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抑郁症活在绝对的完美中,焦虑症活在绝对安全中,都是头脑编织的陷阱

我们在面对同样的遭遇和同样的情景时,展现千差万别的人生际遇和心理体验,即使我们头顶同一片天空,脚踩同一片土地。但我们却有着截然不同人生态度和心理体验。世界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即使出生在同一个家庭的双胞胎,上同样的学,吃同样的饭,穿同样的衣服,受同样的教育。但依然造就不同的人生道路和迥然不同的人生体验。

但当我们固执的认为人生只有一个标准,命运只有一个答案,那么必然就会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改造自己、不断地压制自我。来迎合这些标准,标准本身并没有错,我们生在这个浮世繁华的世界,自然有一套秩序和规则来规范我们,这是必须且必要的。

所以,在传统文化中,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道家提倡无为而知,而佛家提出空性和因果理论。这些观点并不矛盾,并不对立。所以《易经》提出阴阳相生相克的观点。

但当们在头脑的逻辑中,把各种问题各种标准二元对立,这就造就一个非黑即白,非此即此,非错即对的世界,所以我们头脑不断追求逻辑世界对的事情,抗拒逻辑世界错的事情。

所以我们抗拒任何形式的失败,我们抗拒生意失败,感情失败,事业失败。我们甚至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在不断树立的高低贵贱的世界里,把自己造就成物质世界的的奴隶,变成毫无生气毫无生命情感的机器。

在生活中,我们追求说绝对正确的话,在工作中,我们追求做绝对正确的事情,我们只做有利于自己利益的事,所以我们刻板地重复着自己的言行和思维,压抑着内心真正的诉求,这种身心撕裂到一定程度,就会以抑郁焦虑的症状呈现出来。

抑郁症在头脑树立一个绝对完美的世界,当外界的标准没有符合头脑树立的标准,那么即使一点外界风吹草动,就会引起内心情绪的波澜壮阔。

焦虑症在头脑层面树立一个绝对安全的世界,为了这种绝对的安全,他们不放过身体发出的任何蛛丝马迹,不断拿着放大镜境扫描自己的身体,归根结底都是对死亡的抗拒,对生命的恐惧。

我们终归不可能活在真空中,不管抑郁症,还是焦虑症追求绝对化的世界,终归都是空中楼阁,这是头脑虚幻的世界,疗愈的目的就是获得从头脑虚幻世界切换到现实世界的能力。从过去或者未来切换到当下的能力。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但当我们在教育中过分放大趋利避害,那么必然就会造成身心的分裂,就会造成各种人格障碍和身心疾病。

我们人作为最高等的动物,我们有一个发达的大脑,我们不是冷冰冰的机器,我们有着独特的生命情感,所以只有人类才会思考活着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我们不同于动物,不仅仅为了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我们有安全感的需要,有受尊重的需要,有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所以有了需要人类就会产生各种欲望,哲学家叔本华有一句名言,他说:生命就是一团欲望,欲望得到了满足就会无聊,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左右摇摆。

但抑郁症焦虑症的痛苦不是普通的痛苦,如果痛苦的最高等级是十级,那么心灵的痛苦则是十一级。但无论是抑郁症焦虑症在形成之前,都是情绪的表达。情绪在潜意识层面是未曾满足的爱,未被重视的需求,未被肯定的行为,情绪是深入潜意识门户,通过情绪我们看到潜意识层面蕴藏的匮乏、受到的创伤。

所以,心理学有个疗法叫催眠疗法,其原理就是深入到潜意识深处,处理过去的创伤。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将潜意识的力量称之为力比多,这为我们揭示了潜意识的运作机制打开了窗口。弗洛伊德把阻止潜意识层面情感或者欲望进入意识的行为称之为压抑,大部分心理问题,诸如抑郁症焦虑症都是压抑自我的结果,当你把情绪欲望不断地压制进自己的潜意识,没有在意识层面表达出来,等待你的将是狂风暴雨的情绪爆发。中医认为抑郁症是肝气郁结导致的情志病,称为郁症。而佛学认为抑郁症焦虑症是一种业障病,是由于众生无明,过分的贪嗔痴而引发的身心疾病。

根据弗洛伊德理论潜意识就像是隐藏在水下的冰山,而意识就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潜意识藏着你被积压情绪,被忽视的需求,未曾满足的欲望。当你意识不到这些情绪、需求、欲望是潜意识的表达,那么这些潜意识就在不知不觉中指导你无意识的前行,我们称之为命运。当我们运用意识之光照亮无意识的黑暗,命运就在潜移默化中改变。

愤怒是我们最常见的情绪表达,当你容易被别人的话激怒,大多是因为你表面在否认,而实质是你潜意识却在认同;愤怒其实是另外形式的认同。如果你还在乎别人说你什么,那你一定也在潜意识里认同别人说你的东西。情绪是我们进去潜意识的窗户,当我们看到情绪背后是情感和欲望的压制,是爱的缺失和心灵的创伤。即是疗愈。

不管是抑郁症,还是焦虑症都是头脑追求绝对化的完美,这种完美实际上如空中楼阁,并不存在。所以《道德经》提到和光同尘的概念:和其光,同其尘。你不要试图把光和尘土分离开来,这根本不可能,也办不到。就像你想把生活中痛苦和不如意和整个生命隔离开来,本身就是逆天而行。不管是痛苦,还是快乐。本身就是生命完整的一部分。不用悔恨过去,不用恐惧未来。过去和未来都不存在,只是头脑的幻相,只有当下才是永恒。

我们都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无可厚非。但我们似乎没有对不期而遇的痛苦作出准备,我们一直在抗拒生命的无常,但事实上我们抗拒的才是人生的真相。

真正的心想事成不是我想什么来什么,而是来什么我想什么。并赋予它存在的意义。不是对美好事物的眷念,而是对糟糕事物的接纳,在灾难中在困境中看到那道美丽的光在闪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认知疗法
​费洛伊德说人类是情结旳奴隶,对待情绪的方式,蕴含自我疗愈的力量
微头条
内在小孩是你情绪化的根本原因
不以情绪症状作为疗愈目标,觉知潜意识的真实,心理疗愈才能发生
心理疗愈在抑郁症心境障碍中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