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年第134篇:批判性思维与《项链》的教学

2020年第134篇:批判性思维与《项链》的教学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上海市洋泾中学吴颖芳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2020年第10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文学作品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美国同行的<项链>教学为例》的论文。从题目上看,应该是作者听了美国高中教师执教《项链》一课后的体会,这种体会指向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在作者看来,批判性思维的技能最主要的就是辨别、推理与反思。所谓辨别,就是看清楚,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所谓推理,就是基于“它是什么”的引申和转换,解决“它们有什么关系”的问题;所谓反思,就是让自己的思维返回到主体,让思维展开对自我思维本身的观照,解决的是更深层的问题,即“我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批判性思维并不是“否定性思维”和“批评性思维”,这一点作者把握得十分准确。我国高中语文教师执教《项链》,重点会放在情节梳理与分析、人物形象的概括与把握、主题的理解等内容上,如果涉及到批判性思维的话,那也是请学生谈一下对马蒂尔德形象的看法;如果再往前推进一步,教师可能会请学生从不同角度概括主题,例如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关系以及资产阶级妇女的虚荣心、人生的虚幻与命运的无常等等。据吴颖芳老师描述,美国某高中教师执教《项链》时提出了12个问题:

1-1.描述马蒂尔德的性格。1-2.叙述者对马蒂尔德持同情的看法还是不表同情?2.静态的性格是指在故事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人物性格是没有发展或变化。马蒂尔德的性格是静态的性格吗?3-1.从课文中找出例子来描述路瓦栽先生。3-2.如果这个故事由路瓦栽先生来叙述,会怎样。4.你是否同意马蒂尔德的决定:没有告诉佛来思节夫人自己付出辛劳偿还债务买了替代品还给她?讨论该决定的优势和劣势,并表明你的立场。5.你觉得佛来思节夫人应该归还两条不同价值的项链之间的价格差吗?为你的立场辩护。6-1.你觉得项链象征着什么?6-2.如果说项链是马蒂尔德的象征,体现在哪里?7-1.你觉得这个故事解释了作者莫泊桑对社会阶层持怎样的观点?7-2.在这个故事中用怎样的方式来描绘穷人、富人和中产阶级?8.请识别这个故事所要反应的两种具有可能性的主题。用课文中的证据来支撑你的主题。(请回忆我们一开始在主题方面的讨论,并且怎样来识别它,换句话说,不要只给我道德评价或一个主题)

论文作者借用了美国文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的文学四要素即世界、作者、文本、读者的框架对这12个问题进行分析。这样的分析框架比较清晰,指向性比较具体,用来对这12个问题进行归类再合适不过了。经过分析之后,作者得出了一个结论:我们阅读文学作品,一开始是“从世界出发”,整体倾向是“接受作者的引导”的,但是读到最后,我们开始超越“世界”,接着超越“作者”,并开始“以我(读者)为主”。这个过程,叫作“自我调整”。这个自我调整的过程,就是反思。它包括自我监控和自我修正两个方面,这就是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批判性思维的最高境界。但是这种分析框架的弊端在于:文学四要素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在区分时某些问题的归类可能就有问题。例如“如果这个故事由路瓦栽来叙述,会怎样”和“在这个故事中用怎样的方式来描绘穷人、富人和中产阶级”,论文作者将前一个问题归属于艾布拉姆斯所说的“作者”和“文本”,将后一个问题归属于“文本”,这就存在着问题。因为前一个问题的核心是叙述者与叙述方式,它跟作者的关系不是很大,应该隶属于“文本”;后一个问题同时涉及到了“作者”和“世界”两个要素。同一个问题的归属方式不同,分析时难免会出现混乱。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四要素本身的看法并没有割裂,而是关注到了四者之间的联系。在作者看来,我们要把文学作品中的世界、作者、文本和读者联系起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世界是怎样的,作者就一定会写成什么样子,文学作品是作家对世界的“创造”;并不是作者想把作品写成什么样子就能写成什么样子,“形象大于思想”;并不是文本里有什么读者就能得到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实际上,论文作者阐述的是文学作品解读与分析的基本原理,即关注“物”“意”“文”之间的关系,只不过此处的“意”,同时包含了“作者之意”和“读者之意”两层含义。

我读了美国教师提出的12个问题以及吴颖芳老师这篇论文后,关注的重点并非文学作品教学问题,而是语文课堂的思维含量问题。我在一线老师的课堂上发现的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师注重结论的得出、讲解与传授,而忽视了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或者说,不少语文课堂就是在浅表化问题上兜圈子,满足于“答题框架”或“公式”的套用,而不注重学生真实的思考问题的过程,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现象。例如有老师教《紫藤萝瀑布》,问你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就是“我们要珍惜生命”“生命要经历磨难”等空洞的道德主题。这样的主题是怎样得出来的呢?教师不再追问,学生也就“戛然而止”了。而美国老师的12个问题中,出现“表明你的立场”“为你的立场辩护”“用课文中的证据支撑你的主题”“不要只给我道德评价或一个主题”等内容,这些内容指向的就是学生的思考过程。吴颖芳老师认为:“作品读到这一步,重点已经不是作品本身,而是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是读者对世界、作者、文本的态度”,这种“理解”和“态度”正是语文课堂中思维品质含量的主要体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要改善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状态。一个只会提问题、只关注答案的老师,一个只会跟着老师思路走而没有任何自主思考的学生,是创造不出“高效课堂”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凌宗伟:还是要回到文本本身
中学语文优秀教学论文:论文学作品中自我情愫的品味(高久云)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批判性思维
听课回响(二)
思维型教学理论引领下的基于核心概念的单元教学
批判性思维培养,需唤醒语文课堂上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