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小一个举动,让年轻的三阴乳腺癌患者降低复发风险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并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与欧美相比,我国乳腺癌具有相对独特的特点,比如发病年龄更年轻,比欧美年轻十岁,三阴性乳腺癌比例高。

临床上,三阴性乳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相对来说比较差,缺乏明确的治疗靶点,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因此常把三阴性归类为难治性乳腺癌。此外,三阴性乳腺癌早期复发风险较高。

图片来源:2019年CSCO乳腺癌指南

三阴性乳腺癌常见于35岁以下且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这类患者约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12.5%~15%。

小贴士:

家族性乳腺癌是指乳腺癌在家族中呈聚集现象,一般是指一个家系中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及二级亲属(祖父母、姨、姑、叔、舅、(外)孙(女)、异父/母兄弟姐妹)中有2个或2个以上原发性乳腺癌和(或)卵巢癌病人。

家族性乳腺癌一般发病早,且累及家系中多个成员。我国家族性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5%~10%。人类乳腺癌易感基因1、2 (BRCA1、BRCA2)是目前已知的与家族性乳腺癌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的基因。

激素受体阳性/ HER-2阴性的乳腺癌BRCA1/2基因突变率为4%,而三阴性乳腺癌BRCA1/2基因突变率约为12%。在有家族史的患者中BRCA1/2基因突变率约为12-18%。BRCA1/2基因与三阴性乳腺癌的关系尤为密切。

了解BRCA基因状态,不但可以帮助临床制定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及手术方案,还可以评估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家属发病风险。今天我们就结合一个真实病例跟大家介绍BRCA基因突变与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相关性:

病例详情:

患者:张某,女 ,30岁,外婆,姨妈曾罹患乳腺癌。该患者2018年10月因“发现右乳肿物1月”入院。1月余前患者自行触及右乳上方肿物,约鸡蛋大小,无压痛,无咳嗽、咳痰等其他不适。

外院穿刺结果:右乳浸润性导管癌,II-III级, ER(-),PR(<5%弱+),CerbB-2(-), Ki67(约50%)。经我院乳腺彩超、CT等相关检查后,初步诊断为右乳浸润性导管癌,cT2N2Mx。

治疗经过:

化疗:2018.10-2019.01

 AC-T(多柔比星脂质体+环磷酰胺-紫杉醇脂质体)双周密集方案 x 8次;

手术治疗:

2019.01 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II级,ER(-), PR(-),CerbB-2(1+), Ki-67(约15%)  。

 2019.2使用组织样本进行BRCA1/2基因检测, 检测结果为BRCA1有害突变。

2019.03.12-2019.04 放疗

2019.04 至今,卡培他滨维持

2019.08复查:乳腺彩超:未见明显异常。CT:肺部结节大致同前。

通过以上病例,我们可以做出如下思考:

1. BRCA基因检测主要适合哪些人群?

国内外的各大临床指南(如NCCN、ESMO等)对于BRCA基因检测人群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因素:确诊时乳腺癌患者年龄较低,有高风险家族史以及三阴乳腺癌。若同时合并三阴乳腺癌、发病年轻等,则BRCA基因检出率更高。

根据中国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年版)推荐,该病例中患者符合2项高危因素:年轻、有家族成员患病历史,符合指南共识进行BRCA基因检测的推荐。

图片来源:中国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年版)》

2.BRCA基因检测时机

该病例中患者手术后的组织样本BRCA基因结果为BRCA1突变。如果手术前进行血液BRCA基因检测,参考2018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年轻、三阴性,尤其是BRCA基因突变的患者,术前化疗可选择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

图片来源:2018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

另外,该患者后续如果维持治疗进展,可考虑以奥拉帕利为代表的PARP抑制剂靶向治疗。对于BRCA突变阳性的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奥拉帕利较标准化疗可以降低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延长患者生存。目前,FDA已批准该药用于治疗携带BRCA基因突变且HER2阴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可以看出,针对BRCA基因检测时机,术前 BRCA基因进行检测的意义更大。术前了解到的患者疾病及基因变异等信息越多,对后续治疗的临床决策帮助越大。而术前进行BRCA检测,不仅可以指导术前化疗方案、手术方案的制定,对于后续药物治疗方案选择也有指导意义。

3.BRCA检测对手术的指导意义

该患者右乳癌进行改良根治术,那左乳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性切除?对于BRCA突变的乳腺癌患者来说,其发病一侧的乳房复发风险较高,对侧的健康乳房后期发生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也比较高,可考虑进行对侧乳腺的预防性切除,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发病风险。如果患者在手术前就进行了BRCA基因检测,对于手术方案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评估遗传风险及BRCA突变阳性携带者的管理方案

该患者组织BRCA基因突变,但无法区分是胚系突变还是体系突变(患者的外婆、姨妈尚未做BRCA基因检测)。建议进行抽血进行BRCA基因检测,以确定是否是胚系突变,是否从父母亲处遗传得来。

如果是胚系突变,则患者的后代有50%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风险。因为BRCA基因突变属于常染色体显性突变,具有明显的遗传性。

图示 胚系突变与体系突变的区别

BRCA基因检测结束后应告知被检者其亲属可能的癌症遗传风险以及他(她)的风险评估和管理策略。如果检测到已知的BRCA致病突变,则可按照《中国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年版)》中推荐的方案进行管理及预防,以实现相关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我的BRCA基因突变概率有多少?

图库
责任编辑:乳腺癌互助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谈BRCA基因检测的who和why
2019 CCO | 解云涛:家族遗传性乳腺癌—中国之路
BRCA阳性和BRCA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方法相同吗?
卵巢癌确诊时就做基因检测
科普 | 乳腺癌中BRCA基因的正确使用指南
如何解读沟通BRCA基因检测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