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总相通

越来越多地发现了老师和心理咨询师的相通之处。

比如二者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

所谓“有教无类”,作为老师,什么类型的学生来到你面前,你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他帮助。

“不合群/数学差/家里穷/不努力/爱走神……的孩子我教不了,能不能换一个?”如果你是老师,这话真好意思跟校长提?

心理咨询师固然可以将自己无能为力的来访者转介他人,可是显然,“剔除”并非常态,大多数时候,你需要做的是尽可能拓宽自己的能力范围。

比如二者都需要克制表达的冲动。

不要一次性问太多问题,不要抢话,不要说太多,不要替来访者说话——要给来访者一定的空间去思考和调整。

就像我们在教学时,不要把一节课上得太满,不应喋喋不休——没有一位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来,是为了看老师显摆自己的——要千方百计鼓励学生充分表达。

无论老师或心理咨询师,工作的主体和中心都是对方而不是自己。

这两种职业关系当中,先天地存着强弱。

作为强势的一方,老师与咨询师必须以弱势一方的福祉为原则展开工作;作为弱势的一方,学生和来访者则被充分接纳和允许。

这两种工作,都必须足够“忘我”,才能出色完成。

咨询师带着前半生所有的过往经历、所有的观点和立场而来,来到此刻,进入咨询室,出现在来访者的面前——以虚、空的状态,不加评判地接纳和抱持来访者。

无论生活中你的身份是怎样,此刻都必须和眼前的人站在一起,理解他所经历的生活,体会他所感受的痛苦——无论你觉得那算不算是痛苦。

作为老师也是一样:你必须完全忘记去展示自己,完全忘记别人如何看待和评价你,一门心思贴紧学生的状态,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领悟他们的纠结与欣喜,对每个学生做出切中肯綮的点拨,把他视作独一无二的个体。

这两种工作,都不以“被依赖”为荣,而是将“放手”视为荣耀。

“被永久依赖”的老师和咨询师不是高手,最美好的境界是唤醒学生/来访者自救的力量,使其得以重新书写自己的故事。

自己下定决心,自己做出改变,自己付诸行动,自己面对困境,自己在崩溃之后重新站起来,自己在淤塞之后耐心疏浚……

每个人的人生故事都应由自己亲笔写下,老师或咨询师的最高荣誉恰恰在于“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每当发现两种职业的相通处,我总有莫名的喜悦;每当使用当老师时锤炼成型的本领有效地处理了心理咨询过程中的问题,我总获得深切的慰藉。

当老师的那些年里,我无数次充当了孩子们的心理咨询师;学做心理咨询现今日子,我无一日磨灭对教职的挚爱与眷念。

想想也并不奇怪——

二者都是关于人的工作,都是从过去走向未来,着眼点尤其聚焦于现在;都须冲破困境,凭借聪敏与坚韧,怀抱希望向前。

相通的是工作原则与主张,总相通的更是人性本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生有问题但不同意心理咨询,班主任、辅导员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的“放空”和“无条件积极关注”
“每周一问”之5:为什么心理咨询一定要收费?
你的职业如何影响你当爸爸妈妈?
小学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员工作守则【工作指南】
心理咨询师应该如何介绍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