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雅述》

《雍也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孔子说:“冉雍啊,可以让他去做官。”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


仲弓问孔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个人还可以,他办事简要。”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


仲弓说:“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如果态度马虎粗疏,又以简要的方法办事,那不是太简单了吗?”


子曰:“雍之言然。”


孔子说:“这话你说得对。”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最爱学习?”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弟子最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不重犯同样的过错。只是很不幸他早早去世了。现在已经没有他那样的人了,再也没听到谁爱好学习的了。”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


子华出使齐国,冉有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


请益,曰:“与之庾。”


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


冉子与之粟五秉。


冉求却给了子华八百斗。

可是冉有还觉得少,最后他就拿出自己的粟米五秉赠与子华的母亲。这个秉是一个容量单位。马融注:十六斛为秉。这个斛就等于十斗米,十斗叫一斛。五秉合为八十斛。也就是八百斗,冉求给子华的是八百斗。根据南北朝皇侃学者他的注疏说,孔子与粟既竟,故冉子又自以己粟八十斛与之也。这就说明,这八十斛是冉子给的,不是孔子给的,是他拿出自己的这些米给她的,给子华的母亲。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这时,孔子就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健壮的马匹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人说:君子只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本来就富裕的人。”

“继富”,就是以财富给富人,让他富上加富。这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不是雪中送炭,君子不去做。

所以夫子他所称颂的是救人急难,而不称颂给人富上加富、锦上添花的事情。冉子在这里是锦上添花了。子华已经很富了,而且他出使齐国,应该还有俸禄,他母亲应该不会缺少吃的。所以冉子为子华之母请粟,孔子已经答应过两次,第一次给她一釜,第二次给她一庾。也就是说已经给了她,第一次六斗四升米,第二次二斗四升,总共是八斗八升。够了,她不缺!结果冉子竟然还给她八百斗,这就有点过分了,太多了,所以孔子在这里就批评他了。批评他,也是给了我们教育,显示出孔子周济之道:我们帮助人用什么样的分寸,不能不及,但也不能太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桐: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孔子的故事(03)
《论语》6.4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
论语:子华使于齐(6-4)
【共读】《论语》雍也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