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禅修答疑一则
禅修答疑一则

弟子:师父好,喜怒哀乐示现的时候,我们刻意用心去体会这个喜怒哀乐,就会发现确实是没有喜怒哀乐,这样好像比较容易静下来。

师:完全没有喜怒哀乐吗?假如说我打你一个耳光,你心里马上就会觉得不舒服。疼是小问题,大问题是你心里会觉得很委屈——“为什么打我呢?为什么不打他们呢?”

弟子:您是说挨打的时候吗?

师:这是一个比喻。我们思维一下,有没有喜怒哀乐呢?当然是有喜怒哀乐的,但是没有一个实有的喜怒哀乐,能所对立的喜怒哀乐当然有。也就是说现相上有喜怒哀乐,但是实相上没有喜怒哀乐。你打坐的时候,旁边一个人骂你,你心里不舒服,这是怒了;你打坐的时候,一个人夸你,你心里乐滋滋的,这不是乐吗?

弟子:我的意思是,用心去感受,然后发现喜怒哀乐是没有的,感受不到以后,坐在那儿有比较容易静的那种感觉。这样可不可以?

师:可以。这么刻意地分析一下——这叫什么呢?叫思维修。思维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要进入到无思维的状态。我在思维到极点时的状态中安住,这就是无思维修。进入不了无思维状态的时候,就用思维来帮助我们进入状态。思维和无思维交替修,慢慢就不用什么思维了,打坐的刹那就会进入那个状态,就是这样。

弟子:师父,刚才那个师兄说,安在所缘物上的时候还有念头,那念头跟安住的状态是可以共存的吗?

师:可以。

弟子:就是说,我安住的时候是有念头的,但是我的安住点还在所缘物上,这样也是可以的?

师:这个也有侧重点的不同。假如说,我重点是在安住,是注意力在集中,有念头的时候,我也发现了,但我没有随着念头走,这叫“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假如说我的手在你眼前晃来晃去,如果你的思想跟着我的手走了,或者分别晃动对不对,晃动太慢还是太快了等等。这样的话,你的注意力已经没有集中在原来的目标物上了,也可以说已经不在安住状态了,你的注意力已经随着我的手转了。如果不管手是转还是不转,我完全不分别它,我还是安住在原来的目标物上。假如说我的手在虚空中动,你安住在虚空中,你也知道我的手在虚空中晃动,这时“知道手在虚空中晃动”和“我在安住”不是同存的吗?不是手晃动的时候,注意力已经离开了虚空;也不是安住在虚空中的时候,不知道手在晃动,不是这样的呀。

但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没有这个境界,“动”的时候没有“静”,“静”的时候就没有“动”。但慢慢修的话,“久坐必有禅”,时间长了就会“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个“静”和“动”可以同时存在。相对来说,这时候的禅修就容易了,你完全不用管这个“动”,关注这个“静”就可以了。但我们现在是“静”的时候没有“动”,“动”的时候没有“静”,这时候的禅修比较辛苦,是不是?

我们初学者就尽量把这个动态断掉,在断掉的当下安住,就用《觉知当下》里讲的专注瑜伽来断掉。断掉的是什么呢?妄念、分别全部断掉,断掉的当下安住。断掉是一门功夫,断掉的当下安住又是另一门功夫,这是一个修炼的方法而已,不是永远在修。

弟子:以前我安住的时候,发现念头挺多,把念头断掉,再继续安住,这种状态会比较容易。现在不知道是不是思想复杂了,还是怎么的,只要念头来的时候,就不由自主地跟着它走了,好一会儿才发现,“噢,原来又不在状态。”

师:嗯。假如说你离开了状态,然后没有发现,也就是说随着这个念头走了,走了一会儿之后突然又发现,这是因为什么呢?因为觉知没有提高。觉知提高的时候,“什么时候离开状态,什么时候在状态”都是十分清楚。觉知没有提高的时候,已经离开状态了,但还没有发现。假如说你没有注意我的时候,我走了或者我来了,你不会发现,但这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不是我没有走或者没有来。如果你注意我时候,我的一举一动,你都会一清二楚,是不是?所以要提高觉知。相对来说,如果觉知减弱的话,可以说退步了,但退步的不是禅修,退步的是觉知,觉知提高一下就可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契入修行的核心(B)
【干货】如何冥想
念头运作对实证的意义
打坐方法板块(8)——认识烦躁
转打坐的时候想些什么
在#强迫症# 状态下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通过头脑思维想要去解决头脑思维所产生的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