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超多美食的泉州,这个端午,烧肉粽、煎堆、炒盐茶,轮番上场

原创作者/草草阿姨

一、挂香囊、点雄黄、炒盐茶、吃红鸭蛋

首先给大家道一声“端午安康”
五月是毒月,端午是恶节,端午的午时,是毒中毒。
相传五月初五,邪佞当道、五毒齐出。古人在这一天里,要禁欲、斋戒,“此日蓄药,以蠲jian除毒气”。

确实,春夏交汇,梅雨季节,天气闷热,各种蚊虫肆孽。空气中弥漫的烟瘴,搞得人头昏脑涨,烦闷不已。这便是魑魅魍魉猖獗的时期。
瘴气带来病毒与灾难,所以民俗中,端午我们要拜神祭祖、祈福辟邪。

挂菖蒲艾草以驱邪、戴香囊而去病。

不知你有没有戴香囊的习惯?
记得我小时候,每年端午,徐先生(我妈)都要到泉州南门工艺店铺去给我们三兄妹买香囊,还会在我们脸上点雄黄。

而到了端午的午时,徐先生会炒盐茶,然后封存起来,一旦夏天我们几个疯跑中暑了,她就泡这个给我们喝。

当然,吃红鸭蛋也是徐先生安排的,因为她说了,鸭蛋清热解毒。吃了端午的红鸭蛋,不但不生病,夏天出门还不会淋到西北雨(是不是很神奇?)。

想来这是一位老母亲给孩子过端午最重要的安排。

二、烧肉粽与碱粽

徐先生是重视端午的,因为恶节嘛,一定要祈福。
先要打发魑魅魍魉,那么就得将粽子投江,这是全中华民族共同的习俗。
投喂鱼虾,祭奠屈原。

这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诗人,因为“哀民生而多艰”而让国民永远纪念。
两千多年来,每年的端午,无论你有没有读过书,知不知道屈原的故事,都明白端午要吃粽子。


其实闽南的阿嫲们很多都不知道屈原,只知道粽子投江给鬼魅,少来骚扰民众,但这就是过节的传承。
徐先生不会包粽子,但我家阿嫲会包,烧肉粽、花生碱粽,个个包得玲珑剔透。

尤其是碱水粽,阿嫲一定要包上花生,花生泡得又香又绵,夹在浸泡碱水的糯米里,包上箬竹叶,蒸超长时间,让碱香箬竹香花生香融合在一起,成为一块晶莹剔透Q弹软糯的美味。
等放凉了,蘸上白糖,那味道,冰爽香滑甜美,一辈子也忘不了!
阿嫲的碱粽是我永生的记忆,我的手艺永远企及不到阿嫲的水平。

而烧肉粽,那是奉献给祖先的美味,当然要包上所有的好料:
红烧肉、蛋黄、虾米、干贝、香菇、蚝干、红豆等等,如今呢,还会包上鲍鱼、海参、龙虾等,据说有佛跳墙粽子,你吃过没?

端午节来泉州就对了,因为有豪华烧肉粽,还有各式各样的煎堆。


三、煎堆

五月节煎堆补天,这故事泉州人人晓得。
传说女娲补天给漏了个洞,于是春夏之交就成了梅雨季节。

天破了,老下雨,偶尔暖湿气流还会带来水南天,那个湿,南方人都想哭。

柜子里的衣服潮了,被子沉重得盖不踏实,家中墙角发霉了,食物更不用说,一不小心就长绿毛......
生活在南方不容易呀(一声叹息)。
古时候,我们的老祖宗是这么下定义的:这是天漏了个洞,我们得补呀。
于是,端午这天,“雨儿微微,舀油煎堆”,祈求上苍停雨。

还真是哈,煎堆补完天,艳阳高照的夏季也就开始了。
所以,煎堆习俗流传了下来。
煎堆美味,但煎堆种类繁多,我按照粮食不同分成三大类:煎糜堆、煎麦堆、煎薯堆。
1、煎糜堆的“糜”就是“粥”,所以这类煎堆是以大米为基础的,最为典型的就是煎蚝堆,把海蛎放入粥里,加入各种食材和地瓜粉,然后煎成圆饼状,又香又鲜,相当美味。

2、煎麦堆是最古老的做法,泉州人基本都是衣冠南渡的后代,一到重要节日,都要吃小麦做成的食物,比如卤面、炒面等。
端午也不能免俗,那就用小麦粉来煎呗。

煎麦堆可盐可甜,可以和韭菜一起煎成咸的,也可以加点糯米粉和糖煎成甜的。终归,煎麦堆是最简单的煎堆,零厨艺,谁都可以操作哈。
3、煎薯堆,这叫法是我独创,因为如今的薯堆已经变成了“炸枣”,连圆饼状的款式都变成了圆球或长圆球。

古时候的“炸枣”就叫煎鎚!这个“鎚”字,就是如今的“堆”,泉州人读为“de”。
薯堆说来也是一部沧桑史。
老祖宗从中原躲难到了泉州,谁曾想,泉州土地贫瘠,别说小麦了,连稻米也种得艰难,于是讨海的讨海、下南洋的下南洋,居然给引进了番薯,番薯救活老祖宗呀。
这么重要的节日,怎能不煎个薯堆祭天呢?

后来,怎么就叫成了“炸枣”?谁发明的,出来说道说道。
但是,煎薯堆的习俗流传了下来,每年的端午,泉州人做得最多的煎堆,那肯定是“炸枣”咯。


四、既然“恶”,我们就吃了它

端午要安康,除了准备美食祭天祭鬼祭祖先,还有很多活动,扒龙船、唆啰嗹、海上泼水节,据说都是驱邪除魔的习俗。


要不,这个端午来泉州?虽然是恶节,但“恶”,我们就吃了它。
(部分图源网络,如侵权,请告删)
“草草啖盐说蜜”,谈三餐美食,讲四方风情。
原创文章,多多支持!
喜欢就请点赞、转发、收藏和评论。

草草阿姨更多原创文章
竹笋可否与肉一起烹饪?傍林鲜这道菜,林洪说:不可以!你说呢?
“太守羹”听起来很高大上,食材却异常简单,是一道简单又有故事的菜肴
宋朝很火的蔊菜,真的辣吗?何为“考亭蔊”?怎么做才好吃?
极简风的碧涧羹,意境很美,但味道如何?为何有“芹献”之说呢?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陈晓卿印象深刻的厦门八市,除了龟粿,还有什么好吃的小吃呢
食在端午
跨越千年的习俗
福建人把山珍海味都包进了粽子!
肉粽的做法,肉粽怎么做好吃,肉粽的家常做法
端午节,大厨教你一款咸蛋黄肉粽的做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