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孩子的教育:为何始于劳动?
核心提示:今天是5.1国际劳动节,我们的父母让孩子学做家务,体会劳动快乐!知道孩子的教育,真真正正始于劳动。要让我们的孩子在劳动中成长、在感恩中生命活;感恩于赋予我们生命的父母,感恩于给我们知识的老师,感恩于帮助、关心和爱护我们同学,感恩于大自然……感恩地活着,如此教育,我们的孩子才会发觉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美好、岂有不珍惜友谊、不珍惜生命之理? 现在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要求是什么呢?
一、父母为何说:孩子学习好就行,家里啥事也别做?
现在的父母为何说:孩子你好好学习就行,家里什么事情也不用你做?
因为,在一些家长看来,孩子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好是成才的唯一条件。
事实果真如此吗? 不做家务的孩子学习会好吗?
下面,我们一个看例子:
一个70后的孩子母亲,在2015年2月份,她告诉我,说她“ 是一个在溺爱中长大的女孩子,在家里,由于母亲喜欢我,可以这样形容我,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我两个哥哥就不行,我干什么坏事,只要推到两个哥哥身上,他准得挨一顿臭揍,两个哥哥往往成了我淘气的替罪羊,说一个特别简单的例子吧,有一次我把碗打烂了,我说是大哥,母亲就二话不说就打大哥,大哥委屈的不得了,说是我,我却躺在地上哭着说哥哥的冤枉我;还有,那就是我在家从来'不做饭、不刷碗、不洗衣、不扫地’等家务,这是我母亲教育理念,母亲说我姨的家的表妹18岁了,吃捞面条还是她母亲给调好以后端到面前吃的,小孩子吗,该读书时就读书,只要读书好什么就好,家务不用学,学它干什么?长大自然而然就会干了,在母亲的教育下,长大后,我懒惰的什么都不想干,可是,读书也没有读好,复习两年才考上了一个专科……”
她还说,我有时候,也想帮助母亲做家务,可是母亲嘴上总是说,“ 一边去,好好学习,闺女在家里就是要想娘的福”,结果,我根本就不想学习。
闺女在家里就是要想娘的福。
这是什么教育理念?
这是不正确的教育理念。
不过,现在,很多父母根本就不让孩子做家务,认为做家务耽误孩子的学习,孩子只有做家务,就不会学习好。
于是,一些父母,经常这样教训孩子:如果你现在不好好学习,那么长大了没出息,就让你去扫马路、去当工人!
由此可见在孩子心目中,伟大的“劳动”就成了“下贱”的代名词。
这不,问题就出现了——当初怕影响孩子学习,不让他做家务,可最终的结果是书没念好,倒是养出一条“懒虫”,好逸恶劳、好吃懒做的坏习惯,只知道上网打游戏、吃饭、睡觉、发脾气……
事实上,孩子天生并不懒,孩子当孩子刚刚学会说话、走路,逐渐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其参与意识和模仿意识是很强的。
见大人扫地,他(她)就会抢走你的笤帚,非要自己扫;见妈妈洗碗,他(她)会卷起袖子学着你的样子动手干;见爸爸修电视机,孩子也会拿着修理工具跃跃欲试; 在小孩子们看来,如果和大人一起干活儿,就像做游戏、过家家、玩玩具一样有趣、幸福、快乐。
此时此刻,如果这时我们的家长因势利导,鼓励孩子的积极性,并对孩子进行具体的指导,孩子会很高兴的。
这种举动具有一举两得的效果,既培养了孩子的劳动习惯,又可以在将来通过孩子承担家务而减轻自己的负担。
因此,对孩子的劳动教育越早越好。
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了孩子,认真反省自己的失误,或许可以从转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开始,来教育孩子从小“热爱劳动、学会劳动”,进而改变孩子的“懒”的行为,而更为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从小就练就他们立足社会的真正本领。 家庭教育怎样让孩子们从小就练就他们立足社会的真正本领?
那就是,教育始于劳动,如何让孩子们爱劳动呢?
在中国一句话说的是“天道酬劳”,榜样的力量无穷的,孩子的劳动教育家长为何要学会“偷懒”?
二、孩子的劳动教育:父母为何要学会“偷懒”?
我们知道,一个勤劳的妈妈可能会被人们尊为模范、榜样;而一个懒惰的妈妈则会被人们瞧不起。
教育都说榜样的力量无穷的。
那么,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学会“偷懒”能行吗?
事实上,有时候榜样的力量并不一定这样的无穷,一个勤快妈妈养育出来的孩子可能会很懒,正如中国的一句话说得好“懒妈有个勤快闺女,勤快妈有个懒闺女”,因为妈妈太勤快了,孩子什么也不用干,什么都没学会、什么也不会干;怎么让孩子什么都会干呢?
父母要学会“偷”,“偷”什么?“偷偷装懒”,“懒”得恰到好处,而一个懒妈妈的孩子可能正好相反。
关键在于妈妈什么时候该勤,什么时候该懒。
“懒”有“懒”法,身懒心不懒。做“懒”妈妈绝不是为了享轻闲、图自在,而是用心良苦。
“懒妈”实际上是有“智慧的懒妈”、是“勤劳的懒妈”。
只有正确的“懒”、科学的“懒”,才能够造就了一个爱劳动的孩子、爱学习的孩子。
同时,也只有非常“勤快”的妈妈,才能榜样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懒闺女。
其实,做懒妈妈一点也不容易。让孩子自己做事,在许多情况下,不但不能省力,反而更加麻烦。实际上,“懒”妈妈比“勤”妈妈更加费心劳神,更加辛苦受累。
让孩子自己做事,在许多情况下,不但不能 省力,反而更加麻烦,因为孩子往往会“帮倒忙”。
譬如,施懒妈妈计划,孩子自己吃饭,开始会撒得到处都是,就得多洗衣、擦桌、拖地板;孩子自己洗澡肯定会弄得厨房满地是水……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名字好像是《“懒”妈妈逼出个世界冠军》,说的是中国队年仅17岁的击剑小将骆晓娟在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上勇夺女子重剑个人冠军,几天后她又和队友一路苦拼,为中国队夺得女子重剑团体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夺冠的路上,骆晓娟所吃的苦是许多同龄人无法想像的。
其实,她也曾经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姑娘,平时怕苦怕累,不愿意参加艰苦的训练。所幸她的“懒”妈妈“逼”着她一步步克服了怕苦畏难的情绪,最终“逼”出了一个世界冠军!7岁的骆晓娟,在妈妈的娇生惯养下,不会穿衣服、不会穿鞋子、更不会打扫房间,当这些“断奶”的时候,女儿不但把两只鞋穿反了,钮扣也扣歪了;为了让女儿尽可能多地得到体质锻炼,她就借自己腿疼不能骑车,坚持步行陪女儿上学。
就这样她的妈妈以“懒制懒”,让“懒”女儿成为真正的勤快闺女,为后来的世界冠军打下良好的基础! 也就是说,作为妈妈,有时候不怕你“懒”就怕你“勤快”!“懒”有“懒”法,“懒”得恰到好处。
现在看来骆晓娟妈妈的育儿方式的确让人很佩服。
做为父母的你们,不访试试她的“懒”人之道吧!
所以,父母要改掉过度包办的习惯,允许并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激起孩子内心的责任感。 同时,在孩子开始尝试自己做家务的时候,做的不好、不恰当,不要打击他,不要嫌他笨、也不要嫌他慢,可以在他做完家务之后,给出一点建议,帮助他下次做得更好,一句话,让孩子们在做家务的过程中,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由此可见,做一个“懒”父母,是不容易的,不过,我们的父母还要让孩子知道劳动的重要性。
三、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哪里?
现在的教育,让我们的孩子远离了教育的“地气”——“劳动”。
一句话,勿视了劳动教育:对于劳动教育陶行知说的非常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 在他创设的乡村幼稚园里,还有因地制宜办的儿童小农场,让幼儿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这不仅从小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良好品德,而且对开发幼儿智力,提高他们接触和认识环境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在他看来,真正的劳动是以实践为基础,以思想为指导,以创造为目的的。这就告诉我们,劳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擦擦桌椅、扫扫地上,而要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劳动过程中,使幼儿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劳动的价值,养成劳动既快乐又光荣的思想感情,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劳动——现在的儿童可以说几乎没有劳动过,据报道:某学校大扫除,很多家长怕孩子累着,在自己孩子值日那天主动到校帮自己的孩子值日。
这看起来是爱护孩子,其实是伤害了孩子,本来他们能参加的劳动就少,家长这么一帮,倒是帮了倒忙了。
现在我们的教育,勿视“洒扫、应对、进退”这些简单的劳动教育,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没有接受“地气”的教育,正如现在的家长的常说的一句话“只要学习好,什么事不用干,什么“黄金屋,颜如玉”、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什么“要做考试机器,绝不要做打工机器”等。所以说家长应当让孩子加大劳动强度,要告诉孩子:“一屋不扫,何扫天下”。 应该抓紧时间“补”劳动之这个“课”程。
1.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我们的的《周易》开篇就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就是对积极劳动、奋发图强、创造幸福的最重要阐述。
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在人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科学论断。
我们知道,实践出真知, 劳动就是实践。
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新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方法,创造的东西越来越高级、先进,认得思维也变得越来开阔,越来越高级,所以劳动不断激发着人类的潜能,使人类成为真正的高级动物。
劳动并不只是指做农活,劳动指一切生产活动,有体力劳动、脑力劳动。 今天的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就是人类集体劳动共同智慧的结晶!
劳动是人的本能,更是人类的独特优势。
每一个孩子,从小是喜欢劳动的,他们的好奇心很强,乐于体验和探究。 所以,我们的父母与老师,对于孩子的劳动教育,通过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方法,去激发孩子们的劳动积极性,孩子们就会在劳动体验中,成为劳动者和生活的创造者。
2.劳动:能够促使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据报道美国哈佛大学经过四十多年对400多名儿童进行了40多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发现:虽然知识水平、家庭背景、经济收入、种族肤色有所不同,但凡是从小善于家务劳动的儿童,到了中年独立面对社会时,在工作岗位上大多特别能干,家庭生活也都较美满。因为,这些人从小在做家务、当报童、打小工的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锻炼了交往能力,培养了社会责任感,磨炼了意志。
古人云:“欲成就大事者,必从小事做起、从劳动开始”。
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就是从火车上卖报这点小事开始起步的。在卖报中,不仅悟岀了“道”,而且还得到了“道”。 这位被老师骂为“笨蛋”的“差生”,11岁的时候,就开始了打扫一屋,就在外奔波,在火车卖报,挣钱养家糊口。
这么一件普通的小事,却让他成为天才级的大师!
他的“天才就是99%汉水,加1%的灵感。”
这句话,道岀了天才是从哪里来的。
看到此处,想必有的人会问?我也天天劳动,为什么没有成为天才?
一方面说明你没看书,戓看书少,没有悟“道”;或看书多,没有思考,没有1%灵感,把书读得太死,跳不岀来了,成了书的奴隶。
胡适说“中国有句话,叫'无微不成镇’”,为什么? 在微州有这样的微谚“前世不修,生在微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而这一丢,竟丢出了明清之际,中国商业台上的第一大商帮。(潘小平 《正说明清中国第一大商帮 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年12月第1版 第7页)
这么往外一丢,为什么却能创造岀“中国商业台上的第一大商帮”? 根源在哪里?就是从小事起步,勤劳动,多学习、多思考,如此,则比别人多出一个“第三个头脑”,如此一来,怎么会不成功。
现在的孩子13-14岁,岂敢往外一丢?
一个是法律不允许,正是学习的好年龄,另一个,现在有很多的孩子10多岁,鞋袜不会穿,鞋带不会系,书包还要让长辈代为背着,出门心打的,吃必肯德基,喝必高级饮品,穿必世界名牌。
还有诸如——网聊、偷菜、玩游戏,吃饭、睡觉、发脾气;吃一碗,端一碗;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既便允许外出闯荡,又能怎么样呢?
因为没有生存的能力,生活的勇气。
这一皆源于父母太“爱”孩子,从小到大,什么家务都不做,不闻“泥土香”,这样的孩子能挑起重担吗?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何以成大业?
何以济沧海?
要想成就大事,就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让孩子多少做点家务活吧:洗洗衣服、扫扫地、做做饭、涮涮碗……,他不仅能克服“人之性好懒惰”(好吃懒做)的毛病,培养孩子的义务感、责任感和感恩之心,更重的是开发孩子智力,洗出了、扫岀了、涮岀了孩子“第三个头脑”。
3.劳动:能够促进我们的孩子智力发育
做家务能寻觅人“第三个头脑”,是作家契诃夫所言“人有三个头脑,天生一个头脑,从书本中得来一个头脑,从生活的劳动中得来一个头脑。”
契诃夫说的非常正确,一点都不假。俗话说:“心灵手巧”,而对儿童来说,则是手巧心灵。 古人说得好“手勤人俭代代富,好吃懒做辈辈穷”。
因为勤劳创造了财富,劳动让人变得聪明,比富二代多长一个头脑,焉有不聪明之理?劳动不但让孩子聪明,而且还能让孩子知道感恩。
四、劳动的教育如何让孩子知道感恩?
因为活着,所以我们应该感恩,如果没有感恩,活着等于死去。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的最基本的美德,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是一种处世哲学,一种生活智慧,更是学会做人,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 “教育的归宿在于劳动,生命的真谛在于感恩”。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珍惜粮食?
主要是不知道劳动的艰辛,我们的孩子岂能知道感恩? 怎么让我们的孩子知道感恩?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语重心长地告诫父母们:“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茧。要让孩子知道,面包来之不易。这种劳动对孩子来说是真正的欢乐。通过劳动,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
劳动是最关心、最忠诚的保姆,同时也是最细心、最严格的保姆。” 我们的孩子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学会感恩。
如,开展劳动种植活动,让幼儿在种植中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层含义,感恩为人们种植粮食、蔬菜,付出辛勤劳动的农民,养成不挑食、不洒饭菜、安静进餐的良好进餐习惯。
如此教育,我们孩子不用开展什么饭菜“光盘行动”,不仅各种各样的饭菜吃成“光盘”,更严重的是孩子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
五、劳动的教育:为什么让孩子珍惜友谊?
尊重劳动,尊重同事,爱惜资源,珍惜友谊的。
据报道:复旦大学投毒案嫌犯林某与受害人黄洋及另一位室友曾因水票起过争执。当时,黄洋和另一位室友提出三人平摊购买桶装纯净水的费用,但林某拒绝了,他提出,自己喝得少,平摊的方式不合理。
此后,他退出平摊,自己买水喝。3月31日前后,林某开始出入隔壁寝室借水。报道称,这次争执应只是激化了既有的矛盾。早在半年前,林某就从好友列表上删除了“黄洋”,而黄洋当时也将林某删除。(复旦大学投毒案嫌犯林某被批捕2013年04-27山西晚报)
我们看复旦大学投毒案嫌犯林某仅仅因为生活琐事就“心存不满”,最后竟然狠心到用剧毒化合物毒死同学,这样的冷面铁心令人唏嘘是问题的根源吗?
其实就是不“尊重劳动,尊重同事,爱惜资源,珍惜友谊”所导致的结果。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劳动不仅能提高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还能让他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学会关心别人、珍惜学生之间的友谊,更珍惜生命来至不易;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里,可以培养一种责任感,珍惜家长对自己的付出,而这种对家庭的责任感最终会转移到学习上,使孩子对学生产生一种责任感、尊重感。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关键是要使儿童从小就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 所以,只有我们的孩子爱劳动,他们才能爱学习、爱集体、爱别人。
现在,我们的教育我们只知道让孩子好好学习,却不让孩子好好劳动,岂能“尊重同事,珍惜友谊”?如今的教育却成为“谢室友不杀之恩”?事实上,这样的教育却是让我们的孩子从小缺乏劳动的教育所结的教育“恶果”。
六、结束语:家长让孩子学做家务,体会劳动快乐!
五一劳动节到了,家长让孩子学做家务,体会劳动快乐!
五一劳动节到了! 我们的父母让孩子学做家务,体会劳动快乐!
要让我们的孩子在劳动转成长、在感恩中活着,感恩于赋予我们生命的父母,感恩于给我们知识的老师,感恩于帮助、关心和爱护我们同学,感恩于大自然……感恩地活着,如此教育,我们的孩子才会发觉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美好、岂有不珍惜友谊、不珍惜生命之理?
其实,孩子做家务,并不是五一劳动节才能做,什么时候都能够做,培养孩子的劳动教育,就要从小事做起,现在的孩子是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来,还一心想发大财,最后来个、离家出走、命丧黄泉。
事实上,教育孩子出现这种问题,我们还没有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五一劳动节到了——同时,还有让我们的孩子知道是“劳动使猿变成了人。” 是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孩子们,只有通过做家务,比如,孩子们自己洗自己的衣服,收拾房间、整理书本、帮家人洗一盘水果、摆放好碗筷、倒一下垃圾等。
孩子们,只有通过家务劳动,才能懂得父母日常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才能懂得父母的辛苦,才能懂得体谅他人。
所以,父母越舍得让孩子做家务,越鼓励孩子去担当去付出,孩子就越出色,越有勇气有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孩子们还能战胜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由此可见——
没有劳动,就没有教育!
没有劳动,就没有今天的互联网!!
没有劳动,就没有今天的人工智能!!!
由此可见,要让我们的孩子“爱学习、爱父母、爱老师、爱别人、爱国家”,就让我们的孩子从小“爱劳动”吧。 任何教育都始于劳动,劳动是教育之母。
(注  《我们孩子的教育:为何始于劳动?》 田园泥土香教育   于   2013.5.1  首发于 中国教育人博客  并且  被 《珠海商报》 刊登 今天 重新 修改与【简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十大法则
孩子的劳动教育,应从小培养家务劳动开始
初中生家庭教育调查报告之二
育儿有道 | 家务劳动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教育孩子把家务当成游戏
丈母娘跟自己住一起什么感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