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淅川百科

淅川县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级行政区,位于豫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交界的黄金地带,因淅水纵贯境内形成百里冲积平川而得名。淅川地势险要,古战乱时期易守难攻,有“中原未战,淅境兵动”之称。

淅川古称丹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春秋时为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楚国800多年历史中有300多年定都丹阳,楚人以丹阳为起点,取威定霸于春秋战国,开疆拓土,一路南征,先后统一50多个小国,成为南方霸主,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曾孕育了一代商圣范蠡、史学家范晔、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等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

淅川依山傍水,旅游资源丰富。是世界最大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渠首工程所在地。拥有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天下第一渠首”之称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刹香严寺和荆紫关古镇以及丹江大观苑、八仙洞、坐禅谷、神仙洞景区、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景区是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全省八条旅游热线之一。形成了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生态观光带为龙头的中原旅游名城和国内旅游热点城市[1]

淅川县是全国第一移民大县,先后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荣誉称号。[2] 2015年淅川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

  • 中文名称

  • 淅川县

  • 外文名称

  • Xichuan County

  • 别 名

  • 丹阳、顺阳

  • 行政区类别

  • 县级行政区

  • 所属地区

  • 河南南阳

  • 下辖地区

  • 丹阳镇、香花镇、荆紫关镇等17个乡镇

  • 政府驻地

  • 人民路

  • 电话区号

  • 0377

  • 邮政区码

  • 474450

  • 地理位置

  • 伏牛山脉南麓、豫鄂陕交界

  • 面 积

  • 2820.28平方千米

  • 人 口

  • 67万人(2014年)[4]

  • 方 言

  • 中原官话

  • 气候条件

  •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著名景点

  •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丹江大观苑、荆紫关古镇、香严寺、坐禅谷等

  • 机 场

  • 南阳姜营机场

  • 火车站

  • 南阳火车站、西峡火车站

  • 车牌代码

  • 豫R

  • 母亲河

  • 丹江、(灌河)淅水

  • 城市口号

  • 楚国古都、商圣故里、渠首绿城

  • 行政代码

  • 411326

历史沿革编辑

远古至元朝

淅川历史久远,早在70万年前人类就在这里聚居生息。

尧舜时,淅川是舜的儿子丹朱的封地。

西周时,淅川是楚族熊绎的封地

淅川楚墓出土的云纹铜禁


春秋时,淅川属于楚国及其附庸鄀国之地,楚始都丹阳(如今已经被丹江口水库淹没)在淅川境内。

战国时,淅川西北部为秦国商、於之地,余为楚国丹淅地。公元前313年,秦国张仪欺骗楚怀王要其与齐国断交来换取秦国六百里的商於之地,怀王中计,与齐国断交后只得六里地。怀王恼怒不已,发兵进攻秦国,然而楚兵却在今天淅川境内的丹水和淅水一带大败于秦军。

秦朝时,秦始皇26年设置丹水县,县治今淅川寺湾镇。[5]

汉朝时,西汉成帝初年(前31年前后)刘骜封胶东顷王刘音的三子刘共为顺阳侯,封地位于李官桥镇一带。汉成帝去世后,汉哀帝刘欣继位,封孔光为博山简烈侯,改顺阳县为博山县,清人王先谦称之为孔光国,属南阳郡。

东汉设立顺阳县。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夺荆州,分南阳郡西部设置南乡郡,东晋更名为顺阳郡。

北魏置析阳郡,下辖西析阳县和东析阳县,东析阳县治所位于今马蹬镇一带,后改称淅川县。

后周并入内乡县。

唐朝初,复置淅川县, 治所位于马蹬,唐武德三年(620年)设立淅州,辖淅川、丹水、顺阳三县。贞观八年(634年)淅州废,淅川改属山南东道邓州。

五代十国和北宋时期,淅川由邓州管辖。

金朝和元朝时期,淅川并入内乡县,依旧为邓州领地。[5]

明清时期

明朝时,大量的流民涌入淅川,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仅山西一省饥民,流徙南阳诸郡不下十余万,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3月,河南西华人刘通在淅川的数万流民举行起义。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春,明政府同意设置淅川县,

淅川荆紫关古镇


县城初设马蹬镇。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淅川县城由马蹬再向老城(己被水淹没)迁移。河南按察司事顾以山亲赴淅川考察选点,并作诗《淅阳驻节》。1633年(崇祯六年)10月初2,李自成攻克淅川城。[5]

清朝时,嘉庆七年(1802年),荆紫关镇和内乡县李官桥已成为商业重镇。道光十二年(1832年)淅川县升为淅川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新任河南巡抚以淅川界连楚、陕,教堂林立,需加强管理为由,奏准淅川厅由道辖厅升为省辖淅川直隶厅,县丞驻荆子关,属河南省布政司。[5]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2月,淅川地方绅士全子杰、金橹樵、宋莲舫等人响应辛亥革命,宣布淅川独立,清王朝在淅川的统治从此结束;1913年3月撤销淅川厅改为淅川县,1915年,淅川桐油、生漆、石棉、金沙参加美国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1923年12月下旬,宝丰土匪老洋人(张庆)攻占内乡李官桥镇,杀害4千余人,绝34户;1929年9月,淅川与邓县、内乡、镇平结为联防,时称宛西联防,即宛西自治;

淹没前的李官桥镇的位置


从1932年红四方面军西征途经淅川,到邓淅边界农民武装起义;1940年5月,日军轰炸淅川县城; 1935年党组织在淅川建立;为躲避日军侵略,1944年6月初,河南大学迁驻荆紫关镇。[5]

1945年日军大肆侵略淅川,4月2日,淅川县城沦陷,此后国民党军队与日军激战。

1948年5月,人民解放军一举攻克淅川县城,并设立淅川县人民民主政府,属南阳地区行政公署,国民党在淅川长达30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5]

共和国时期

淅川一侧的丹江口水库


1959年,淅川县在对寺湾、卡房和上集等8处新县城的城址反复比较后,最终选择了距老县城40公里处的上集镇建设新县城,政府所在地从老城搬迁到今上集镇附近。1960年8月由于丹江口水库蓄水,包括淅川最为富庶的顺阳川、丹阳川和板桥川在内的54.84万亩土地被水淹没。[5]

1951年,淅川县西坪镇析出,划归西峡县;西庙岗乡,东乡区析出,划归内乡县;同时并入内乡县的李官桥区。1972年12月,原本属于邓县的九重、厚坡两个公社的56个大队、573个生产队划归淅川县,由此九重所辖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所在地九重镇陶岔村划归淅川县,但邓州市保留了渠首两岸100米的管辖权和行政机构管理权。

行政区划编辑

截止2012年4月,淅川县辖4个乡(大石桥乡、毛堂乡、西簧乡、滔河乡),11个镇(荆紫关镇、寺湾镇、香花镇、九重镇、厚坡镇、老城镇、马蹬镇、上集镇、盛湾镇、金河镇、仓房镇),2个街道办事处(龙城街道办事处、商圣街道办事处)。[6]

地形

淅川属西北突起向东南展开的马蹄状地形,西北部为低山区,中部为丘陵区,东南部为岗地及冲积平原区,亚洲最大人工湖丹江口水库位于淅川南部。县北部和西北部属于秦岭东段延伸部分的伏牛山南侧,山体大致为东西走向,海拔在900米左右的山脉自北向南连绵不断,县西和西南部有秦岭和大巴山,与湖北交界的走马岭东西两峰海拔高度分别为1033米和1086米是全县最高峰。丹江口水库东边属于南阳盆地西南边缘,呈平垄岗状。

气候

淅川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气候区,四季特征为,春季(3月-5月)回暖快,偏东南风多,气温升降剧烈,4月阴雨天气较多,5月常有大风出现。夏季(6月-8月),降雨集中、旱涝不均,初夏多干旱,中、后夏降雨较多。秋季(9月-11月)凉爽,多连阴雨,晚秋降温迅速,降雨骤减。冬季(12月-2月)西北风多,干冷,由于西北方有秦岭、伏牛山的天然屏障和境内西北诸山峰形成的两道防线,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北方的冷气团南侵,年平均气温15.8°C,高于同纬度的东部地区2°C左右,无霜期约为228天。

淅川境内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391.3—1423.7毫米之间,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04.3毫米,区内初汛较早,末汛较迟,汛期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58%,个别年份高达79.8%,地域分布上也不均匀;具有西北多东南少的特点,平均在731.2—809.4毫米之间。

山脉

猴山:位于丹江和淇河之间,主峰在荆紫关东北6公里处,海拔943.3米,北坡陡峭,南坡较缓,岩层为石灰岩。猴山体呈西北--东南走向,蜿蜒十余里,中峰有建于唐代的法海禅寺,殿宇耸峙,翠竹环抱,古木参天,历史上颇有名气,至今游人不绝。

香炉山:位于淇河和东簧河之间,主峰位于西簧乡北5公里处,海拔849.9米。

玉皇顶:位于淇河下游以东,鹳河以西,主峰位于西黄、寺湾、毛堂三乡交界处,海拔902米北部与西峡的封子山相连,自西北向东南蔓延到横沟一带,山势骤降成为丘陵;至黄柏观形成一分支,再度隆起,出现凤凰寨、大寨等海拔700米以上的山脉,以及五台岭等较大丘陵。

角子山:位于淅川和内乡交界处,展布于马蹬镇南部地区,主峰海拔约512.5米。

马蹬山:位于黄庄西北,古马蹬镇(已被淹没)东南,周边还有石穴山、岵山、王子山,绵联百余里。宋绍定六年(1233年),孟珙破金将武仙于顺阳,武仙退屯马蹬山,于是顺阳、申州、唐州皆向孟珙投降,武仙的部将刘仪领壮士二百降,并向孟珙报告了武仙的虚实,孟珙当即派兵袭击敌寨,杀掉大量金兵。孟珙估计,武仙在遭到沉重打击之后,将会登上岵山顶观察宋营动静,便命部将樊文彬在岵山设伏。武仙果至,中了埋伏,纷纷溃逃。

朱连山(三尖山,又名三颤山):位于香花镇南部,主峰海拔499米。

四峰山:分布于滔河乡南部、仓房镇和盛湾镇。主峰四峰并立,最高峰为跑马岭,海拔1086米,是全县最高点。

水文

淅川县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丹江自西北向东南纵贯全境,丹江及其支流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3.5%。其主要支流有淇河、滔河、老鹳河,分别在寺湾、全营、马蹬汇入丹江干流,控制流域面积均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属唐白河水系的刁河,总面积1032平方公里,在县内流域面积182.5平方公里,处于南阳盆地西部,丹唐分水岭以东。此外,分布在各河流的主要支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有8条,30—100平方公里的有9条。

淅川移民

1959年至1978年,受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影响,初期工程淹没了淅川县城1座,大型集镇(李官桥)1个,一般集镇(区所在地:埠口、三官殿、宋湾、滔河、马蹬)5个,小集镇(下寺、双河镇、关防滩、下集、龙城、凌楼、党子口、泉店)8个, 20.2万人被迫移民。[13]

1961年,丹江口大坝蓄水,库区124米以下的居民需全部迁走,淅川有2万6千多移民。1964年,淅川有6万8千多移民迁往湖北荆门和钟祥,其中4.9万人被安置在钟祥柴湖镇。

2009年至2011年间淅川县南水北调中线移民人口165471人,涉及10个乡镇184个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淅川仍是主要淹没区和移民区,新增淹没面积144平方公里,占库区总淹没面积的47.6%,淹没耕园地13.1万亩,占库区总淹没耕地的51.1%,库周肥沃良田几乎淹没殆尽。涉淹集镇3个,公路548.7公里,关停并转迁企业130余家,,各项淹没实物静态损失达90余亿元,主要淹没指标居库区两省六县市之首,相当于湖北省库区五县市总和,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再次被打破。

2013年9月1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开始蓄水,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丹江口大坝经加高,坝顶高程已由原来的162米提高到176.6米,今后水库正常蓄水位将由157米提高至170米,库容相应增加了116亿立方米。

名胜古迹编辑

自然景观

淅川境内冈恋起伏,纵横交错,河流交织。西北连接秦岭余脉,北部衔接伏牛山脉麓,西南则是群山连绵,环绕着汉江最大的支流丹江。这样的自然地理赋予了淅川丰厚的旅游资源,境内的丹江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景点有:

丹阳湖生态文化旅游区

是一个正在建设的景区,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规划建设时间为5年,重点打造丹江口库区淅川辖区内“一城一心三区”:“一城”是指旅游新城,“一心”是指宋岗综合游客服务中心,“三区”是指渠首景区、太子山景区、小三峡景区。[15] 丹江大观苑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是一处集生态观光、文化旅游、水上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名胜。景区以药文化、水文化、楚文化、佛文化、商文化五大文化为特色,苑区依山旁水,山水相连,是丹江水库周边自然景观最丰富的区域。从西向东有四个岛,依次为情人岛、龟岛、鹿岛及鹤岛。

人文景观

香严寺是河南四大名寺之一,始建于唐代,为唐肃宗、唐代宗两朝国师慧忠修炼的道场,唐代宗时奉为国家设置。唐宣宗李忱曾在此削发潜隐7年之久。自唐代宗颁旨敕护起,香严寺便与少林寺、白马寺、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有万顷香严寺之称。唐代后,该寺曾两度复兴。明永乐年间重建该寺。康熙年间,第58代住持9年重建使该寺再度中兴。1657年至1851年,有六世九位临济宗高僧任住持,香严寺成为临济正宗的重要道场。[17]

淅川县博物馆1979年1月落成,博物馆主体建筑为民族传统风格。博物馆的馆名由郭沫若题词,基本陈列为淅川县历史陈列和楚文化专题陈列,淅川县博物馆藏品丰富,种类繁多,有化石类、石器、骨器、陶器、汉画、兵器、铜镜、铜器、玉器、铁器、金银器、钱币、瓷器等13类共3082件文物。[18]

范蠡公园是为纪念范蠡在牛尾山公园的基础上兴建的一个大型主题公园[19]

荆紫关古建筑群位于淅川县西北44公里的荆紫关镇。是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这里的府台衙门、关门、清真寺、平浪宫、万寿宫、古码头等,古色古香,风韵犹存。古建筑林立,星罗棋布,错落有致。

古迹遗址

淅川历史悠久,70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丹江湖畔下王岗遗址是与龙山文化同时代的人类遗址,县制设立距今已2000多年。春秋时为楚国发祥地,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楚国800多年历史,有400多年建都在淅川,45位楚王,23位在淅川。[4]

淅川楚墓: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群有春秋墓葬25座、车马坑5座,从这座古墓葬群中共发掘出青铜器、玉器7000多件,其中王子午升鼎、云纹铜禁和王孙诰编钟等均为中国一级文物。楚国令尹子庚便葬于此地;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群是继下寺楚墓之后在河南发现的最大的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墓群,从楚国箴尹克黄的墓内出土了大批精美的青铜器。整个楚墓群对研究楚都丹阳、楚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楚国与周边诸侯国的关系、当时的礼乐制度以及古文字书法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1-2]

淅川沟湾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上集镇张营村沟湾组东面,淅水东岸的二级台地上, 西距淅水约800米,四周环山,处于小盆地之中,该遗址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淹没区文物保护项目之一。也是汉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的具有“环壕聚落”特征的史前遗址, 填补了该区域史前聚落考古的一项空白。 并入选2008年“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20]


著名人物编辑

历史名人

范蠡,“商圣”、春秋末年越国政治家。

范晔,南朝刘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散文家。所著《后汉书》为上起汉光武帝、下至汉献帝的近两百年历史的巨著。

范晷,字彦长,西晋重臣,任冯翊太守,征拜少府,又出任凉州刺史,转任雍州刺史,封左将军。

一代“商圣”范蠡

范汪,字玄平,又称范东阳,范晷之孙。东晋著名医学家。曾任东阳太守。撰有《范汪方》(又作《范东阳方》、《范东阳杂药方》)一百七十余卷。

范宁,(公元339年-401年),东晋著名经学家。曾任豫章太守。所撰《春秋谷梁传集解》十二卷,是今存世最早的《谷梁传》注解。

范缜,(约450年-515年),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

范传正,字西老,经史学家、诗人,与李白有通家之好。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甲戌科陈讽榜进士第二人。

彭凌霄,(1560年-1628年),明代礼部侍郎,诗人。

李蓘,字于田,号少庄,明朝翰林院检讨、诗人、书法家。

李荫,字于美,号岞客,明朝户部主事

现代名人

宋育英,全国政协常委、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原湖北省政协主席(正部级),曾任湖北省委组织部部长、湖北省纪委书记、中纪委委员。[21]

左军,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副部级),原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党组成员。

侯淅珉,现任中共安徽省铜陵市委副书记、市长,原国家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司长。

王江渝,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委副校长,负责校(院)全面工作。

贾跃,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厅长。

周梦蝶,本名周起述,1921年生于淅川,1948年跟随中国国民党迁台,是台湾较有影响力的现代派诗人。

董栋,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蹦床项目中,以62.990分的成绩获得冠军。淅川县荆紫关镇人。

白国伟,中国励志派草根明星,1974年生于淅川县滔河乡姬家山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丹江,淅川人的母亲河
中国影像方志| 淅川:荆紫关镇三省交界,“亚洲天池”风景如画,丹江号子雄浑嘹亮
淅川这么美 你还去哪里?《附视频》
淅川楚墓群或是司马迁所说楚国最初封地丹阳(图)
行走在淅川的屈原(屈原故里散记)
【散文】 薛斐/一路向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