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领导意见不一致,你夹在中间,如何破局?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24卷,汉纪十六
汉宣帝 本始三年(庚戌,公元前71年) 

【原文】

上复遣常惠持金币还赐乌孙贵人有功者。惠因奏请龟兹国尝杀校尉赖丹,未伏诛,请便道击之。帝不许。大将军霍光风惠以便宜从事。惠与吏士五百人俱至乌孙,还,过,以西国兵二万人,令副使发龟兹东国二万人,乌孙兵七千人,从三面攻龟兹。兵未合,先遣人责其王以前杀汉使状。王谢曰:“乃我先王时为贵人姑翼所误耳,我无罪。”惠曰:“即如此,缚姑翼来,吾置王。”王执姑翼诣惠,惠斩之而还。
 

【译文】

汉宣帝派常惠携带黄金财物前往乌孙,赏赐有功的乌孙贵族。常惠因而上奏,称龟兹国曾经击杀校尉赖丹,尚未受到惩罚,请求顺路去征讨。汉宣帝不许,大将军霍光却暗示常惠可以相机行事。常惠率五百部属一起到达乌孙,回国时,征调途中经过的龟兹以西各国的军队二万人,又命副使征调龟兹以东各国军队二万人,以及乌孙国军队七千人,从三面进攻龟兹。在三路大军对龟兹国形成包围之前,常惠先派人前往龟兹,指责先前击杀汉使之事。龟兹王道歉说:“此事是我国先王在世时,误听贵族姑翼之言而做出的错事,我没有罪。”常惠说:“既然如此,将姑翼捆缚送来,我就饶了你。”于是,龟兹王将姑翼逮捕,送到常惠处,常惠将姑翼斩首,然后返回。
 

【解析】

 
材料中这个常惠,是西汉时期非常有名的外交家。
 
当年,苏武在被扣留匈奴19年,他也在其中,只不过是随从并不是很有名。
 
后来,也得亏汉朝使节出使匈奴,有常惠偷偷献计策,假说有大雁带书信被汉朝皇帝得知,这才迫使匈奴单于放苏武等一干被扣使节回归汉朝。
 
再说说时代背景。
 
汉宣帝继位之后第二年,五路大军攻打匈奴,同时汉宣帝派遣(其实也是霍光派遣)常惠出使匈奴,联合西域大国乌孙进攻匈奴右地(匈奴角度从北向南看)。
 
结果,汉朝本土出征的五路大军没有功劳,而作为偏师的常惠斩获颇丰,打得匈奴右地元气大伤。
 
校尉常惠与乌孙兵至右谷蠡庭,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犁污都尉、千长、将以下三万九千余级,虏马、牛、羊、驴、骡、橐驼七十余万。——《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第六十四上》
 
此时兵锋正盛,汉朝在西域声势大涨,正好可以借势把西域亲匈奴小国收拾一遍,于是有了上面这段材料。
 
而今天要分的重点就是这一句话:
 
惠因奏请龟兹国尝杀校尉赖丹,未伏诛,请便道击之。帝不许。大将军霍光风惠以便宜从事。
 
简单来说就是,常惠想搞事情,汉宣帝不同意,霍光又暗自授意去搞。
 
那么问题来了,两个领导意见不一致,常惠夹在中间怎么办?
 
 

1.首先要从汉宣帝的角度来看这件事

 
按照之前的内容来看,之前汉宣帝登基,霍光表示归政,汉宣帝谦让。
 
朝堂格局依然是霍光说了算,汉宣帝并没有什么太重的话语权。
 
这个时候,局面一片大好,借势收拾西域亲匈奴小国,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
 
可以说,打龟兹必胜,不打龟兹,也不会对汉朝在西域的局面造成太大的影响。
 
所以,从汉宣帝的角度来看。
 
不允许常惠这样干,极有可能是在试探自己对朝政的影响力。
 
而这件事有三个特点。
 
其一,局面固定,按照汉宣帝的想法来做,也不会造成坏影响。
 
其二,西域这件事并不是汉朝本土,汉宣帝如此操作,并不会激发更大的矛盾,尤其是与霍光的。
 
其三,通过下令不打龟兹,以外交手段逼迫龟兹臣服,然后入长安觐见,对于汉宣帝而言反而是一种属于汉宣帝自己的胜利,即兵不血刃、不战而胜,特有儒家味道,能够争取儒家的人。
 
 

2.其次再从霍光的角度来看这件事

 
结合上面的内容,霍光的切入点有两个。
 
其一,国家利益层面,尤其是汉朝在西域的利益格局
 
首先霍光在长安,并不知道西域具体情况以及变化,所以做决策有滞后性和局限性。
 
其次,如上面说的一样,打不打龟兹,对于汉朝而言就那样,锦上添花而已。
 
其二,汉宣帝与霍光之间的矛盾
 
对于汉宣帝的小心思,霍光是否知道,猜测是知道的。
 
从霍光自身的角度来看,他年岁渐老,迟早有天要交权,这是必然。
 
为身后名计,为后人计,这件事并不值得与汉宣帝针锋相对。
 
所以,既然汉宣帝有自己的想法,那么就让他去搞。
 
因此才会有霍光对常惠的暗示。
 
大将军霍光风惠以便宜从事
 
其中意思就是授权给常惠,自己看着办,既要照顾汉宣帝颜面,又要照顾到国家利益。
 
 

3.最后再从常惠的角度来看这件事。

 
常惠熟悉西域情况,知道这些小国墙头草是畏威不怀
 
挟兵锋趁机把匈奴在西域的马仔龟兹搞一搞,一方面是消除匈奴在西域的势力,另一方面是立汉朝在西域之威。
 
在具体执行上,尤其是面对汉宣帝和霍光的分歧,常惠很纠结。
 
真不打,显得汉朝好欺负。
 
真打了,就是不听汉宣帝命令,对着干。
 
将来霍光没了, 汉宣帝掌权,常惠能有好果子吃?
 
所以,要兼顾汉宣帝、汉朝在西域的利益,常惠选择了另一种方案。
 
以“打”促和!
 
常惠之前的上奏是:请便道击之。汉宣帝不允许。
 
现在,常惠做出要进攻的姿态,但是没进攻,就不算违反汉宣帝的意思。
 
而后,声讨龟兹的罪名,其实就施压。
 
果然,龟兹立马就认怂,表示这个是前任龟兹王和贵族姑翼的意思,并且将,姑翼交了出来。
 
王执姑翼诣惠,惠斩之而还。
 
以上就是常惠的操作。
 
龟兹没打,但是首恶已诛。
 
既没有违反汉宣帝的意思,同时又对龟兹进行敲打惩戒,更是以杀姑翼来立威,留着龟兹王依然还能来长安朝见。
 
可以说算是兼顾了多方利益。
 
后来霍光去世,霍氏一族被清算,常惠啥事都没有,一直在朝堂活跃,最后更是加封右将军,进入权力核心。
 
 

【启发】

 
常惠遇到的难题,我们在职场中经常能够遇到。
 
一件事情,领导意见不统一,这个时候你能怎么办?
 
上面常惠的例子,最大的启发并不是具体怎么做。
 
因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能有一个方法让你适用于所有问题。
 
但是,却可以有一个思考问题的方式让去看明白所有问题。
 
其一,首先回归到事情本质。
 
即,这件事最终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要达成什么效果,要紧扣这一点。
 
其二,找到分歧存在的区别。
 
再来看,两个领导意见不统一,为什么不统一,差异在什么地方。
 
是基于同一个目的大框架之下的,要干,区别怎么干的问题。
 
还是说,方向上,目的上的不同。
 
其三,折中。
 
如果是干法上差异的不同,其实很好调和,扣住最终目标,尝试向上管理牵着领导走,你自己掌握主动权来推事情。
 
如果是方向上、目的上的不同,那么这就不是你该参与的了,这算是神仙打架,更有可能是权力博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武被救之后带回来一个不起眼的小随从,最后却成为了匈奴克星
汉武帝都没完成的事,被后面的一个囚犯皇帝做到了,大汉威名重振
汉宣帝拯救了西汉,为何名气却比汉武帝差的这么远
公元前100年,苏武率团出使匈奴,没人料到他们将被困19年,也没
西汉第一腐儒之死,真就是笨死的
昭君出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