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于核心知识的慕课设计理念及教育启示

疫情已经敲响了未来学校转型的冲锋号。对于教育信息化和网络教学来说,疫情,也许是一次契机。从各地的情况来看,褒贬不一,乱象丛生。来自各方面的抱怨也不绝于耳。技术和教育的结合,挑战并非技术,必须颠覆传统的教育结构与模式,对学校形态进行新的设计。

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我们如何看待新的技术革命与教育变革的关系,如何有效地利用好新技术改造传统教育,以更好地应对疫情这样的灾难,应对未来发生的变化

本期推出重庆巴蜀中学周刘波老师的一篇论文,旨在说明慕课作为一种以互联网作为实施教学平台的新型教学形式,给教育者带来的启示。

作者简介:周刘波,重庆巴蜀中学正高级教师、重庆市学科名师

本文原载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有删节

 慕课以互联网作为实施教学的平台,不仅在网络上为教师和学习群体构建交流互动与学习平台,也开创了一种新型的知识创新平台,引导学习者创造性地自主探究知识。

一、慕课设计理念:基于核心知识

(一)慕课设计理念

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呈现信息量大、学习时间分散、学习空间拓展等特点,碎片化趋势难以避免。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的慕课呈现新的设计理念:课程内容根据核心知识进行模块化设计,在简短的时间内,面对众多学生讲授某一个知识点。学科的核心概念是慕课设计的一条主线,学习资源的设计和课程内容的组织都由此开展。

现有的各学科课程教学内容十分庞杂,要求优化教学资源,合理选择和设置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视频(课程内容的“微片段”)是“微课”的核心内容,它与相关的教学素材、配套习题、教学点拨等“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1]慕课基于核心知识设计相关教学视频,构建慕课平台。

(二)慕课设计理念的教育价值

作为一种互联网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在教育模式、课程形态、知识创新平台等方面呈现开创性特征。同时,它被赋予颠覆传统教学方式、引发教学方法变革的使命。

慕课微课堂视频的长度短则5分钟,长亦不超过20分钟。碎片化学习使学习者将空余时间有效利用起来,同时制订可行性学习方案,一次聚焦一个知识点,积少成多,让“碎片化”时间产生1+1>2的效应,而且易于回看、暂停、定格、重复。

慕课以中心概念、定律或原理设计教学内容。在学习方法引导上,MOOC十分重视解答学习者在学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收集平台上学习者所提问题,经过数据的收集、分析等流程后,最终以视频播放或者文字阐述的形式完成解答,这种方式使学习者在拓展和延伸知识的同时增强自主意识。学习者还可以将本节课与前一节课自主衔接与过渡,使得每堂课凸显逻辑性与流畅性,有利于学习者将前后单个知识衔接起来,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结构。

二、慕课开发理念的教育启示

   (一)以问题为出发点的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的本质追求是:以问题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习得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但是,当前的课堂教学存在以下弊端:课堂表面热热闹闹,但忽视或缺失具体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学生活动形式多样,但缺乏清晰的线索;注重课堂教学活动的外在形式,但缺乏对教学内容的逻辑思考。

优质的慕课课程应该以问题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设计,让学习者基于问题情境展开学习,准确把握教学要点,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好的慕课会提供随堂测验和检索学习,以解决学生问题为评价方向,从而提高学生基于问题逻辑的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教师应借鉴慕课设计原理,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从而优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应以基本概念、原理、观点为重点,着重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和困惑。对于一些抽象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应善于分解,化大为小,层层突破,逐步深入,给学生以深度学习的机会和时间。

 (二)以核心知识为中心展开教学

所谓核心知识,是指在学科教学体系中具有中心地位、体现核心素养、迁移性强的基础知识。相对而言,其他知识往往围绕核心知识进行延展和拓宽。核心知识在课程和教材中处于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地位,核心知识之间也具有内在的逻辑连贯性。

一般而言,一堂慕课课程的容量非常有限,围绕1~2个核心知识。慕课围绕核心知识,充满趣味性、多样性和灵活性,多采用视频、文字、音频、习题等形式,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借鉴慕课基于核心知识为中心展开教学的理念,梳理难点,突出重点,将核心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以提升教学效果。

(三)渗透简约化的课堂教学风格

慕课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少而精”的简约教学思维。学习者易学和学懂是慕课的设计初衷,教学内容化繁为简、教学方法通俗易懂、思维训练深入浅出是慕课设计的基本要求。在慕课学习过程中,授课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交流互动反映的就是对核心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学习过程展现的不是学习者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对核心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建构。

如何围绕少而精的核心知识组织课程并实施教学,渗透简约化的课堂教学风格,值得教师借鉴和思考。教师应对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作出“取舍”,对课堂教学进行简约化处理,着力解决教学目标过多、教学内容累赘、教学环节烦琐、教学评价复杂等问题。教师可以运用直观形象的思维导图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突出对核心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建构,从而克服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方法死板等弊病。

(四)构建以核心知识讨论解答为导向的互联网学习社区

 借助互联网技术,慕课给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便利开放、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学习平台。目前,慕课学习网站非常多,为学习者提供了许多学习机会。一些质量较高的慕课平台,能够便捷地支持学习者之间互帮互助,具有组织和实施作业提交、分发、互评等功能。虽然慕课平台有商业化因素,但它们创新了学习模式,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个性化学习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习效果。

互联网+时代,学校和教师应着力构建基于网络的互动性学习社区。有学者指出:“在数字化时代,课堂教学不能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信息传递,而应该还有学生与网络、书籍等之间发生的复杂的具有社会性质的交流互动,还有和其他学生产生的互动。”[2]在互联网学习社区,教师设计学习内容、过程和学习环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对学生起到启发、激励、管理和指导的作用。同时,学生通过慕课等途径,还可以创建自主学习环境,培养自主的学习能力。在以核心知识讨论解答为导向互联网学习社区中,师生的界限是模糊的,教师主要扮演顾问或教练的角色,更多的是师生共同学习、交流、讨论与成长。

【参考文献】

[1]胡铁生. “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 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吴维仲,关晓辉,曲朝阳. “慕课”浪潮引发的高校教学改革思考[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190-194.

 本文是重庆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课题“城市中学帮扶乡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OPS培养模式研究”( 课题编号2016cqjwgz1002);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西部地区中学教师专业素养城乡协同发展模式的建构研究”( 课题编号1627070643B);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学大型网络开放课程的开发和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14-00-022) 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翻转课堂研究及其教学设计
面向智慧教育的微课设计研究
面向高阶思维培养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微课设计与制作中几个关键问题解决策略
教师怎样提升课堂教学技能(学习提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