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忠豪小学语文教学金句来了,快看看吧!​
小语各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小语各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小语各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小语各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小语各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小语各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吴忠豪小学语文教学金句来了,

快看看吧!

      这是吴忠豪教授在2019全国小语“十大青年名师“颁奖典礼暨观摩活动上的讲话,题目是《丰富语言经验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含金量很高,信息量很足,现将主要内容汇总如下:

      1.如何化解学生写人千篇一律的现象,最有效的方法是促进学生大量积累语词。小学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思维,要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可是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记性好,悟性差,最有优势的是积累语言。
      【感言】讲此话之前,吴老师列举了几个案例,非常经典。讲话,或者是写文章就应该这样,有经典案例作为支撑,内容才能有血有肉,效果才能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

      2.古人为什么在小学阶段这么重视多读多背,就是因为语言积累需要练童子功,这是过了这个村没有那个店的。
     【感言】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虽然经常写些东西,但总感觉下笔非常困难。其实近些年阅读量并不小,但因为自己缺少吴老师所说的“童子功”,“输入”的效率并不是太高,“输出”困难也就非常正常了。所以希望老师们、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注重孩子语言积累的“童子功”,这是最需要“从娃娃抓起”的事情之一。

      3.最近我提出积累“语言经验”的概念。以前大家一直说语言材料的积累,主要指词语、句子的积累,其实这只是语言经验的一个方面。语言经验还包括运用语言的经验,词语怎么用,词和词怎么搭配,词和句怎么联结,句和句怎么组合,为何这样组合是对的,那样组合不对等等,这些都是社会的约定俗成,大多无规律可言,就是凭经验,凭感觉。
      【感言】这个总结非常有价值。“语言积累”并不仅是局限于“材料”,还包括“经验”。这就是2022新课标所倡导的“素养导向”——以先学后用为特点的能力培养观念,将走向以做中学、用中学为导向的能力培养模式。所以,小学阶段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是积累丰富的语言经验。

      4.小学语文到底该教什么?怎么教?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主动积累有新鲜感的语词。
      课堂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读文章,划出感到有新鲜感的陌生感的词语,多读几遍,抄写抄写。让学生自主积累词语,这样教学词语的方法才是最人性化的。这样教学词语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一种习惯:阅读当中碰到的一些有新鲜感的词语要把它积累下来。有了这种意识,成为一种习惯,学生的阅读质量能大大提高。
      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让学生会运用。朗读是语言输入,语言吸收;说话是语言输出,要说出小毛虫的故事,需要学生主动建构语言,运用黑板上的这些词语,重新组织成连贯的句子说话。学生能够用了,说明他理解了,会用才是硬道理,这是词语教学应追求的最终目标。
      【感言】这一部分,吴老师以李文老师执教的《毛毛虫》为例,阐述了“新鲜感词语”的定位、“主动积累”的方法,以及教师的课堂应用,很有价值,深受启发。
      (2)寻找课文语言与学生语言的差异。
      语文老师都喜欢抓“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概念性的写作方法,学生认识这些描写方法当然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质量价值不大。所以,我主张改换一种思路——从语言运用这个视角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段话里,作者的语言和我习惯用的语言有什么不同?哪些词语是我不会用?哪些句子我不是这样写的?哪些内容作者写了,我是想不到的?引导学生寻找课文语言和自己语言的差异。
      【感言】这一部分,吴老师以这次观摩活动上老师们展示的《放风筝》《猫》为例进行了阐释,强调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去关注课文中高质量的语言表达,发现与自己表达的差异,进而缩自己与课文语言的距离,从而不断接近高水平语言的表达。方法上,吴老师指出“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自己在文中划,自己去发现,不是听老师讲”,这才是真正的“主动建构”,是真正的“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3)在实践中丰富语言表达经验。
      前文提到的这些句子,学生领会了并不等于会运用。真正要让孩子学会运用,必须靠学生亲身实践。所以语文课一定要设计学生实践的环节。语文课不能总聚焦在语文知识的传授、读写方法策略的指导上,这些当然也要;但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领悟应用规律,并通过语文实践运用这些规则,这才是最重要的。语文课上老师们习惯一开始就指导方法,把重点放在方法策略指导上,这是不符合儿童认识规律的。
      【感言】这一部分,吴老师列举了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火烧云》一课,非常经典,原文在吴老师的公众号上,抽时间一定拜读。还举了于永正老师执教的《新型玻璃》和《杨氏之子》,都是让学生养成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有新鲜感语词的习惯另外还有这次活动中《爱如茉莉》一课,信息量很大,以后慢慢阅读体会。
      (4)朗读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方法。
      朗读的功能是什么?老师们都认为朗读可以促进理解,实际上朗读最重要的功能是是语言的输入、语感的培养、语言经验的获得。教学每篇课文,重点不在学生读懂,而是应该追求学生熟读,熟到课文中的语言能脱口而出,能张口就来。
如何培养现代的语感?我并不提倡语文教师去给学生分析,那样的话又会把语文课导入教师过度分析的死胡同。那么应该怎样去教呢?最好的方法是给孩子点拨一个思路,指点学生应该怎么去读课文;然后让学生个人或共同体去认真研读,细细体会,交流自己或团队的发现,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会有更加深切的体会。
      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最大的学习价值是什么?不是课文中的文化内涵,也不是课文中包含的语言知识、读写方法规律,而是课文中的语言运用经验。
      【感悟】这一部分,吴老师再次回扣讲话主题,告诉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语言运用经验”上,我觉得这应该是今后一段时间语文教学的方向。
      总之,吴老师的讲话真是太太太太太精彩了,真想把它搬到自己的公号里面,时时阅读品味。怎奈没有吴老师的联系方式,无法将其全文转载。我想,可能有许多老师也有我这样的想法吧。就把文章链接贴在下面,期待对老师们有所帮助。

原文链接

方式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忠豪:语文课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重庆小语获奖课例系列展播 | 专家点评(吴忠豪)
名师谈|吴忠豪:“积累语言经验”是小学最重要、最基础的任务
吴忠豪教授:语文到底教什么怎么教
真研丨吴忠豪:反复朗读 内化语言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