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二部分运用调整理论治疗多汗症经验的临床研究   112周文泉

■52炙甘草

■45生龙骨

■45生牡蛎

■41黄芩

■41浮小麦

■40大枣

■40炒白术

■38柴胡

■36半夏

■34丹参

■32柏子仁

■31黄芪

■29秒仁

■28党参

23合欢皮

◇23太子参■22五味子

■22炒枣仁

■21防风

■20当归

■20厚朴

■20麻黄根

■20远志

■19麦冬

■17茯苓

炙甘草砂仁远志僵蚕狗脊枳实地龙泽泻桔梗炒山楂淫羊羞香附牡蛎生甘草苦参

17白两

图3心气阴不足证与用药关联分析

表2药与证候关联分析显示,

多汗症各证候要素所用药物多为

柴胡、黄芩、炒白术、半夏、生龙骨、生牡蛎、浮小麦、大枣、炙甘草等,具调整阴阳之效。脾失健运则痰浊内生,炒白术健脾祛湿化浊,痰浊内阻的多汗症以健脾要药白术为主;汗为心之液,多汗则伤心阴,气虚膝理疏松,阴液更易丢失,由图3可知周师治疗心气阴不足多汗症患者,亦炙甘草、生龙骨、生牡蛎、浮小麦、黄芩柴胡、白术、半夏基础上,给予柏子仁养心阴宁心神,丹参养心血,黄芪益气敛汗等辨证用药。以方测证,以柴胡、黄芩、炙甘草、半夏、生龙骨、生牡蛎、浮小麦。

柴胡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的组成成分多见。周师认为阴阳失和为多汗症的主要证候因素,故可知周师治疗多汗症中,调畅少阳枢机在治疗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强调辨证论治,针对合并证候要素,仍以辨证施治为要。

(3)症状与药物

表3不同症状对应用药(置信度排序前十位)

症状

对应药物

汗出

生龙骨0.52、生牡蛎0.52、炙甘草0.48、炒白术0.47、黄芩0.45、

浮小麦0.43、柴胡0.42、半夏0.41、大枣0.39、黄芪0.36

第二部分运用调整理论治疗多汗症经验的临床研究


入睡困难

柴胡0.52、炙甘草0.49、浮小麦0.44、生龙骨0.44、生牡蛎0.44、黄芩0.39、炒白术0.37、柏子仁0.37、大枣0.37、炒枣仁0.34

耳鸣

柴胡0.64、黄芩0.55、炙甘草0.49、半夏0.46、生龙骨0.42、生牡蛎0.42、大枣0.36、浮小麦0.36、知母0.30、菊花0.27

心烦

柴胡0.73、生龙骨0.6、生牡蛎0.64、炙甘草0.64、黄芩0.61、半夏0.61、大枣0.61、浮小麦0.52、党参0.42、炒白术0.42

由表2表3可知多汗症中阴阳失和最为多见,药物以

柴胡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合玉屏风散加减组方最为常用,与周师调整阴阳,多汗从气治的临床实际相吻合。


(4)出汗类型与中医证型

表4汗出类型与中医证型的关联(置信度排序前十位)

出汗类型

中医证型

汗出

阴阳失和0.20、痰浊内阻0.10、心气不足0.09、气虚0.07、肝肾阴虚0.06、肝郁脾虚0.06、脾肾两虚0.05、阴虚0.05、阴虚内热0.04、肝郁气滞0.04、

自汗

阴阳失和0.16、心气不足0.11、气虚0.07、痰浊内阻0.07、肝郁气滞0.05、肝肾阴虚0.05、脾肾两虚0.05、外邪未尽0.05、肾气不固0.05、气血不畅0.04

盗汗

阴阳失和0.39、阴虚0.16、肝郁脾虚0.12、气虚0.10、痰浊内阻0.1、肝肾阴虚0.08、心气不足0.08、心肾两虚0.06、心阴不足0.06、肝风内动0.06

阵汗

脾肾两虚0.33、气血不畅0.25、湿热内蕴0.25、肝郁脾虚0.17、痰瘀内蕴0.17、痰浊内阻0.17、心脾两虚0.08、心气不足0.08、心肾两虚0.08、虚人外感0.08

上身汗出阴阳失和0.27、胃津不足0.18、痰浊内阻0.09、络脉失畅0.09、

络脉失养0.09、肝肾阴虚0.09、肝郁气滞0.09、脾失健运0.09、

0.09

但头汗出气虚阻络0.33、湿浊内阻0.33、阴阳失和0.33

由表5可知,周师治疗

多汗症常用配伍为

大枣、甘草;生龙骨、生牡蛎;浮小麦与炙甘草;生龙骨、牡蛎;大枣分别与生龙骨、牡蛎;炙甘草分别与生龙骨、牡蛎;炒白术、防风;柴胡、黄芩;大枣、生龙骨、牡蛎等支持度均超过0.26。


周师治疗

多汗症的帕金森病患者应用

僵蚕、全蝎、蜈蚣虫类频次较多,炙龟板、川牛膝、怀牛膝、天麻、白芍等滋养肝肾之阴、柔肝熄风镇癌之品较多,针对多汗症的卫表不固病理机制多用生龙骨、生牡蛎、黄芪、白术等益气敛汗。


表7冠心病患者药病关联分析(频次≥10)

周师治疗多汗症的冠心病患者应用

生龙骨、生牡蛎的基础上,合用黄芩、浮小麦、丹参等清心除烦敛汗之品,与大枣、党参、柴胡、半夏配伍仍体现出

柴胡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的药特征。同时给予当归、夜交藤、炒枣仁、柏子仁、炒白术等养血活血、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由表8可知周师在治疗

多汗的糖尿病患者时,在柴胡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的基础上较多选用生地、当归等滋养肾阴,养血活血之品,半夏配陈皮取二陈汤之意健脾和胃化浊。


由表9可知周师治疗

多汗的高血压患者常用药中除柴胡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合玉屏风散组成药物外,常用天麻、钩藤、川芎、麦冬、合欢皮、夜交藤等平肝熄风之品。

由表10可知周师治疗

脑梗塞合并多汗症患者多用天麻、白术、川芎、石菖蒲、丹参、半夏、黄芩、僵蚕、生地、郁金、远志等,补益肝肾、清热活血、化痰开窍。

4、讨论

随着年代的进展,对于多汗的认识也日益加深。中医古籍中可见自汗、盗汗、脱汗、战汗、黄汗、红汗、头汗等,各因其成因或部位的不同而命名。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并治》中提出"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善盗汗也。"这是记载中第一次提出了盗汗的概念,使得自汗、盗汗成为后世对于多汗辨证论治主要思路,书中也散见记载了身汗,手足汗,头汗,额汗等汗出部位的区别。朱丹溪将自汗分为血虚、湿、阳虚、痰;盗汗分为血虚、阴虚。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上》6)中提出"阳气偏虚,则津液发泄,故为汗。"张景岳《景岳全书·汗证》67提出"自汗亦有阴虚,盗汗亦多阳虚也"。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论汗》2]中提及:"故凡汗症,未有不由心肾虚而得之者",认为多汗症以虚为本。多汗症散见于中医古籍中,没有统一的分类。

人体的津液代谢是由多脏腑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津液的疏布与代谢离不开脾的运化,肺的宣降,肝的疏泻,肾的气化等,且依赖阳气的推动及阴液做为汗液物质基础,才能够维持正常生理的津液活动。汗液直接来源于津液,汗虽属于


而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则体现在其诊疗的大量临床病人中,病、因、证、治、方、药的规律用传统的数理统计方法难以实现。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数据挖掘等方法,分析验证其学术思想在临床的实际应用。将社会学研究方法与计算机挖掘方法相结合,分析和发现其中的知识和规律,解决中医特色研究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可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传承更加全面。

4.2.2以调整阴阳为基础治疗多汗症

(1)由药物与证候的关联依赖关系图分析可知周师治疗

阴阳失调多汗症时,应用龙骨、牡蛎、党参、黄芩、浮小麦、麻黄根、防风、黄芪、炒白术、柴胡等较多。临床实践中,若患者口渴明显,周师常以太子参替换党参,减少党参之燥,取太子参之润,总以健脾益气为要。

(2)表2药物与证候关联分析显示,周师认为阴阳失和是多汗症的首要病理机制,治疗则以调整阴阳入手,方药以

龙骨、牡蛎、党参、黄芩、柴胡、为主。脾失健运则痰浊内生,炒白术健脾祛湿化浊,即使痰浊内阻的多汗症以健脾要药白术为主,但仍以柴胡、黄芩、炙甘草、半夏等小柴胡汤的组成成分多见。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多汗则伤心阴血,气虚膝理疏松,阴血更易丢失,由图3可知周师治疗心气阴不足多汗症患者,亦炙甘草、生龙骨、生牡蛎、浮小麦、黄芩、柴胡、白术、半夏基础上,给予柏子仁养心阴宁心神,丹参养心血,黄芪益气敛汗等辨证用药,柏子仁甘凉养阴、丹参苦寒清心除烦,心神宁静不燥,则汗液不易外泄。

·(3)由药物与证候关联分析可知,柴胡、黄芩、炒白术、半夏、生龙骨、生牡蛎、浮小麦、大枣、炙甘草等,具调整阴阳之效。以方测证,以柴胡、黄芩、炙甘草、半夏、生龙骨、生牡蛎、浮小麦

柴胡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的组成成分多见。这与周师认为柴胡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调整阴阳、调畅气血、调理脏腑的学术思想吻合,同时强调辨证论治,针对合并证候要素,仍以辨证施治为要。

第二部分运用调整理论治疗多汗症经验的临床研究


(4)由药物与症状关联分析,发现龙骨牡蛎、柴胡、黄芩、甘草、浮小麦、大枣、炒白术为各症状中均有出现,可知


汗出、入睡困难、耳鸣、心烦均与阴阳失调有关,这与周师在治疗多汗症是抓住发病基本病机,调整阴阳,调畅气血为法的学术思想相符合。

(5)由出汗类型与中医证型的关联分析可知,周师辨证论治多汗症时,以调整阴阳为主,但不拘泥于此,脾肾不足、湿浊阻络亦可见于多汗症中,临床治疗随证加减。

4.2.3治疗慢性病顾护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的生命是赖饮食物质来维持的,脾胃和,和调五脏,润泽六腑,内滋血脉,外灌肌肤,五脏得养,从而使得生化续存、生机不息。周师认为老年人由于脾胃虚弱,不能正常地运化水谷精微,脏腑机能失于濡养,百病丛生。周师治疗老年病注重时时顾护脾胃,使生化有源,枢机运转。所观察的多汗症患者当中老年人居多,由表5常用用药配伍关联可知,周师治疗


多汗症常用配伍为大枣、甘草为主顾护脾胃,无论应用生龙骨、生牡蛎、柴胡、黄芩等,多与大枣、甘草同用,一方面与周师治疗慢性病注重顾护脾胃功能的学术思想一致,另一方面体现周师治疗多汗症常以生龙骨、生牡蛎、大枣、炙甘草、浮小麦、柴胡、黄芩、防风、炙甘草等同用,调整阴阳、调畅气机、收敛固涩以止汗的临证经验。

4.2.4辨证辨病相结合

周师认为帕金森病以震颤、强直为主症,《证治准绳·颤振》云:"颤,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提示本病是为肝风内动之征。《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肝者,罢极之本,……其充在筋"。可见,无论是肝阳化风,肝肾不足,还是气血亏虚,痰瘀阻络,延及筋脉,影响到筋脉的正常功能,失却自主活动的能力,震颤由是而生。因此,平肝息风柔筋法在本病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治疗时应注意滋阴养血柔筋之品的应用。

(1)周师治疗多汗的帕金森病患者常应用僵蚕、全蝎、蜈蚣虫类药通络搜风祛风,炙龟板、川牛膝、怀牛膝、天麻、白芍等滋养肝肾之阴、柔肝熄风止痉之品,针对多汗症的卫表不固病理机制多用生龙骨、生牡蛎、黄芪、白术等镇肝熄风、益气敛汗。这与周师对帕金森颤证从风治、多汗从气治的经验总结相符合。周师认为僵蚕、全蝎、蜈蚣等虫类药虽可搜风通络,但易开达膝理,故治疗多汗的帕金森患者时,在龙骨牡蛎镇肝敛汗的基础上,以玉屏散益气固表使膝理密固,同时加白芍、龟板、牛膝等酸敛柔肝、滋养肝阴。

(2)周师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基础本虚标实,以气血不足为本,痹阻不通为标,或寒凝、或血瘀、或气滞、或热结、或痰浊阻痹,心脉不通,治疗上则以通为顺。由表7可知周师治疗

多汗症的冠心病患者应用生龙骨、生牡蛎的基础上,合用黄芩、浮小麦、丹参等清心除烦、活血通络、养血敛汗之品,与大枣、党参、柴胡、半夏配伍仍体现出柴胡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的方药特征。同时给予当归、夜交藤、炒枣仁、柏子仁、炒白术等养血活血、健脾益气、养心安神,标本同治,体现出周师治疗冠心病主张标本兼顾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3)周师认为糖尿病患者多以阴虚为本,脾肾功能失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浊阻滞为主要病机,多汗症的病理基础以阴阳失和为主。故由表8可知周师在治疗多汗的糖尿病患者时,在

柴胡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的基础上较多选用生地、当归等滋养肾阴,养血活血之品,半夏配陈皮取二陈汤之意健脾和胃化浊,与周师治疗糖尿病多汗症的临床思路及治疗用药经验相符合。

(4)周师认为,肝在老年高血压病病机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正如《内经》所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因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其气刚烈,阳气常有余,阴血常不足,又主疏泄、调情志、畅气机。老年高血压病中肝的病理演变规律可概括如下:如情志失调尤其是郁怒、忧思日久则伤肝,若肝郁不散,肝气横逆克脾,脾失健运则聚湿化痰,血运受阻则痰瘀互阻。由表9可知周师治疗多汗的高血压患者常用药中除

柴胡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合玉屏风散组成药物外,选用天麻、钩藤、川芎、麦冬、合欢皮、夜交藤等平肝熄风之品。

结合柴胡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调整阴阳、调畅气机、镇肝潜阳、宁心安神,体现了周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从肝论治、调整致中和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5)周师认为脑梗塞的病因病机多为肝肾不足、痰阻血瘀、痹阻脑桥、络脉失利,由表10可知周师治疗脑梗塞合并多汗症患者多用天麻、白术、川芎、石菖蒲、丹参、半夏、黄芩、僵蚕、生地、郁金、远志等,补益肝肾、清热活血、化痰开窍。天麻、白术、生地、川芎、丹参健脾化痰、滋肝益肾、活血通络,周师认为脑梗塞患病日久多有痰浊血瘀郁滞日久化热趋势,故常以黄芩、郁金清热活血,石菖蒲、郁金化痰开窍,若伴有多汗症,仍以辨证论治为主治疗主病,或加用浮小麦、麻黄根收敛止汗对症治疗。

小结

周师认为汗出证候不仅分为阴虚盗汗、阳虚自汗,尚有湿热汗出,而其根本证候机制多由阴阳失和所致,且与五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汗为心之液,肾主水液代谢,心肾功能虚损,汗出则多,多汗亦伤心肾。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汗》[12]所云:"凡汗证,未有不由心肾虚而得之者"。肺主气主一身之表,肺气主宣发肃降,肝气主升,脾气主降,调畅气机升降。治疗上依据调整理论,治病求本原则,从汗为心之液、多汗从气治入手,柴胡龙骨牡蛎汤调整阴阳、调畅气机;重视多汗症与心的证候关系,常合用甘麦大枣汤或生脉散;及多汗与气的关系,常选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临床研究部分采用关联规则这一数据挖掘方法,对周师诊治多汗症医案中,辨病、证、症规律进行分析,可知周师认为多汗症的病机特点以阴阳失和为基础,与五脏相关,涉及气血津液代谢紊乱。治疗上以柴胡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合玉屏风散化裁为主,调整阴阳,调畅气机,益气固表敛汗。数据挖掘结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其挖掘分析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周师的辨病、辨证用药规律,但不可机械的对应,临床还应详查舌脉、审证求因、治病求本,注重证候演变,调整致中和。

5、案例分析

吴某某,女,68岁。于2009年02月25日初诊:多汗,入睡困难3年,多恶梦,纳可,二便调,有时口渴,怕热,耳鸣,听力下降,手心热,足心凉,舌根部白腻苔,舌边尖齿痕,舌质淡红,脉细。曾心电图检查:心肌供血不足,高血压病,血压正常范围。辨证为阴阳失和,心神失养。方药如下:

柴胡15g,黄芩12g,半夏10g,炙甘草10g,党参30g,大枣10枚,生龙牡*30g,浮小麦30g,远志12g,炒枣仁20g,柏子仁20g,夜交藤30g,珍珠母15g,麻黄根30g。服药七剂,于2009年03月04日复诊:汗出减少明显,睡眠有所改善,但仍失眠,无多梦,二便正常,纳可,怕热,有时心慌,表情抑郁状,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脉细。辨证为气阴两虚,心神失养。以生脉散合柏子仁丸加减。方药如下:

太子参30g,麦冬12g,五味子10g,炒枣仁30g,柏子仁15g,远志12g,知母12g,川芎12g,珍珠母15g,生龙牡*30g,代赭石12g,夜交藤30g,炙龟板12g,石菖蒲12g。

按:多汗症的总体原因为阴阳失和,因阴虚阳必凑,发热而自汗;阳虚阴必乘,发厥而自汗,故多汗症皆阴阳偏胜所致。汗为心液,故自汗之症,未有不由心肾俱虚而得者,且与五脏相关。故治疗多汗症多从调整阴阳入手,兼以益气养心。初诊辨证为阴阳失和,治疗以柴胡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调整阴阳。并加柏子仁、炒枣仁、远志、夜交藤等养血宁心安神之品,改善睡眠。方中柴胡龙骨牡蛎汤,柴胡疏肝清热,宣畅气血,专主少阳往来寒热,少阳为枢,非柴胡不能宣通中外。黄芩清热燥湿泻火,专主阳明蒸热,阳明居中,非黄芩不能开泄蕴隆。治表里诸热,使邪从小肠而泄。清·张璐《本经逢原.卷一.山草部》载"条芩性降,泻肝胆大肠之火,除胃中热。得酒炒上行,主膈上诸热"。一主风木客邪,一主湿土蕴着以柴胡配黄芩,和解少阳枢机,清热泻火;党参大枣健脾益气养血;半夏利水化痰、宽胸除满将逆,黄芩清内蕴之邪热,黄芩配半夏辛开苦降,泻其浊火;柴胡升其清阳;清张璐《本经逢原》:龙骨"入肝敛魂,收敛浮越之气",为益肾镇心,收敛精气要药。牡蛎"以柴胡引之去胁下痛"。生龙骨配生牡蛎平肝潜阳、重镇安神。现代研究龙骨、牡蛎作用于神经系统,具有抗惊厥、镇静作用。柴胡、黄芩与生龙骨、牡蛎,一升与泻,一镇与敛,二者配合以调整气机升降与敛泻,调节气机升降出入,党参、大枣建中阳,恢复脾胃升降之功能,治在肝胆,旁顾脾胃,培养正气,调节气机。甘麦大枣汤,首载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治疗妇人脏躁之证。《本草备要》载浮小麦(即水淘浮起者)咸凉。功能止虚汗盗汗,劳热骨蒸。皆因为汗为心液,麦为心谷,浮者无肉,故能凉心。大枣具有补脾胃,润心肺,和百药之功效,为脾经血分药。益中气,滋脾土,润心肺,调营卫,缓阴血,生津液,伤寒及补剂加用之,以发脾胃升腾之气。甘麦大枣汤以养心安神、缓急育阴、清心除烦、解气机郁结之化热趋势。全方配伍实则为恢复气机升降出入之常,阴阳气血之和。调整脏腑功能,使三焦宣畅、气机运转,邪有出路。《临证指南医案·汗》认为"汗出总由于心火不宁",故用甘麦大枣汤镇阳理阴。纵观全方为凉温并用、和解镇静之方,具有燮理阴阳、调整气机、和解镇惊、扶正达邪之功效。服药一周,患者二诊述汗出减少,口干轻,睡眠不好为主诉,结合治疗后的证候演变,以及对多汗症的病机认识可知,证候演变为心之气阴两虚证候,故治疗亦应调整为治疗心阴不足之症,故以生脉散益气养阴,合柏子仁丸养心安神止汗。汗出之由腠理疏松,汗之源为谷气转化入营血。周师认为,多汗症的即如"见开为出",卫阳不足,卫表虚损,故在治疗中依据周师经验,给予或党参、或黄芪、或太子参散益气固表,对症应用麻黄根、浮小麦、五味子收涩敛汗。周师常用的柴胡龙骨牡蛎汤与《伤寒论》中所载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减少大黄、茯苓及铅丹,周师认为老年患者常脾胃虚弱,若非明显实热便秘,则很少应用大黄之泻下清热;老年人常患有便秘,且虚秘为多,故少用茯苓之淡渗利水;铅丹有毒,临床罕用。

92

91

90

89

88

87

78

7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柴胡汤治疗汗症(全文)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多汗,入睡困难
戴裕光运用柴胡加龙牡汤及其合方的经验
柴胡加龙牡汤及其合方运用
伤寒论方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阴阳解析
王庆国教授临床用方150首---柴桂龙琥甘麦大枣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