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蔬果的来历(第一辑)

编者按

为什么要做这个主题?这得益于前段时间读了孙机先生的书——《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怎么样,蔬果的来历,你有兴趣吗?一起探索白薯、韭菜、大蒜、萝卜、白菜、黄瓜、菠菜、莴苣……的来历吧!

这是可是一场流口水的文化之旅。或许你已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官方微博中看到过片段,这里国小博为你串起来!

白薯

白薯算是粮食啦,起初中国是没有的,是自菲律宾(古代叫吕宋)传入的。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到吕宋经商,看到白薯,想把它带回来,但是吕宋不许白薯出口。陈振龙怎么把它带回来的呢?陈振龙“取藷(薯)藤,绞入汲水绳中,遂得渡海”(《农政全书·甘藷条》),回来之后,万历二十二年碰上福建大荒年,陈振龙的儿子向福建巡抚金学曾推荐了白薯,以此渡过了荒年。再后来陈氏一门六代,推广白薯,后人还为他们建了“先薯祠”。

先薯祠(亭)


百菜之主——葵

上古时候,蔬菜种类很少,直到战国、秦汉时候才稍有改观,最重要的蔬菜《素问》中说有“五菜”:葵、藿(huò)、薤(xiè)、葱、韭,这其中有一种菜被推举为“百菜之主”就是葵。孙机先生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这样写道:汉代的诗歌里描写菜园,劈头就是“青青园中葵”。贵为“百菜之主”的葵,在唐代以后,地位有所动摇,不仅因为蔬菜品种增加了,也因为它“性太滑利,不益人”。这里说的葵是冬葵,不是那个号称防癌的“秋葵”哦~


韭是我国原产,吃货们可有表示喜欢的?

《汉书·召信臣传》里就记有太官园在冬天温室生产葱、韭的情况,不过大家知道,这样培育出来,那是韭黄,在汉代那可是稀罕物,不过到了宋代,就是家常菜了,苏轼就在诗中写“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


关于荤辛类的蔬菜,葱啦、姜啦、蒜啦,你是一个什么态度捏?

我国的蒜最早的记载见于《夏小正》,那时叫卵蒜或小蒜,就是不分瓣的蒜,产量低。现在咱们常见的大蒜是东汉时引进的,又名葫或胡蒜。

萝卜与蔓菁

这两种根菜,我国种植也很早,《诗经》里说“采葑采菲”,葑、菲就是蔓菁和萝卜。现在我们多以蔓菁为蔬菜,但古代亦可以充主食,渡饥荒。到了唐代,杜甫仍说:“冬菁饭之半。”

萝卜、蔓菁,是你的爱不?

黄瓜

原产印度,江苏扬州西汉“妾莫书”墓中曾出土有黄瓜籽,但当时的文献并没有提及。

《齐民要术》中有“种胡瓜法”,虽然说的就是黄瓜,但仍然冠以作为外来物标志的“胡”字,直到唐代才将它改名黄瓜,成为南北常见蔬菜。

菠菜

菠菜,初名菠棱菜,其籽在江苏邗江西汉墓中发现过,但《唐会要》等书都认为它是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从尼波罗国(尼泊尔)引进的。菠菜耐寒,从早春一直供应到夏秋,苏轼诗“雪底菠棱如铁甲”,“霜叶露牙寒更茁”。

凉拌、清炒、蒜蓉,菠菜你喜欢怎么吃?

莴苣

莴苣原产地中海沿岸,我国古代文献中最早见于初唐·孟诜《食疗本草》,之后杜甫有诗《种莴苣》,其中说到:“堂下可以畦,呼童对经始。苣兮蔬之常,随事艺其子。”

莴苣,是你喜欢的不?

白菜

白菜是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看家菜,原名菘(sōng),见于东汉的《伤寒论》,直到南北朝它才开始被人们重视,《南齐书·周颙传》里就记载了一个故事: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 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到了宋代,白菜的优良品种已经培育成功,滋味鲜美,苏轼就用“白菘类羔豚,冒土出熊蹯”来赞美它,王世懋在《蔬疏》中也把黄芽白菜誉为菜中“神品”。白菜,是你的最爱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农日用杂字》解读(九)
把蔬菜写入诗词,究竟会有多么神奇,古人的思维比现代人还超前?
偷菜
从“0”开始 美天厨艺课堂 第一讲(第二课)
【古代蔬菜 篇】
这些咸菜中的“顶流”,你都吃过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