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后反思20句,句句是金条

凌哥英语(Linglish),值得置顶的英语公众号

  张生,深圳中英公学高中部张四海校长是也。又发廿句金言,乃课后为师者反思时需自问之问题。无价之佳文!

  然,时有好事者,谓“凌哥”者也,学宋人之画蛇之技,多言赘语,供君赏阅。

  若君不谙洋文,可逾越之。


  好吧!凌哥的文言文知识太浅薄,编不下去啦!实在编不下去啦!要读大白话的亲,请自己往下翻-翻-翻啦!

20 Reflective Questions to Ask Yourself after A Demo Class

1.     How did the lesson turn out overall?

2.     Did the students reach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3.     How much did the students and I enjoy the lesson?

4.     How was their involvement and participation?

5.     What was successful?

6.     Did anything special/unexpected incidents occur?/What went wrong? How did that happen? Why?

7.     What would you do differently?

8.     Who did the most talking, you or the students?

9.     Did students get enough time and opportunities to practice?

10.   Did you actually set them thinking and expressing in English? 

11.   How did you do the assessment? Was it successful?

12.   Did you go beyond the text? If so, how?

13.   Did the students get the chance to make learning relevant to their lives?

14.   Which activity did the students respond to best? Why?

15.   Did you change your original lesson plan? Under what circumstances and how?

16.   How did the students react to that?

17.   Did the students inspire you in some way? How? 

18.   Was there anything unique of your teaching style?

19.   What is one thing you would recommend other teachers to try?

20.   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is lesson?

课后反思金句20条

  反思即自问,问问皆真理。张四海老师提供的20个反思性问题,涵盖了教学反思的方方面面。当然,教学反思的内容还有更多,有的问题也可以更深入。微友们可以以此为基础,开展个性化的,针对具体课堂的反思。

1. 这堂课总体效果如何?

  最好坚持使用五级评价,即“极好,较好,一般,较差,极差”。长期记录的话,就会对自己的教学情况有较好地评价,同时也有利于和学生的终结性评价建立关联性。

2. 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

  近几年,凌哥听到教研员评课的时候,经常首先是分析教案的教学目标设定和教学过程设计之间的关系,或者指出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并没有很好地围绕学习目标来进行。换言之,你说你自己想要从广州去北京,而实际上你先坐飞机到南宁,然后坐火车到重庆,再坐轮船到武汉,最后剩下一点点时间跑步去北京。貌似你很忙,最终把自己累死了,却还没到达北京。前段时间读到一个新闻,说中国邮政的邮政特快专递,原本只要三天的邮程,结果花了13天,转了半个中国。你也想要“邮政”速度吗?

3. 学生和教师自己是否享受这一堂课?

  教师和学生基本上是同甘共苦的。如果教师很享受一节课,基本上学生也是比较快乐的。因此,通常情况下,只要问一问你自己的感受就可以大致判断了。享受,是精神层面的愉悦。但是,享受的内容,不一定是语言教学真正追求的目标。以词汇目标为例,小学孩子很喜欢玩词汇游戏,但是要注意避免有的词汇游戏过于机械,比如hangman游戏,只是考察单词中有哪一些字母,但是没有考察“音形结合”的能力,对于部分学习策略比较弱的孩子来说,可能造成按字母记单词拼写的方法。另外,还要注意是哪一些“呵呵生”,也就是随声附和着开心活动的孩子,有可能在语言学习上并没有真正提高。

4. 学生的被动参与和主动参与情况如何?

  被动参与的学生,最终变成一只只鹦鹉,缺乏思考,缺乏创新。而主动参与的学生,往往有较强的求知欲,同时他们也已经形成了比较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

  不过,请记住,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主动参与通常和教师富有艺术的引导密不可分。可以从学习材料、活动形式、操作方式三个层面“诱惑”学生。比如,采用有趣的故事材料、运用互动游戏、让学生开展“你说我写”的故事续编活动。

5. 成功之处有哪些?

  凌哥觉得,更重要的是判断什么是语言教学的成功。

  一是学生的语言理解是否到位。

  二是学生的语言输出是否与语言输入、教师引领有密切关系。

  三是学生是否掌握了新知识或者更好地运用旧知识。

  四是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维持在一个较好的程度,比如注意力、兴趣、情绪。

  五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巩固或者提高,比如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阅读策略等。

  有些成功在课堂中就可以看到,比如学生的注意力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准。有的需要在课堂中进行即时评估,比如利用各种问题测试学生的理解。有的则可能需要借助课后的书面检测手段。

6. 有没有预料之外的情况出现?具体是什么情况?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会这样?

  天有不测风云,月有阴晴圆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貌似串词啦)。课堂中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是必然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几乎能够下意识地较好地处理这些情况。比如,当有学生给出一个预料之外的答案的时候,教师可能顺势利用这个答案。

  T: Do you have a brother, Zhang Hua?

  S: Yes, I do.

  T: What's his name?

  S: His name is Li Bing?

  T: Oh, Let me draw a family tree. (用师生交互的方式完成family tree) Look at the family tree. Can you put "Li Bing" in the family tree?

  在这个对话中,学生很有可能因为中国文化的习惯而将cousin当做了brother。但是,也有可能两兄弟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因此,教师在听到“李冰”时,并没有立刻进行武断的纠正,而是马上画了一个family tree。这样既增加了和学生的交互,又为接下来教学cousin做了铺垫。

7. 你会有别的方法来处理吗?

  这是承接上一个问题的。作为反思性问题,我们可以给自己来一次头脑风暴。长期养成这样的反思,可以提高教学设计的多样性,也可以提高教师在课堂中的应变能力。

  凌哥认为,不管怎么样,有一件事情是必须考虑的——如果断电,我会使用什么方法。即便不是写在备课本上,也需要在头脑中思考一下。

  有老师问凌哥:凌哥,你自己上课用课件吗?

  凌哥如实招供:不一定。大多数情况下,凌哥是不使用课件的。凌哥一般使用WORD或WPS来记录学生的输出。如果觉得有必要给学生看课外资源(比如一个绘本),就会将这个绘本放在上课的目录里面,需要的时候打开。凌哥用的教材是《剑桥少儿英语》,教材本身的内容就很丰富,所以很多时候凌哥是使用板书的。

8. 说话时间谁更多?教师还是学生?

  TTT(Teacher's Talk Time)和STT(Students' Talk Time)是很多专家和教师关注的。一个普遍的观点是:STT需要多于TTT。

  但是凌哥觉得,这也是要看情况而定的。比如初学者的课堂中,TTT多于STT是完全正常的。——学生能听懂,并且能作出正确的反应,就是有效的语言输入。很多输入,并不需要学生也同样输出,比如指令语,讲故事时候的narrator speech等。

  另外,在初学者的课堂中,教师通常会使用完整的,偶尔会有一些复杂的结构,但是学生的输出只是动作、词汇或短句,这也是正常的。  

9. 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和机会来操练吗?

  这个,凌哥就不多解释啦。学生的反应能力、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书写能力等都是有差异的。只提醒一点:Be patient.

10. 你有没有真的让他们用英语来思考和表达?

  首先,凌哥想说,尽可能使用纯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在小学起始阶段,学生的书面认读能力比较弱,不太可能先将英语书面符号系统转码成语音符号后在头脑中自己理解,而一定是在真实情境或多媒体情境中理解声音符号的,然后通过跟读、尝试扮演等过程中巩固强化。简而言之,是语义是直接反应获得的,接近于“刺激(S)-反应(R)”。这种直接反应,就是用英语思考的第一步。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两种有趣的现象。一是学生开始像复读机一样,连教师的指令也复读了。二是学生的回答是教师强行诱导出来的,比如:T: Yes or no?  SS: Yes.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原问句。

  还要警惕一种现象,就是有的教师使用汉语来翻译或解释英文文本。貌似学生已经懂了,其实学生只是懂了汉语解释。

11. 你是如何实施课堂评价的?评价有效吗?

  课堂评价不等于课堂表扬。课堂中的表扬行为,称为激励性评价。无论是鼓掌,还是说Good, good, very good.甚至说Marvellous.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几乎一样的,——开心一下。

  更重要的是指导性评价。对学生表现中的亮点进行表扬,并指出为什么好。对于需要纠正或者可以提高的地方,提出建议。

  有的评价,对象可能有问题。比如,某个小组中,经常是学生A在回答,但是整个组都得到表扬。这样的表扬是无效的。

12. 你有没有超越教材文本?如果超越了,是如何操作的?

  超越文本,可以指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能有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比如发表自己的感想、评价、质疑;

  (2)教师对文本的背景、文化知识等进行介绍,并适当进行延伸阅读;

  (3)对于低年级和中年级的学生,能够简要复述、总结,也就是不照搬文本的原句,也可以认为是超越文本了。

  当然也可能还有其他内容,凌哥今天写长文,请恕凌哥想得不周。

  有教师问凌哥,读了短文之后,让学生模仿写作,是不是“超越”文本。凌哥认为,这是阅读活动的延伸,是从“语言输入”递进到“语言输出”,从“语言学习”递进到“语言运用”,而不是超越文本。

13. 学生有没有机会将学习内容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让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练习起来,可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即便学生在生活中没有机会用,但是有了这种能力,就好),不至于以后见了老外满腹经纶却哑口无言。

  常见的技巧是使用如下问句:What about you? How about your...? What if you ...? Let's say you are in the canteen.

14. 学生对哪个活动的反应最活跃?为什么?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反应最活跃,主要是指专注程度,也就是注意力是否高,思维是否活跃。在低年级中,要注意区分兴奋程度和反应活跃程度。比如在有些游戏活动中,学生非常兴奋,但是思维和语言运用却很单薄。比如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做谜语,而学生猜测时只使用一个单词。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做谜语,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参与度、思维能力,也能增加语言输出。

15. 有没有不遵循教学预设?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你是如何操作的?

  呃,貌似这个和Q6、Q7紧密相关。不遵循教学预设,可能是出现教学意外(incident),也可能是临时调整教学目标。凌哥就不多说了。足见教师的动态调整能力是多么重要!

16. 学生对你的这种改变,有何反应?

  通常,教师不遵循教学预设,是因为他有强大的应变能力和调控能力。新教师可能在备课的时候,连教师用于都要写在备课本中,而有经验的教师则以“教学目标”为自己的行动纲领,课堂上学生的情况、语言表现都不一样,但是有目标意识的教师总是能通过语言调控等手段,维持教学目标。学生通常能适应这种改变。道理很简单啊:学生根本没有见过你的教案啊!他们怎么知道你的教学和预设是不同的呢?换言之,你的改变就是为了顺应学生而做的改变,学生通常会有良好的反应。

17. 学生有没有给你启发和灵感?是怎么发生的?

  学生的精彩表现往往来自于教师赋予他们的自由,有的这种自由,他们可以生成自己的想法、运用教师可能也想不到的词汇。因此,如果在课堂中遇到学生的精彩表现,教师在课后最好马上进行反思总结,你给了什么样的自由,用什么语言来引导,采用了什么辅助性手段。

18. 你的教学风格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教学风格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在某段时间可能是基本不变的,而且一旦形成了风格,是很难改变的。这种难以适应,有点像穿衣服的风格:一直西装革履的校长,某一天穿着很嬉皮的服装来上班了。所以,凌哥大胆地将这个问句改成:“你在这堂课中有没有突破以往的教学风格?”

  突破自己既有的教学风格,有时候可能会带来惊喜。试试看吧。

  另外,除了教学风格,各位不妨再思考一下自己的教学模式。在凌哥看来,改变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比改变教学风格更重要。尤其是教学成效比较一般的教师,出问题的往往是教学模式。比如词汇教学的时候,总是领读单词之后再让学生自读单词。能不能让学生根据单词的拼写构成先尝试认读单词,然后再跟读纠音呢?

19. 如果想要向其他教师推荐尝试你的经验,你会推荐哪一条?

  要注意普适性。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要选择你觉得他们容易模仿的经验。

20. 你自己在这一课中学到了什么?

  这个么,昨天凌哥刚写了一篇《坏课?很好!》,不妨去读一读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优质课听课报告
北师大王蔷教授谈英语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必知“十好”
课改路上的渐行渐悟
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心雨无痕让语文课有语文的味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