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年第130篇:教研有感∣郭哥评课之《昆明的雨》同课异构

郭哥评课之《昆明的雨》同课异构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11月17日,我主持的省教育厅“铸魂工程”课题组在实验中学举行了一次课题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温莹莹和郭雅秀两位老师围绕《昆明的雨》进行了同课异构,效果非常不错。在我看来,同课异构的“课”不仅仅是课文,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异构”就是用不同的方式呈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对于这篇课文而言,教学内容已经相对固定了,即围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根本目标,体现散文的文体特征,重点放在通过语言品味把握作者汪曾祺笔下的“象”和“意”。

如何呈现这些内容呢?两位老师进行了教学探索。温莹莹老师设计了三个任务,第一是抓住“象”,请学生圈画出与景、物、人、事相关的词句,并完成表格。这是从散文形象的角度进行阅读,指向的是文本内容的把握。第二是分析“言”,教师提出了增删法、朗读法、替换法等分析散文语言的方法并进行了示范,具体是抓住“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一句,用三种方法进行分析。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对文中其他句子进行批注,把握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等。第三是把握“情”,主要是理解体会作者汪曾祺在文中抒发的情感。完成这三个任务之后,教师请学生从“文章内容角度”“表达情感角度”“阅读策略角度”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落脚点放在了读懂散文的策略上。应该说,这节课紧紧围绕散文的“言”“象”“意”展开,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尤其是用将近半节课的时间落实品味语言这个点,抓住了本文教学的重点。最后又将学习重点落到阅读散文的一般策略与方法上,体现了学科大概念的导向。

郭雅秀老师则是用情境任务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首先是请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把握汪曾祺的身份,即画家、美食家、作家,然后分别从这三个角度设计情境任务。围绕画家,教师请学生阅读第8、9、10自然段,然后构一幅图;围绕美食家,教师请学生用“我最喜欢昆明雨中的……”句式写一条针对美食的推荐语;围绕作家,教师请学生从汪曾祺散文的独特特征角度,反驳他人的观点。最后教学的落点是抒情散文的根本特征,同样体现了学科大概念的理念。本节课以“情境任务”为驱动,将学生“卷”入一定的任务中,通过完成任务实现对文本的理解。

在评课环节,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研究的理念,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有的成员提出疑问,体现散文阅读的学科大概念究竟放在上课时还是邻近课堂结束时?我对此的看法是,最好能够一上课就将学科大概念提供给学生,当然不要出现“学科大概念”的术语,再依据学科大概念设定教学目标,然后依据目标开展教学,最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这样的话,本节课的内容就是以整体形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并且能够实现大概念的迁移与运用。例如围绕写景抒情散文的教学,可以提炼出“优美的抒情散文阅读,要观其象,品其言,会其意”“阅读抒情性散文要从充满情味的语言中把握抒情线索”等大概念,前者体现了散文阅读的关键点,后者体现了散文文体特征。在呈现教学目标前,将这些大概念呈现给学生,是有助于提升阅读能力的。

针对温莹莹老师的课,我提出的意见是:在品味语言的方法中,加入“还原法”。还原法是孙绍振教授进行文本解读的法宝,即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发现文本与生活、文本内部等矛盾之处,然后通过还原的方式,理解和把握作者的表达意图。这一点我在前几天的评课中已经提到了。即针对“滑,嫩,鲜,香”的句式,除从删去标点符号、将逗号替换成顿号等方法外,还可以调整语序。因为按照日常生活习惯,面对一盘美食,人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好香啊”,而不会先说“好滑啊”“好嫩啊”,然后再说“好香啊”。也就是说,嗅觉和味觉反应是先于舌头的触觉反应的。但汪曾祺偏偏要说“滑,嫩,鲜,香”,这就体现出一种面对美食迫不及待地吃入口中的急切心情,顾不上闻什么味道,先吃了再说,而在品尝的过程中接着体会到“鲜”“香”。这就是发现矛盾、还原矛盾的真实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能够体会到一定的言语形式的妙处与作用。

针对郭雅秀老师的课,我提出的意见是:情境任务的设计要真实而符合逻辑。例如既然是“任务”,那就不同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而是要给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同时还要展示完成任务的结果,有专家称之为“制品”。例如任务是“构一幅画”,那就要用一幅画老体现任务的结果。如果不能够呈现,那就说明任务本身的设计是有问题的。再比如“写推荐语”的任务,那要考虑到推荐的对象、原因、语境、语气等。推荐汪曾祺笔下的美食,目的是什么呢?是“直播带货”,还是吸引他人来品尝?目的不同,推荐语的表达重心就有差异。推荐给谁呢?是推荐给贫困地区的人呢,还是推荐给吃惯了山珍海味的有钱人?这在推荐的时候,又会有差异。而推荐目的、推荐对象、推荐语境的不同,推荐的语气自然也会有差异。如果这些“交际语境”的要素没有体现,那就说明该情境是不真实的。相同的问题,我上次在某学校进行教学视导时也曾提出过。

当然了,绝对完美的课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出于课题研究的目的设计的课,肯定与课题的研究理念会有一定的出入。一方面,课题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理念或教学策略,需要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另一方面,教学实践又不可能绝对完美地体现课题的理念。这种差异或矛盾,我认为恰恰是行动研究的价值所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调适,同时反作用于课题本身的实际情况,这也是“研究”二字的价值所在。以后还要不断组织类似的研讨课,做到真研究、真实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摩与交流是学习的两种有效途径
凌宗伟:像上“自读课”一样上《昆明的雨》
换做学生角色,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听评课|以“大概念”为统领教写景抒情散文
课堂的精彩必须来源于学生
同课异构 别样精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