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鸿蒙智行发布,智能汽车正在迎来“华为时刻”?

“中国不缺一个华为品牌的汽车,中国缺一个真正拥有核心技术、真正值得信赖、真正能够持续演进,来支持中国汽车产业的部件供应商,从而才能基于国内的供应链,打造起中国未来的智能网联电动汽车产业。”

这是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的公开表态,也是华为在汽车行业一以贯之的理念。华为是这么说的,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2019年华为确认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部门,这是华为将其多年积累的ICT技术给汽车行业做增量;2021年华为与赛力斯汽车开创智选车业务,这是华为终端将消费者业务的全维能力赋能汽车行业的合作伙伴。而2023年11月华为正式发布智慧出行解决方案新战略,智选车生态升级为“鸿蒙智行”,就是要进一步将华为的体系能力扎根汽车行业,与中国车企一道创造高端智能电动汽车的体验天花板。



而想要做到这点的核心,就是华为的科技实力。当汽车逐渐从“带有电子功能的机械产品”向“带有机械功能的科技产品”转变时,也许每一家车企都在探索转型的道路,也都在一点一点增添与智能化相关的功能。但是,当华为前面进军汽车行业后,大家才发现,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向上突破,不是靠某一个单点技术,而是要以体系化实力创造全维度的极致体验、实现对传统汽车的全面超越。

而在这一点上,深耕ICT领域核心技术与产品超过三十年、拥有科技公司开发流程与文化的华为,相比传统车企有着降维优势。而这种降维优势,不仅来自于技术本身的优势,更是对技术认知的优势,而后者才是车企最难追上华为的环节。

智能座舱,远不只有大屏和流转

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车企用上了高通最新的车机芯片,看到有车企也在造手机,看到手机厂商开始进军车机系统时,我们可能会想华为在智能座舱领域曾经的优势,是不是已经被追上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华为智能座舱的优势,远远不止于UI好看、语音可见即可说、多终端无缝连接——虽然能做好这些在今天已足以被称为好车机。但华为要做的,是引领汽车座舱向天花板级的沉浸式体验变革,显然这是一个更高的层次。


这里举两个小例子,大家就能明白为什么HarmonyOS智能座舱的沉浸式体验是越级的存在。

第一个是在操作其它车机时,会出现车机并不完全跟随操作意图,尤其是在任务或者窗口切换时,有不跟手的现象,也就是很多人口中的“车机卡顿”。但HarmonyOS充分吸收了华为在智能手机自研系统的积淀,通过CPU资源的调度、可中断的动效引擎、多屏幕并行渲染等底层技术,以及更为关键的、由海量数据支持的用户意图预测,彻底解决了车机卡顿的问题。

第二个则是很多智能汽车的语音助手响应慢、指令教条、功能单一,也就是很多人口中的“语音助手傻”。而HarmonyOS的小艺语音助手,不仅早已实现了连续对话、可见可说、主动推荐等功能,而且在语音识别能力已经领先行业的前提下,还在全球首次接入了华为自研的盘古AI大模型。不同于竞品的PPT发布,华为盘古AI大模型早已在其它多个行业领域得到了验证,此次落地智能座舱,除了让智能交互更加便捷高效外,还能通过更多主动服务的可能。


而在有了一套天花板级流畅与交互的智能系统后,解决座舱沉浸式体验的另一个要点,就是声音。

不同于传统车企找供应商装一套“大牌”音响来做宣传,华为则是掌握了全车的声学设计、数字信号的解码、音频算法、主动降噪、音源等一整套全链路的软硬融合技术。同时,在智慧出行解决方案模式下,华为可以定义扬声器的位置和结构,从而让扬声器发挥出最极致的性能。再结合华为雄厚的材料科学与声学设计能力,以及华为在空间音频解析、空间声象定位、空间声音重排的算法沉淀,最终呈现出可以与顶级豪车相媲美的影音体验。


所以,在智能座舱领域,当传统车企们开始在智能座舱上堆砌硬件,与供应商一起做软硬件融合,去追华为在几年前已经实现的座舱功能与体验时,华为却已经来到了更高的高度。因为华为对智能座舱的思考,不是简单的加几个功能,而是从更加底层的技术实力与更加顶层的用户体验去考量,给用户提供沉浸式的座舱体验。


不够安全,就不配叫高阶智能驾驶

前不久舆论上关于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沸沸扬扬,当然,在这场对AEB的讨论中,搭载HUAWEI ADS 2.0的车型确实展现出了对各类动静态障碍物极强的识别能力和防撞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华为向行业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高阶智能驾驶最终是要为安全服务,而不是为炫技服务。

事实上,如果要论高阶智能驾驶能够实现的功能,华为也绝对是行业的领军者。目前,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已经实现了不依赖于高精地图的高速、城区高阶智能驾驶,预计到年底实现全国有图无图都能开的智驾体验。而且,HUAWEI ADS 2.0也在行业首创感知融合的GOD通用障碍物检测网络,云端更是有华为强大算力库支持的AI训练集群。


但华为在高阶智能驾驶领域更强大的地方,是将智能驾驶与主动安全放在同一个硬件环境下,做整体性、系统性的思考。这是对包括智能驾驶做得比较好的新势力,都能降维打击的优势。

大多数自研智能驾驶的新势力,只是去做以人工智能驱动的场景,比如高速领航、城区领航、自主泊车等,这些场景大多是靠数据闭环驱动。但是他们不会去做类似AEB这种在极端危险场景下,依靠准则模型驱动、对经验和积累有强依靠的主动安全功能。所以,即便高阶智能驾驶做得再好,很多新势力的AEB依然采用成熟供应商方案,这块的能力和传统汽车没什么差别。


但是华为的主动安全和高阶智能驾驶,是共用了强大的智能驾驶感知能力,这样主动安全系统就能获得比传统汽车多得多的路面信息。所以华为才有底气行业首发全向防碰撞系统,实现前向、侧向和后向的全向防碰撞能力,也才能在AEB的测试中,识别物体更多、制动速度更高、制动更及时。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华为不仅高阶智能驾驶可以持续升级,主动安全功能同样可以不断进化。


这只是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的一个缩影,但背后反映出的,是华为从智能驾驶开发伊始,就选择了投入最大、难度最大,可一旦形成技术体系壁垒也最高的模式。当高阶智能驾驶和主动安全相融合,不仅实现了汽车的智能化,更引领汽车进入全维安全时代。而这恰恰是汽车智能驾驶的初衷。

只有电子电气架构,不能软件定义汽车

在最近几年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的传播中,常看到一个名词——电子电气架构。因为电子电气架构和整车OTA的确密切相关,所以一度成为判断汽车智能化水平的重要依据。

但以电子电气架构为核心,仍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软件定义汽车,因为每换一套电子电气架构,软件可能就要重写,同一套电子电气架构在不同的车上,软件也不能保证复用率。另一方面,没有好的硬件,空有软件,一辆汽车也只能是“孤魂野鬼”,无法被真正定义。

而华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两大法宝,一个是HUAWEI iDVP智能汽车数字底座,另一个则是HUAWEI DriveONE智能电驱平台。


HUAWEI iDVP智能汽车数字底座是一套分层解耦、SOA服务化的软件架构,跨车型复用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且,HUAWEI iDVP的标准化接口,不仅可以提升整车开发效率,还可以让用户体验在不同代际的车型保持一致,更可以开放硬件能力给开发者与用户,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应用服务。

华为把HUAWEI iDVP称为软件定义汽车的“黑土地”,因为这是华为赋能传统车企快速打造智能汽车的关键技术底座。有了HUAWEI iDVP智能汽车数字底座,软件定义汽车才能在跨车型之间成为可能。


比如,HUAWEI xMotion智能车身协同控制系统就是HUAWEI iDVP原生应用的一个典型案例。这是一套可以对车的驱动、制动、转向、悬架进行中央协同控制的智能底盘与动力控制系统,华为可以在其中写入各类提升操控稳定性、个性化动力输出特性、降低能耗等的控制算法。

比如,针对湿滑路面车轮打滑或者高速弯道离心的问题,就可以通过动态扭矩分配提升行车的稳定性。比如,针对下坡需要频繁踩制动踏板的问题,就可以根据坡度与车速的输入,进行电机能量回收的自适应计算,实现解放右脚的陡坡缓降。


而华为能够把这点做好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就是HUAWEI DriveONE智能电驱平台。

很多人可能对华为做电驱感到陌生,但事实上HUAWEI DriveONE智能电驱平台所属的数字能源是华为六大业务之一,华为在电驱动上的实力,也远超多数人的想象。

比如,HUAWEI DriveONE智能电驱平台采用了华为自研的SiC芯片模组,以及行业首创的智能油冷2.0技术,不仅效率高,而且极限工况下也有超高稳定性,高转速区间保证性能不衰减。同时,电驱平台的设计、制造,也都有华为AI与大模型能力的加持。


这样的软硬件实力,让HUAWEI DriveONE智能电驱平台的电机转速最高达到22,000r/min,是业界量产最高转速的电驱总成,比特斯拉Model S Plaid的20,000r/min还要更高。而HUAWEI DriveONE智能电驱平台在CLTC工况下的效率,同样是业界领先的92%,综合续航相比同类电驱提升了6.75%。

所以,当行业无不认为软件定义汽车是大方向时,真正决定能否做到软件定义汽车的,并不只有软件,而是软硬兼备的实力。用户在华为智慧出行解决方案的产品上,体验到的是更加稳定、舒适、动力性能与效率兼备的驾乘,但背后最大的功臣是一套可以实现软件定义的智能汽车数字底座,以及一套全球顶级的电驱平台。

“黑科技”的背后,是对体系的再造

很多人都会觉得华为技术加持下的智能汽车有“黑科技”,因为他们看到了很多新功能,也得到了更好的体验。但事实上所谓的“黑科技”,从来都不是哪一个单点的突破,而是在全盘思考技术体系的基础上,从底层一点一点积累起来,最终形成技术质变,建立了对传统汽车产业的维度级优势。

传统汽车产业的核心,是对供应链的整合。因此,供应商技术成为车企划分产品阶级的标准,昂贵的车型通过“独占”某一项技术而产生高溢价。但是,拥有智能化技术体系实力的华为,打破了这样的限制。今天的华为,对于自主掌握核心技术与产业链这件事情,比起任何人都要更加坚定。而只有在这样强烈的意念下,才能诞生越来越多的“黑科技”,才能给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攀登高峰提供更多的支持,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


而华为智慧出行解决方案的发布,就是给中国汽车产业提供了一套武装到牙齿的智能装备,用技术创新打破所谓的造车内卷,帮助更多的车企打造高端的智能电动汽车,给用户提供属于智能电动时代的极致出行体验,在全行业创造新的高端化标准。


比如鸿蒙智行中的问界和智界,已经率先享受到了这一成果。在华为ICT技术与消费者业务的赋能下,鸿蒙智行的产品既有华为强大技术底座的支持,也有华为在IPD集成产品研发、IPMS集成产品市场与销售流程、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助力,自然会具备远超以往传统豪车的价值。

所以,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的崛起,需要华为这样的角色,智能汽车产业也正在迎来“华为时刻”。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遥遥领先特斯拉?车载仪表盘将成为历史?华为给智能汽车圈带来新的震撼
Huawei Inside登场,极狐迈入40万+俱乐部
AITO问界新M7,价值向上价格向下
苦等3年,“华为牌”汽车终于官宣!真车头上长角……
余承东重磅发言:智能电动汽车将重现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变局
盖世汽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