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00年前“情绪病”曾夺走生命,教会300年后的我们这样培养“情商”

我们都希望培养一个“情商”高的孩子。 那情商是什么意思呢? 它的全称是Emotional Quotient,情绪智商,是指一个人认知和管理自己以及他人情绪的能力。 最近我们也看到不少孩子自杀的新闻,情绪健康有多么重要无需多言。 我想作为父母,最想知道的是,到底怎么做才能培养一个情商高、情绪健康的孩子呢?

说这个话题之前,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17世纪末,瑞士巴塞尔大学镇的一个阁楼里,住着一个勤奋的学生,他的家在60多英里以外。 有一天,他突然生病了,心跳很快、呼吸困难,身上长了奇怪的疮。 医生找不到病因,治不好他,人们打算用担架把他送回家乡好让他入土为安。 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这个年轻学生被放上担架的那一刻,呼吸就顺畅了,到家门口的时候,他基本已经痊愈。医生这才意识到,这个孩子是太想家,这种情绪太强烈,竟然差点把他给害死了。 1688年,有一个年轻的医生听说了这个病例,将这种情绪命名为: Nostalgia(思乡病)。 最后一个死于思乡病的人,是在一战当中的一个美国士兵。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离现在不过是几百年。被命名、理解之后,思乡才从一种可能致死的情绪,变成不那么严重、可以被克服的情绪。

我自己也有过一个亲身的经历。 8年前,我陪妞爸在加拿大读博士,有段时间,我心脏不舒服,心跳快,呼吸急促,家庭医生给我做了几次检查也没找到问题。最后他告诉我:你可能是焦虑了。(再次证明很多毛病是闲出来的) 自从医生为我命名了这种情绪之后,我那莫名的身体症状消失了。 现在,有时我压力很大,再出现这种身体症状的时候,我就会告诉自己:来,你又焦虑了,运动一下,放松下来什么也不想去睡一觉,就好了。 我学会了驾驭焦虑。 而这种驾驭是从认知开始的。

美国心理科学协会主席巴瑞特教授在《情绪》这本书里提出过一个概念,叫“情绪粒度”,它就是指一个人认知情绪的能力。

孩子一开始的情绪粒度都很低。 一两岁的孩子,他的情绪里只有开心与不开心。 2-6岁是孩子自我意识情感发展的关键期,他们会发展出更多更丰富的情绪: 嫉妒、失望、自豪、害羞、内疚、孤独…… 这段时期孩子的情绪波动非常大,因为他们也在体会着各种自己不认识、不理解的情感。也正是这段时期,在拉开孩子“情绪粒度”的差距。 有些孩子难过、生气的时候,家长习惯采用的方式,是拿东西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样的问题在于孩子需要的刺激会越来越大,今天是糖果,明天是一辆玩具车,后天呢?这样的转移,总有一天会变得无法满足,或者没有效果。 而更重要的是,孩子失去了认知和理解情绪的机会。 有时我会看到一些孩子情绪崩溃、无法控制自己,我能感觉到他们其实非常非常无助,就好像被一张情绪的大网捆绑住了。

他们不理解自己怎么了、可以怎么办,对自己很懊恼。这种无助、懊恼不断叠加,直到崩塌,家长怎么哄都没用。 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家长帮助自己提高情绪粒度。

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提高情绪粒度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能用准确、多样的词汇细分情绪。 我经常能听到家长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很生气”、“你现在很伤心”。在教孩子认知情绪上,我们已经比上一代进步了很多。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帮助孩子细分、扩展情绪词汇。 在中文里,表达情绪的词汇有很多,至少有500个。除了我们最常说的最基本的几个:高兴、难过、害怕、生气、害羞,我们还可以引入这些: 

第二,向孩子解释情绪产生的原因。 认识情绪是第一步,理解是第二步。 我会跟妞妞解释情绪产生的前因后果: 爸爸夸其他的孩子,你觉得自己也做的很好,爸爸没有夸你,所以你失望了,还有点委屈。你对那些孩子感到有点生气,这种感觉叫嫉妒; 我们坐车坐了很久,你有点疲惫,也很无聊,所以发脾气了。怎么样能让你开心一点呢? 在看动画片、看绘本的时候,在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都是帮助孩子提高情绪粒度的好时机。 不要敷衍孩子,多向孩子解释几句故事里的人物为什么会伤心、一起玩的小朋友为什么会生气。这都是在给孩子提供理解自己与他人的机会。

第三,认同与表达情绪。 现在,我们崇尚快乐,但是在16世纪,悲伤却被认为是一种最有用的情绪。那个时候甚至有一些书籍来告诉大家如何感到悲伤。今天如果我们觉得悲伤,可能会有点羞愧,但在16世纪感到悲伤,你可能会沾沾自喜。 这说明,最终决定情绪带给你的感受和对身体的影响,并不是情绪本身,而是你对它的评价。

相信看我们文章的读者,大部分都认可情绪没有好坏,但你有没有意识到,这种认可,只局限于难过、伤心。 你有没有说过这些话? 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别人漂亮,你会说:不要比,这有什么好比的。 孩子输了不开心,你会说:哎呀,输了就是输了嘛,没关系。 孩子生气打人了,你会说:你怎么能打人呢,这样不对。 包括我们自己,也会试图掩饰自己的好胜、嫉妒、自卑、愤怒。然而,这些情绪和伤心一样,是天然就会产生的。 当孩子产生了这些情绪,却认为这些情绪是不应该产生的时候,这种认知冲突就变成了无法自我接纳的羞愧。

我们对情绪的接纳,应该更全面。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嫉妒是正常的、自卑是正常的、好胜是正常的、愤怒也是正常的,是每个人都会产生、无法回避的情绪,不要因为产生了这些情绪而羞愧。 我们要改变的,只是这些情绪的表达方式——除了打人,还可以做什么?这里也只有两个标准: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 现在妞妞会主动向我表达:妈妈,我输了,我有点失望,我真的好想赢;妈妈,我跳的没她远,我有点嫉妒;妈妈,我很生气,我想把枕头扔在地上;妈妈,吃个饼干能让我开心一点……(汗 ̄^ ̄゜) 

在电影《邻里美好的一天》里有句台词:“

Anything mentionable is manageable.

任何可以说出来的都可以被排解。”

我觉得可以再加一句:

Anything understandable is manageable.

任何可以被理解的都可以被排解。”

情绪粒度背后的道理,其实就是selfawareness,是自我意识和自我理解。情绪健康也好、自控力也好、自信心也好,其实都来源于这里。 很多时候,孩子想要的,不过是理解自己,和理解周边的世界。  *更多相关文章,可以点击下方专辑阅读哦~

十一姐说很多父母会问,我知道不能生气,但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怎么办?其实和孩子一样,我们自己也需要提高情绪粒度。而同样,它是需要练习的,方法也一样。

试试每天与自己对话: 1、我现在的情绪叫什么?2、我产生这种情绪的具体原因是什么?3、告诉自己:我现在产生的所有情绪都是正常的。4、这种情绪有更好的表达方式吗?做些什么能让自己更好受一些? 理解自己的情绪,对它更好一些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宝有情绪妈妈该怎么做
我见过真正厉害的父母,都在培养孩子的情绪内驱力
你越管孩子脾气越大,不如从小教会他这8种方法应对8种情绪
心理学中的高情商是指的什么?
早课堂1151 || 想培养一个高情商的孩子,这4种错误家长要避免
这个永远不生气的国度,让人一刻都不想停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