就陷入那么大一场案件中,受四个多月的牢狱折磨,还险些丧命?这事情确实有些古怪。
把酒问青天
前   因
熙宁三年(1069年)王安石受宋神宗之命执政,实施变法,目的是为了充实国力,巩固国防。变法的出发点没有什么问题,出台的一系列新法也还有效,只是新法本身有一些顾此失彼、且执行的人又想要立竿见影,于是苦了老百姓。
变法之初,苏轼是一名小京官,他不掩饰自己的立场,上表激烈反对变法。那可是神宗取用王安石变法,王安石一心想帮助神宗实现理想。一个是皇帝、一个是耿直的重臣,苏轼敢于反对,一是因为书生意气,二是因为当时不同政见之争是君子之争,还没有迫害与构陷。结果是,苏轼被放外任,不得神宗重用。
到地方后,苏轼写了《山村五绝》反映民间疾苦,不可避免地对新政产生讽刺的效果,当时并没有人在意。在庙堂之高时已经与变法派有过交锋,而在江湖之远更体察百姓疾苦,凭着书生一腔济世爱民的情怀,发发牢骚也很正常。基于他尚且官微言轻,没有人和他计较。
后来,沈括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去苏轼任知州的杭州视察工作,离开时索取苏轼的诗,被苏轼的才华误伤的沈括,向神宗打苏轼的小报告,说苏轼写给他的赠别诗有问题。神宗不想以诗文定罪,知道苏轼这样的草根官员,断无二心,且每到一任,尽力造福一方,其实也是在为朝庭分忧。沈括不仅自讨没趣,而且失宠遭贬。
乌台诗案发生在元丰二年(1079年),其时,保守派已占下风,司马光一心主编《资治通鉴》,朝庭已经没有变法与保守之争。神宗想要保持新政取得的成果,革除由此产生的弊端。可是,王安石家庭遭变故而辞官,一群庸人加小人把持朝政,吴充、王珪任丞相。为巩固个人的权利,王珪除了想陷害中立的吴充,还联合御史中丞李定、权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舒亶等人,集中火力把矛头指向在湖州任知州和苏轼。
为什么选择苏轼?一是因为这伙人是以变法的姿态上位,自知才德不配位,担心没有王安石在朝,反对变法的司马光会东山再起,到那个时候,苏轼必为司马光重用。二是因为苏轼文章诗词传天下,望重士林,为各路英才所追捧,是名符其实的文坛领袖。因此,必须对在官场还没有成气候苏轼下手,以绝后患。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冤案正式上演。
大江东去
构   陷
元丰2年6月27日,先由任权监察御史里行的何正臣,从苏轼湖州上任的谢表中找出几句话,“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本来是苏轼自谦的话,兼带感谢皇恩赏识,何正臣则斥之为“愚弄朝庭,妄自尊大。”还指责苏轼一有水旱天灾,动辄归咎新法,写一些讽刺朝庭的诗文,广为传播,影响恶劣。因此,对苏轼必须“大明刑赏,以示天下。”
紧接着,舒禀从苏轼在杭州所写的诗中,挑出数首,进行解读,说苏轼全面否定与讽刺朝庭新政,有“大不恭”之罪,理当“伏请付轼有司”,让有关部门把他抓起来定罪。
同时,国子学博士李宜之也跳将出来,说苏轼写了一篇《灵璧张氏园亭记》,其中有“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之语,说苏轼这话“以乱取士之法,无尊君之义,亏大忠之节。”半路又杀出一个跟风的陈咬金。
到7月3日,李定出场了。李定曾经不遵制服母丧,司马光斥之不是人,苏轼写诗讽刺过他,他一直怀恨在心并伺机报复。这次苏轼落在他手里,必置之死地而后快。他向神宗奏报,苏轼可废之罪有四:一是始终怙恶不悔,二是时出傲悖之语,三是经常鼓动流俗,四是私下怨不用己。李定的四条罪责,条条都戳痛神宗的心。早先苏轼慷慨陈辞地上书冒犯,都没有激怒龙颜,但这一次,神宗再也扛不住一群小的煽风点火,下旨让台谏院查办苏轼。
苏轼从湖州押解进京,坐了4个月加12天牢。这帮小人收罗他的诗文、书信,拿着放大镜在其中寻找他的反动言论。苏轼开始承认只有《山村五绝》中有讽刺朝政的意思,但审问的人不甘心,百般折磨他。后来,他明白了,这帮小人就要置自己于死地。于是,他抱定一死了之的决心,一一承认,并写了长达两万多字的供状,遂了御史台的意思。
竹杖芒鞋轻胜马
营   救
然而,天佑苏轼,小人岂奈他何!
自苏轼入狱之始,营救他的行动在广泛展开,参与营救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在生死关头,助他逃脱厄运。
杭州人民听说苏轼入狱的消息,专门为他做解厄道场,祈求神灵保佑这个好官平安无事。
苏辙立即上书神宗,自诉得到兄长苏轼入狱的消息之后,“举家哀号,忧在不恻”,说“臣早失怙恃,唯兄轼一人,相依为命”,“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得免下狱死为幸……”作为苏轼的弟弟、时任应天府判官的苏辙,深知这次事件的严重性,他依然奋不顾身,愿辞官为兄赎罪,其言词之诚挚,任是铁石心肠,也难不为所动。
原先朝中重臣,而今已经退休的范镇与张方平二老,作为苏轼的前辈与密友,也上书朝庭,以知情人的身份证明苏轼有匡世之才、报国之志、而绝无不忠之事,只是为人直率、言无遮拦而已。范镇上书时,家人怕受连累而反对,范老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坚持上书。张方平上书时,地方官怕惹祸不为代呈,他敦促儿子呈送。张公子进京后怕祸及自家,居然没有呈进,直到苏轼出狱后才看到其书的副本。
中立的丞相吴充看不惯这帮小人欺苏轼太甚,与神宗进言:陛下看不起的魏武帝尚且可以容忍击鼓骂曹的祢衡,陛下怎么就不能容忍苏轼呢?
神宗的祖母太皇太后也为苏轼说情,说我朝没有因诗文获罪的先例,哀家身体不好,要求神宗大赦天下、放了苏轼为母祈福。
可是,御史台怎么甘心如此轻饶?他们又一次紧急行动,罗织苏轼的罪名。他们找到苏轼在一首咏桧树的诗中有句,“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唯有蛰龙知。”这一次由丞相王珪亲自出面,凭此说苏轼有不臣之心。可神宗已经下定了不杀苏轼的决心,让王珪讨了个大大的没趣。
可是,这帮小人决不甘心阴谋的失败,他们变本加厉地从人品上污损苏轼,让神宗觉得不除苏轼后患无穷。不仅如此,他们还说凡与苏轼有关联的人,司马光、张方平等等,都应该除掉。这引起了神宗皇帝的警觉,他断不愿为小人所挟迫杀才华盖世的苏轼、而毁了自己一世英名。
这时候,在南京的王安石来信了。王安石和苏轼一向政见不合,但他在关键的时候抛弃旧怨,来信为苏轼说情,劝神宗为国家计珍惜人才,不要杀苏轼。这样的涵养与风度,与那些宵小之徒、与那些明哲保身的人们,形成鲜明的对比!
据传说,一小太监夜里到苏轼牢房,放下枕头就睡。四更天时他摇醒苏轼说:可喜可贺。而后离去。小太监回禀神宗:苏轼一夜酣睡,鼻息如雷。神宗听后,十分开心,说:“朕知苏轼内心无事者。”这事记载在宋人何薳的《春渚记闻》一书中。这是世人爱苏轼,认为他最终是自己的坦荡与从容救了自己。

千古风流人物
后   果
这段公案的最终结果是:苏轼贬官黄州;驸马王诜勒令停职;苏辙贬官监州;王巩谪至宾州;收受讥讽文字的张方平等2人罚铜30斤,司马光等20人罚铜20斤。收受无讥讽文字者,无罪。
出狱后的苏轼是怎样的情况呢?就用他自己的两首诗来说明吧。
他写了《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受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前韵二首》,前韵是指他在牢中写给弟弟苏辙的两首交待后事的诗。出狱了,用原韵再抒情怀。
 百日归期恰及春
余年乐事最关身。
出门便旋风吹面,
走马联翩鹊啅人。
却对酒杯浑似梦,
试拈诗笔已如神。
此灾何必深追究,
窃禄从来岂有因。
 
平生文字为吾累,
此去声名不厌低。
塞上纵归他日马,
城东不斗少年鸡。
休官彭泽贫无酒,
隐几维摩病人妻。
堪笑睢阳老从事,
为余投檄向江西。
从诗中可以看到,苏轼没有怨恨、没有悲伤,唯有劫后重生的庆幸、与重获自由的喜悦。他决定,不再图什么名利,也不再写什么诗文,一心皈依佛法,做个居士,求得心灵的宁静。
一场惨痛的经历没有害死苏轼,反而促使他在精神上获得一次新生,这大概是那些小人们意想不到的吧!
也无风雨也无晴
后   话
命系一人好可怕。神宗是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他想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而苏轼作为有影响力的人物,不时一些让他扫兴的诗文,这不能不让他感到恼火。变法艰难进展不大,而负面影响不小,正没有一个人来背这口锅,他也想把这口恶气出在苏轼身上。但他秉承祖制爱惜人才,一开始就没有想要苏轼的命,被一帮小人弄来弄去,差一点下不了台。好在他能察纳雅言、及时刹车,没有铸成大错。一代文宗的生死系于神宗的一念之间,这实在太惊险、也太侥幸。
小人坏世道。小人害人不择手段,一开始他们就怀着险恶用心栽桩陷害,虽然不得人心却还是要一意孤行。人一旦走上邪路,就不肯回头,不断地用更大的错误,来掩盖前面的错误,不达目的不罢休。小人当道,君子必不得安宁。而小人常常不仅品行差,而且做正事的能力也差,因此常把心思放在投机钻营、打压别人上。让品行有亏的人当道,必不是一个好世道。
患难见真情。那么多人不遗余力营救苏轼。有的人为了手足情,有的人为了朋友谊,有的人为了苏轼的盖世才华,有的人为了朝庭声誉,有人为了皇家利益……无论因为什么,他们都对苏轼是真的好,有真的情,因此不恤冒着受连累的风险、仗义执言。陷害苏轼的人有组织、有预谋,而营救苏轼的人各自行动,苏轼居然得救了,这正应了当下的一句话: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对苏轼本人来说,败也才华、成也才华。如果不是才华横溢,就不会有那么多诗作与书信授人以柄。如果不是才华横溢,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为他说情。
毁亦朋友,誉亦朋友。苏轼把沈括那样的人当朋友,满足他求诗的要求,沈括却一转身就用苏轼的诗、作为射向苏轼的暗箭。后来,李定等人的陷,就是从沈括当年的行为中得到启发。当然,苏轼是一个很好的朋友,他的朋友大多数是好的,他们与苏轼诗词唱和、书信往来,情趣相投,使苏轼名声远播。
苦亦性情,甘亦性情。率真的性情让苏轼不善于隐藏自己的立场与感情,这是他遭受无妄之灾的重要原因。率真的性情让他心无挂碍,即使被命运作弄,依然能够笑对人生,获得心灵的轻松与愉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乌台诗案”是因为哪首诗引起的?
“乌台诗案”的起因经过,苏轼为何被牵连了?
谁是苏东坡“乌台诗案”的始作俑者?
苏轼||“乌台诗案”的前前后后
苏轼与“乌台诗案”
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