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高境界的摄影,是这样的!(请收藏)
中国画的神韵,不仅在画的生动,还要传达出一种境界、一种诗味、一种淡淡的寂寞、一种平静中的哀愁。”

经常在欣赏一幅画或者摄影作品时,会不由自主地评价:“好有意境”,“好有感觉”。

其实就是符合中国审美的一种高深的意境。那何谓“意境”呢?

中国传统审美里,诗画同体。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这就是一幅好的梅花图,

中国画强调的是人格化,
画作不仅物的形态的体现,
更是心灵、心境的映射。
我有孤心明月,则画面清净神明;我有淡泊明志,则画面空灵幽远。

1、香气

香气和审美的关系?

意境是一种拟人化的存在,画面的美不是普通的美,是代表着某种美好品性的美,

对于摄影来讲,拍摄一个对象,比如梅花,首先要理解梅花在中国审美中的人格意义,所有的拍摄的目的,包括构图、用光、用色以及后期都要围绕着这个人格意义。

2、宁静

中国艺术的审美是以道家哲学为基础的,道家强调虚静无为,静为噪君。哲学家讲的静,不是静止的静,更多的是指心灵的宁静、平和,甚至是无欲无求。

对摄影来讲,怎样更容易表现“静”呢?一方面色彩成分要尽量少,不需要纷杂的色彩,这也是摄影的减法之一。

构图留白多,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所谓宁静致远,这个远不是距离上的遥远,是让人想象的更广更远,这是个心理概念。

3、含蓄

含蓄是中国文化里最具特色,总是很委婉,不喜欢直白,我们看苏州园林,一进门,要么设置屏风、假山,要么曲径通幽,

喜欢雾里看花,喜欢虚无缥缈,喜欢朦朦胧胧。含蓄让人捉摸不透、让人想入非非,从而达到深度审美的目的。

4、冷寂

冷寂就是寒冷寂寥,高处不胜寒,身处高位的人很冷寂,境界很高的人也很冷寂。

中国画的主色调其实也很冷色调的,水墨画本身就是冷色调的,

对于摄影来讲,表达意境,冷的基调总会更接近意境,当然也不是说一定要全部冷色,即使有暖色,也是为冷色服务的,或者说是衬托冷色的。

5、孤独

孤独和冷寂有点接近。人生而孤独,而且清高的灵魂总是卓尔不群。摄影中能表现孤独的手法也不少,但不是一种方法就能表现,可以使用少和孤的意象,搭配极简的构图,

6、空灵

空灵是中国审美里极为独特的存在,

好像西方画没有这个概念。

这又得说到道教文化,道家认为“无”生万物,“空”的作用比“实”更大,

国画中的留白,其实就是一种“空”,

空而通,则灵气必现,

空灵注重言外之意、画外之韵。

对摄影来讲,留白是表现空灵之气的手法之一,虚实也是。

7、残缺

很多画家都喜欢画残荷和枯枝,这些意象都是和残缺相关。

残缺之美在中国审美里尤为多见,可能是感慨生命之轮回,残花之美在于与鲜花强烈之对比。

残缺的目的不是为了残缺而残缺,是为了歌颂生命,歌颂轮回,歌颂自我牺牲,这是另一种境界了。

8、和谐

中国文化就是和谐的文化。和谐之美不仅让读者心理平衡、舒服,也而归于自然、天人合一才是灵魂上的和谐之美。对于摄影来讲,均衡对和谐之意境作用很大。

9、归隐

每个中国文人心中都有一片后花园,

有人归隐田园,陶渊明,

有人归隐湖泊,如范蠡的渔隐,

还有人归隐闹市,如苏州私家园林。

归隐是最后的精神避难所,归隐是最后的精神家园。

梅兰竹菊是归隐,

一叶扁舟也是归隐。

摄影,选取这些代表归隐的意象,本身就是在表现这种意境。

感谢阅读

这里有好的摄影,和后期的完成的课程,影友们!

扫码下方回复“学习”惊喜,惊喜

喜欢就关注我们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走在中国风的诗意里
拍出中国风的意境,这9个技巧你知道吗?
浅谈国画意境之美在摄影中的借鉴
中国画的审美特征
中国画中的“意境”
先看中国画,再去拍风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