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的自残行为越来越多,家长应该注意什么

有一次,一个心理专家小组去一个学校做讲座。

在讲座空隙,孩子悄悄拉住讲座老师,让她看自己的手腕。在卷起来的袖子下,老师看到了一道连着一道的伤疤。

这些像蚯蚓一样的伤疤触目惊心。她告诉老师,她经常会用刀片在手臂上割几道口子。伤口越来越多,部位越来越上移,最后到达前臂。

连爸妈也不曾知道。

以上这是我从网上看到的一个消息。实际上,现在孩子的自残行为越来越多,可以说已经不是偶然现象了,有用刀片割手臂的,还有用烟头烫身上的,一听就头皮发炸,让人胆战心惊。

看看上面最后这句——“连爸妈都不知道”,这句话真是让人绝望,父母该有多么粗心,竟然连孩子身上这么多的伤疤都看不到啊。

仔细一想,也不奇怪,这应该是一致的,有的父母看不到的不仅是孩子的伤疤,他们看不到的还有很多。

孩子青春期的心理,孩子波动的情绪,孩子学业的压力,孩子内心的焦虑等等,家长都看不到,或者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有一次一个家长在我公众号文章后的留言,她写道:“为什么孩子一有问题就指责家长?”

其实,我 不是有问题就指责家长,因为这个公众号主要是探讨家庭教育的,所以,我就主要从家长角度来谈如何认识和解决孩子的问题。

不可否认,很多家长也时时面临着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毕竟,在这个快节奏而又充满变动的时代,不确定性太多,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但是,一旦成为家长,就有重大责任在肩。我觉得为人父母的责任,首先是坚持修炼身心。

作为成年人,有些家长不是想办法去调整自我,不是通过有效的方法来缓解自身压力,而是把自己的压力通过各种方式传导到了孩子身上。

因为缺乏修炼,这样的家长,普遍有一种对自身压力的错误归因。

“正是因为我没有更加过硬的本领,我才压力这么大”;

“因为我学历低,才如此受气。”

“我如果有更好的工作(如果我有钱),就不会压力这么大了”等等。

然后,这种错误归因很自然地会推导出:

“如果孩子不好好学习,还会像我一样如此憋屈”;

“孩子应该为父母争口气”;

“我已经错过了,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再重蹈覆辙。”

潜意识中,因为自己不那么如意的人生(不知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父母会把希望和出人头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

所以,对孩子考好大学、找好工作、挣更多钱的执念,让这些家长见不得孩子玩耍放松,经不住孩子成绩波动,受不了孩子落后于人。

于是,一点风吹草动,家长就会对孩子大吼大叫,以至于情绪失控,打骂无度;遇到问题,家长不是和孩子想办法,而是在焦虑中发泄自己的情绪。

这实际上就是把自己(甚至整个家庭)的压力又强加到了孩子身上,弱小的孩子如何能够承受得住呢?

承受不住怎么办?

孩子内心积攒的精神上的痛苦排解不了,只能用肉体上的痛苦来缓解心灵的痛苦。当孩子用刀片割伤手臂时,他感受到的不是疼痛,而是一种解脱精神痛苦的畅快,如同把压在心头的那块大石头暂时从胸口挪开一样,肉体上的疼痛已经微不足道了。

如同吸毒上瘾一样,每当他感到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每当他被父母叱骂,觉得自己不好的时候,他就寻找这种感觉。于是,刀片一次次划向手臂也就成了习惯。

等到这样的方式也不能凑效的时候,孩子可能就会彻底崩溃了。

当然,自残可能还有更多深层的原因,不同孩子的原因也有所不同,如果没有外部干预,很多孩子自己很难走出来。看看下面这个自残的孩子怎么来分析自己:

自残这一行为是来保护我的,自残不是求死,通过自残,我得以保护自己免遭负面情绪的侵蚀,避免太多的自我责备,避免过重的负罪感,转移我的注意力,确认自己还活着,惩罚自己,让别人不敢接近我。

我为什么要赶走自残,自残是保护我的,赶走了它,我将面临险境。

无论什么原因,面对孩子自残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发现,先从肉眼可见处,发现孩子身上的伤疤,一旦发现后,即使是轻微的,家长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接下来,应该尽快和孩子去咨询心理老师或看心理医生;如果孩子不愿意咨询,那父母先去咨询,让咨询师指导父母先改善和孩子的互动方式。

这篇文章可能提供不了多么详细具体的解决方案,但是,有几个要点还是要提醒家长(以前我公众号文章中也多有提及,这里再重复强调):

第一,尽可能站在孩子的视角看问题,体验孩子的感受;

第二,了解孩子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心理特点,给予孩子充分合理的照顾、富足的心理营养、温和而坚定的规范、支持和引导;

第三,家长首先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再通过学习想办法舒缓孩子的情绪;

第四,寻求身边专业人士的指导,而不是简单与有同样情况的家长进行释放式交流,防止继续坚持错误的管教方式。

我们急切希望更多的家长老师能够行动起来,救救孩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傅园慧输掉比赛“自残” | 孩子,比起成功,我更希望你健康
“若有来生,我们不要见面了”
别说孩子自残跳楼与你无关,她们之前一次次的给你释放这些信号
面对抑郁症的孩子,自残行为,家长该如何掌握顺势而为的三不原则
读懂并及时回应孩子的求助信号(特别家教1037期)
孩子生气就打自己?家长别担心,“情绪疏导”这门课该上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