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子阳看展」798画廊周,当代艺术圈为你准备了一场泡泡浴
既然都是消费者,那么个人品好当然是第一位的,就没必要装了,最多假装一下。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趣味喜好,这是由成长记忆决定的,唯美类的作品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最初的绘画艺术兴盛都是由订单需求催生出来的,唯美也符合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寄托。当审美疲劳后,就转入到“政治、色情或暴力”的趣味上,各种刺激多巴胺。

一张抽象,歌词“暖阳下 我迎芬芳”飘过


当前,中国的当代艺术圈依然是一种比较尴尬的处境,在西方艺术的价值体系之下寻求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其实早已穷途末路,这条路西方人早在几十年前就玩不下去了。只有回归艺术的本质,才能轻装上阵,多关注内容上的丰富性和多元性,画面形式只是绿叶。关于艺术的本质,我的总结是“人通过具有一定技术的承载,来传递自己的生存理念和想法”。

或许你经常听到专业人士夸夸其谈的那些宏大词汇,比如“空间、时间”,“视觉、错觉”,“哲学、神性”,“宇宙洪荒,还有凡间的各种主义”,这些虚词越学越虚,当然也是为虚价服务的。


 好了,正式进入轻松愉快的刷图 


沈忱 作品

极简就是极简,抽象就是抽象

无需解释太多,跟着感觉走就行


我挺喜欢这张,颜料在给粗麻布做SPA

早期排刷作品,另有一番中国人熟悉的味道

今格空间


流动的文字组合出的智慧之眼
有意思的一个多媒体

成人的积木,成本更高

毛毡上的人体,更有亲肤之感

天文界也要被艺术家占领,流体做得挺酷炫

HdM GALLERY


史上最潮的晾衣架

(点击进入小程序)



邱世华 空/不空

虚无,天然地就很匹配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早期作品,眯着眼还能看清,干净而清透的画面

麦勒画廊

羽呈的看展队伍很庞大

画风景本是很传统的,但换一种方式就有逼格
未来的图像艺术真的会趋于一块颜色
不同的色彩对应不同的情绪


李玉双 作品

虽是李可染的大儿子,但我是第一次听说,还是比较欣赏他在纸本上能把水墨和丙烯融合得这么娴熟

画面具有很强的表现性,激情四射

实验水墨的一份子,可惜年龄太大了

亚洲艺术中心

VIP室里的私冾



唐永祥 形状

一个会用色的艺术家,市场不会差

每个人的内心都需要一片宁静的色彩

如果耐人寻味,那就再好不过了

提取日常人群中的片段与局部,更多的画面留给了色块

还是色彩搭配得巧妙

色彩是有情绪的

肢体的出现,只是证明人是主角,是会思考的

魔金石


约翰·麦克林 作品

极简,已然成为了都市时代不可替代的符号

我更喜欢他早期的作品,色彩随性,富有书写性

大爱的一幅,拍了好几张合影

对于老外的抽象,大家是膜拜式的喜欢

偏锋画廊


随机路过的一间,现在都流行只有扫二维码才能看作品了,线下只有文字说明。青年艺术家们把有限的创作投入到无限的网络中去。

樱桃采摘乐园?

指点江山?

马轲 个展

三远当代艺术中心

因为是第二次来,没有认真看,但工作人员非常投入

周迈由 1935年生人
美好都定格在了青春年少的激情中

轻松的小品

率意的小树

作者画廊
最有吸引力的一幅佳作


马树青 渐变

颜色的堆砌过程

我们都在认真地看侧面

我很想打个孔,看看里面

很有魔力蓝色,都贴上小红点了

T6画廊

艺术家在现场为大家分享
创作过程对他的意义更为重要


毕建业 归来

群殴的主题,“还你漂漂拳”来一套

肥猫的《草地上的午餐》

站台中国

李港顺 作品
虽说是波普式的表达
我看更像是“大字报一代”的内心呐喊

简洁的汉字令人浮想联翩,让文字充满画面感

我首先想到的是“ALL IN”

这不是一个货架

默默观察

爱咋地咋地



常青画廊 未来待续

很国际化的一个展,多数是外国艺术家
远处是邱志杰的地图和卡普尔的蓝锅

满墙的树枝挂上了五彩的塑料袋
不知是环保,还是浪漫?

墙里长出来的一个书架,很喜欢这种力量感和知识作为基础支柱的隐喻

另一个视角看雕塑

大自然的工作室


SPURS Gallery

很直接的主题,很绚丽的色彩

深受年轻人酷爱,大叔也想染指?

赵赵 白色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这个棉花,不一般

这个迷宫,述说着原产地的故事

一幅抽象

一幅装置,新款的木牛流马

世界太仓促,没有仔细看

艺凯旋

“卡通一代”重要推手 房方

亲自上阵分享

真的不喜欢,不认可,希望不只是代沟的问题
互联网化的图像通过网络途径传播应该更好

很努力地欣赏,没有成功

星空间
应该是烟囱的作品
下面的插座也是两张脸


李洋 捉梦器

空间站艺术中心

一个画梦的人,不仅有自己的梦,还搜集他人的梦,并通过画面给呈现出来,很有意思

梦碎一地

似乎敏感的人更爱做梦,小时候爱做梦,现在很少了


段建伟 浮生

始终在描绘他童年记忆中的乡土情

那时的青年也是有梦想的

土味十足的童年,那一代人的记忆

作为80后,看父辈也年就是如此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羽呈会组织的这场“切片观察”活动很有价值
也给当代艺术圈递上了“手术刀”

假装懂艺术 X 羽呈会 联名卡

点亮在看、打赏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教我们如何面对死亡
白石画廊北京首个空间入驻798,隈研吾设计,首展带来《我爱中国》
羽生野亚-不为“实用性”妥协的艺术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神吗,她用自己的画来告诉你
高润生I林羽龙I观察——艺术家介绍展
没有一鸣惊人,90后艺术家出头更难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