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学研究】全国卷15分历史选考题题型突破(选修模块)

解题方法系列五 全国卷15分历史选考题题型突破(选修模块)

例题 (2013·课标全国卷,45)

材料 19011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

命题立意

课标全国卷改革史命题多从中国古代史选材,本题是一道涉及近代改革的题目,对比其他年份的试卷结构,大题中第41题往年多集中于近代史,而2013年课标全国卷的第41题从中国古代史选材,组卷中选用本题似乎有平衡各板块分值的目的;本题也是往年命题中直接与考纲考点相联系的题目,联系方式为比较,在普遍呼吁降低试题难度的背景下,是一种可以借鉴的命题思路。

名师指路

1.通读全题览全貌。本题材料包括了两层信息:前一层引用了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发布的诏令,列举清朝社会存在的问题,下令朝廷上下的大臣提出改革的意见;后一层引出了清末新政的概念。

2.分析设问找任务。审清题目要求,两问的提示语都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时间限定都是清朝,主题限定都是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第(1)问的问题语是共同之处,第(2)问的问题语是原因实质

3.带着任务看材料。带着审题明确的方向和问题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关键信息包括时间信息1901年、人物信息慈禧太后、奕劻、李鸿章等,事件信息清末新政等。联系教材晚清的时代特征: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形势走向成熟。

4.运用素养写答案。答案角度要完整,有层次性。第(1)问为共同之处,关键是可比点的确定,可从背景、内容方面考虑;第(2)问为原因,实际上还是背景的不同,仍要从宏观到微观全面考虑。

参考答案

(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国内外情势不同。

实质: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

[来源:学.科.网Z.X.X.K]

(2017·黑龙江哈三中一模,4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长期以来,墨洛温王朝诸国王不断将土地无条件分封赐给大贵族和教会,以致王室土地日少,地位羸弱,进而造成税源、兵源枯竭,国力衰退,而地方贵族却羽翼丰满,危及中央政权。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福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将没收的叛乱贵族和教会的土地作为采邑,进行有条件分封,史称采邑改革

改革规定:接受分封土地连同居住其上耕作者的人,必须对分封者尽一定义务,主要是服兵役,如果封臣不履行义务,封君有权收回采邑;采邑及身而止,不得世袭或随意转让;若封君或封臣任何一方死亡,采邑都要归还封君或其继承人,封臣或其后嗣若想继续享用采邑,则须重新举行册封仪式。在封建等级制度中,国王居于最上层,其下依次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骑士位于最底层;各级封建主只服从自己的上层封建主,与其他封建主没有依附关系。9世纪,随着封建关系的发展,封建领主势力坐大,采邑逐渐演变为世袭领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法兰克福王国采邑改革举措与中国西周分封制的异同。

(2)根据材料分析采邑改革的影响。

答案(1)同:将土地与土地上的人民进行分封;封地不能有所转让;有条件分封(受封者需承担相应义务);层层分封。

异:法国:封地不可世袭;西周:封地由嫡长子世袭。法国:各级封建主只服从自己的上层封建主,与其他封建主没有依附关系;西周:各级封建主除服从自己的上层封建主,与其他封建主同样存在依附关系。[来源:Z&xx&k.Com]

(2)影响:采邑连同居住其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加速农民的农奴化进程;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有利于动员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一度增强了法兰克王国的实力;促进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

例题 (2015·课标全国卷47)

材料 早在1910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性现象。19414月,苏联驻纽约的情报机构向国内报告,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讨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其后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被任命为发展核计划的学术负责人。19434月,来自全苏的著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

19458月,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斯大林对库尔恰托夫说:请说出您需要的一切帮助,您不会遭到拒绝的。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

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达数十万之多。一位参与者写到:我们能够团结一致,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其次,是内心的感觉,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19498月,苏联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

——摘编自[]··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制定和实施原子武器研制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条件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

命题立意

本题设问平实,要求充分挖掘材料所蕴含的有效信息并加以提炼,明确主题,分析苏联原子弹研制的背景和作用;同时,题目的限制项突出了结合所学知识,这样就自然地联系到必修模块,需要调动帝国主义国家对俄国革命的干涉、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雅尔塔体系等知识,实现知识迁移,融会贯通,作出有针对性的回答,这也降低了题目的难度,有利于调动备考选修模块的积极性。

名师指路

1.通读全题览全貌。本题提供了一则材料,纵向梳理了苏联原子弹计划的制定、实施和成功的背景、条件和影响。

2.分析设问找任务。审清题目要求,题目两问的限制项都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所以不仅要深度分析材料,还要联系必修模块,构建题目的答题大背景。第(1)问求答项为背景,第(2)问则以苏联原子武器研制成功为中心项,求答项为条件积极作用

3.带着任务看材料。带着审题明确的方向和问题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本题的材料细节常重要,如第一段材料中突出了情报机构”“西方,提示了当时东西方之间的矛盾;第二段材料管理机构直属体现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也体现了苏联对原子弹的重视等,还要注意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时代特征。

4.运用素养写答案。答案角度完整,有层次性。第(1)问为背景,要注意从宏观到微观。第(2)问为条件积极作用,要注意从时代特征出发,实现从微观再到宏观。

参考答案

(1)西方制定并实施发展原子武器计划;战争后期盟国内部矛盾显现;美国垄断原子弹;冷战氛围逐渐加强,危机意识强烈。

(2)条件:具有相关科学研究基础;国家高度重视,设有专门领导和研究机构;举全国之力研制。积极作用: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核战争的发生;巩固了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有利于世界格局的稳定。

(2017·河北衡水金卷高考模拟,45)[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七事变爆发后,英国便邀请美国共同斡旋,替日本转达所谓的和平条件,即要蒋介石政府投降。1937912日,中国就日本全面侵华向国际联盟提出申诉,要求世界各国制裁日本。然而,当时把持国联的英国对此百般拖延和阻挠,敷衍了事,企图把中国的申诉推出国联之外。19394月,英国驻华大使往返于日本和蒋介石政府之间,积极策动中日议和。与此同时,日本则在中国的沦陷区内进行反英活动,并寻找借口封锁了天津的英国租界。日方声称,若英国不同日本全面合作,日本将不解除对英租界的封锁。在日本的强大压力下,英国决定向日本让步。193972日,英国政府发表声明,表示承认中国的现状和在华日军的特殊需要717日,英国政府又同意关闭滇缅公路3个月,切断了所有通过香港援华物资的运输。据日本官方统计,仅1937年上半年,日本就从美国进口钢铁130万吨;·七事变后的一年内,美国运往日本的军事战略物资竟占日本全部消耗的92%。英国不仅供给日本大批军用器材,还租船帮助日本进行军事运输。

 ——摘编自《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七事变后到二战全面爆发前英美对日政策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七事变后到二战全面爆发前英美对日政策的影响。

答案(1)特点:以和平主义为幌子,实行绥靖政策,纵容日本侵略;以国联为依托,方式多样,包括政治、经济等手段。

原因:维护英美利益的需要;日本的强大压力;中国国际影响力较小;推动日本进攻苏联的设想。

(2)影响:纵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加大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困难;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严重损害了英美自身在亚太的利益。

[来源:学§科§网]

例题 (2015·新课标全国卷48)

材料 丘处机(11481227),登州(今属山东)人,19岁时投入道教全真派。全真派是当时新出现的一个道教派别,主张兼修儒、释。丘处机潜心研习,成为一方道教领袖。其时黄河南北陷于战乱,全真派徒众剧增,成为蒙古、金、宋竞相争取的对象。

1220年,应成吉思汗之召,丘处机偕弟子西行,历时四年,行程万余里,到达成吉思汗驻跸的雪山(在今中亚地区)。成吉思汗常与他交谈,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成吉思汗深为认同,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史载:某日暴雷异常,成吉思汗询问是何预兆,丘处机借此回答说: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成吉思汗采纳了他的建议。

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撰写了《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记录了丘处机西行谒见成吉思汗的经历与见闻,流传至今。——据《元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丘处机的意见被成吉思汗接受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处机西行的意义。

命题立意

本题的命题出乎意料。以往的全国卷人物史命题,虽然不拘泥于考纲所列考点,但所选人物都与高中所学课程有一定的联系,考生有比较宽的历史知识背景,相应减少了题目的难度。而本题所选人物与中学课程几乎没有联系,并且元朝的历史在中学也没多少知识依托。这种命题思路一方面反映了命题者反猜题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是强调能力考查。

名师指路

1.通读全题览全貌。本题考查丘处机,材料详细提供了他的生平情况,其中突出介绍了他西行与成吉思汗交谈的内容,这是答题的主体信息,还有其他教派、《长春真人西游记》等信息也要注意。

2.分析设问找任务。审清题目要求,两问的限制项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这样就扩大了答题的范围;第(1)问的提示项为简析,求答项为原因;第(2)问的提示项为指出,求答项为意义

3.带着任务看材料。带着审题明确的方向和问题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丘处机的意见被成吉思汗接受的原因应包括成吉思汗与丘处机两方面,而暴雷异常则是一个时机;分析意义时还要注意《长春真人西游记》的作用。

4.运用素养写答案。答案角度要完整,有层次性。第(1)问为原因,可从成吉思汗、丘处机、客观环境与时机等方面分析。第(2)问为意义,要注意从直接结果即西行的直接目的到长远影响,逐层深入分析。

考答案

(1)成吉思汗需要为庞大的统治区域寻求治理方法;丘处机学识广博;善于选择劝谏的方式与时机。

(2)使蒙古最高统治者较为深入地接触到中原的思想文化;为后来元朝的统治起了一定作用;留下了关于当时西域地区重要的文献记录。[来源:学科网ZXXK]

(2017·湖北六校联合体高三4月联考,4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来源:Z,xx,k.Com]

材料 朱元璋是为百姓所熟知的最著名的草根皇帝之一。朱元璋幼名重八。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出身贫寒,大饥荒时一家人几乎死尽。为生活所迫,先为僧,后参加红巾军郭子兴部下反元,在郭子兴手下屡立功勋,深得信任。郭子兴之子郭天叙死后,朱元璋接管全军。接着,朱元璋向江南进军,1356年攻占集庆(南京),并改名为应天。此后,朱元璋以应天为根据地,相继攻取常州、江阴、常熟、徽州(今安徽歙县)、扬州等地;并接受徽州老儒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在应天屯田,兴修水利,恢复农业生产势力不断壮大。随着势力的增强,朱元璋先后消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割据势力,并暗杀韩林儿统一南方。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同年,派大将徐达、常遇春北伐,将元朝末代皇帝顺帝赶出关外,正式统一南北。朱元璋即位后大力加强君主专制,废除宰相职位,集大权于一身;大兴文字狱,压制社会思想,制造恐怖气氛;大兴胡、蓝党狱,大杀功臣,造成社会的恐怖万分;建立锦衣卫等特务机构,严密监视社会舆论;大封诸子为王,驻守地方,意在维护统治。朱元璋可谓功过参半的君主,他的一生充满了神奇色彩。1398年,朱元璋病逝。 ——摘编自人民网《中国古代史上十位草根出身的皇帝》

(1)依据材料,概括朱元璋的发迹历程。

(2)依据材料,分析朱元璋可谓功过参半的君主的原因。

答案(1)过程:出身贫寒,参加反元农民起义;英勇善战,接管郭子兴的部队;接受儒生建议,积极壮大势力;谋定后动,逐步消灭其他割据势力;适时建国,完成统一大业。

(2)原因:朱元璋称帝后在促进社会稳定、鼓励生产、选拔人才、打击腐败、改革行政机构等方面做出了不少功绩,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但他加强思想专制、大杀功臣、建立特务机构等措施,造成了社会恐怖,给后世留下极其负面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周小泉|2021年高考历史(全国乙卷)解析及备考建议(选择题)
朱棣为何恩将仇报,在北征蒙古部落回归途中将朵颜三卫剿灭?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高考历史 || 2020年全国卷2卷历史真题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