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但凡涉及到人,事情再简单,也会变得复杂!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29卷,汉纪二十一
汉元帝竟宁元年(戊子,公元前33年)

【原文】(可跳过直接看解析)

初,石显见冯奉世父子为公卿著名,女又为昭仪在内;显心欲附之,荐言:“昭仪兄谒者逡修敕,宜侍幄帷。”天子召见,欲以为侍中。逡请间言事。上闻逡言显专权,大怒,罢逡归郎官。及御史大夫缺,在位多举逡兄大鸿胪野王;上使尚书选第中二千石,而野王行能第一。上以问显,显曰:“九卿无出野王者;然野王,亲昭仪兄,臣恐后世必以陛下度越众贤,私后宫亲以为三公。”上曰:“善,吾不见是!”因谓群臣曰:“吾用野王为三公,后世必谓我私后宫亲属,以野王为比。”三月,丙寅,诏曰:“刚强坚固,确然亡欲,大鸿胪野王是也。心辨善辞,可使四方,少府五鹿充宗是也。廉洁节俭,太子少傅张谭是也。其以少傅为御史大夫。”
 

【译文】(可跳过直接看解析)

当初,中书令石显,看到冯奉世父子都当公卿,名声显著,女儿又是元帝后宫的昭仪,存心要亲近这家权贵。于是向元帝推荐:“冯昭仪的哥哥谒者冯逡,品格美好,行为端正,应该侍奉左右。”于是,元帝召见冯逡,打算任命他当侍中。冯逡请求单独接见谈事情。元帝听他抨击石显专擅权力,大怒,让他仍然回到原来郎官的位置。等到御史大夫出缺,很多官员推荐冯逡的哥哥大鸿胪冯野王继任。元帝命尚书在二千石官员中遴选,而冯野王以品行好,能力强被评为第一。元帝询问石显的意见,石显说;“九卿中,没有比冯野王更恰当的人选。然而冯野王是冯昭仪的亲哥,我恐怕后世评论起来,必然认为陛下越过许多贤能,对后宫亲属徇私而任命为三公。”元帝说:“好,我没有看到这一点!”于是,告诉众位大臣说:“我如果用冯野王当三公,后世一定抨击我对后宫亲属徇私,会把冯野王拿出来作为例证。”三月丙寅(疑衰),元帝下诏说:“刚强正直,宁静淡泊,大鸿胪冯野王就是这种人。心辨是非,善于辞令,可以代表皇帝出使四方,少府五鹿充宗就是这种人。廉洁而又节俭,太子少傅张谭就是这种人。现在,提拔少傅张谭当御史大夫。”
 
 

【解析】

 
上面的材料应该分为两个部分。
 
其一,石显与冯奉世一家的交恶。
 
起源于石显想结交冯奉世一家,率先示好,推荐冯逡为侍中。
 
没想到冯逡或者说冯家不领情,对于石显的推荐立马玩切割,在汉元帝面前说石显专权。
 
而按照之前咱们提到的内容,你在领导面前说别人好话,而这个人却说你坏话,这种差距之下,领导对此人感观不会好到哪里去。
 
这里,冯逡就犯了这个错,人家石显为他说好话、推荐他,结果冯逡反过来说石显专权不是个东西,汉元帝听了当然觉得你冯逡更不是个东西。
 
上闻逡言显专权,大怒,罢逡归郎官。
 
其二,御史大夫出缺,冯野王获得推荐,石显从中谗言。
 
这个才是今天要分析的重点。
 
 

从冯野王的角度来看,他成为御史大夫有着三个优势。

 
1.能力
 
上使尚书选第中二千石,而野王行能第一。
 
这个就说明了冯野王能力还是不错,起码是获得了绝大多数人认可。
 
在《孙子兵法》中的名句:以正合以奇胜。
 
可以理解为想要胜,正不过是最基本的底线。
 
这里冯野王的能力就是正。
 
而想要胜,就是在能力大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就要比拼其他的东西,比如下面两个。
 
2.身份
 
冯野王的父亲是冯奉世,内朝位高权重者,姊妹是冯婕妤,汉元帝的宠妃。
 
这算是妥妥的外戚,能够超过别人一大截。
 
这个感觉就就像你在一个企业里面和别人竞争岗位。
 
别人水平一般般,你也就比人家强一点,但是架不住人家是老板的小舅子啊。
 
3.关系
 
这里的关系并不是说冯野王和汉元帝的关系。
 
在位多举逡兄大鸿胪野王
 
冯野王获得了很多人的推荐,这也说明他人缘不错,众人愿意捧他。
 
如此,能力够、又有亲属关系,而且人缘还可以,怎么看冯野王当御史大夫都能板上钉钉。
 
 

从石显的角度来看,冯野王必须要搞下去。

 
1.冯逡之事报复
 
之前说了石显推荐冯逡,结果反被冯逡说了坏话。
 
虽然当时石显没把冯逡怎么样,可能是考虑到冯奉世以及冯婕妤影响力巨大不好出手。
 
另一个方面则是,搞一个冯逡没啥用。
 
他本来就是郎官,弄了他又能如何?又不能给石显带来好处,最多泄愤而已。
 
而冯野王这次提拔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把这事给搅和了可以算是报复前事。
 
一方面可以报复之前冯野王兄弟冯逡说他坏话一事。
 
另一方面,冯家拒绝了石显的示好,既然拉拢不了,那就别怪石显出手了。
  
2.消除潜在对手
 
之前冯逡说石显的坏话,某种程度而言算是表明了冯家的政治立场。
 
不说敌人吧,起码在态度上对石显是有一定的敌视和抗拒。
 
既然如此,冯野王完全也可以视为潜在的敌人。
 
敌人的好事怎么能让他成事呢?
 
必须搅合了。
 
要升任御史大夫,升上去了权位之重,势必会对自己造成不良影响。
  
3.巩固权力版图
 
石显专权,不光是汉元帝对其极度信任,更是石显把各个关键位置搞定,让他们听自己的不敢造次。
 
现在,冯野王要上来但御史大夫,因为有之前冯逡之事在,冯野王算是潜在敌人。
 
而御史大夫的位置上关键,且影响力巨大。
 
如果换成与石显敌对之人上去,势必会对石显的权力版图造成负面影响。
 
既然不能让自己人上去,宁愿让别人上去,也不会让对手的人上去。
 
 
上面材料的亮点来了。
 
冯野王如此优势,升任御使大夫几乎板上钉钉,石显如何把这事给搅合了?
 
九卿无出野王者;然野王,亲昭仪兄,臣恐后世必以陛下度越众贤,私后宫亲以为三公。
 
这事石显的原话,分三个层面。
 
第一,认同冯野王的能力,没有诋毁。
 
第二,阐述客观事实,点明冯野王的外戚身份。
 
第三,负面性假设,觉得如果用冯野王可能会对汉元帝名声造成负面影响。
 
这些的内核不是表面上说的。
 
石显看冯野王被提拔这事看到了本质。
 
即,你冯野王能力、关系如何不是重点,重点是汉元帝想不想用。
 
而决定汉元帝想不想用他的关键,则是对汉元帝有什么好处。
 
想明白这一点,其实不过是抓住问题的本质和主要矛盾。
 
这下,切入点就不是诋毁冯野王,而是在汉元帝身上下功夫。
 
而汉元帝喜好、厌恶石显又门清儿,自然知道怎么切入才能触动汉元帝。
 
 
【启发】
 
冯家与石显切割,不沾染关系是对的,否则后面石显被清算,冯家也跑不了。
 
而石显也没对冯家做深入打击,这也和冯家的态度有关系,毕竟冯家也是点到为止。
 
不过,可悲的是,汉元帝被石显拿捏得死死的,几乎成了玩偶,片刻之间,就决定了重大人事,选了一个啥玩意都不是的张谭上去。
 
但是反过来想,汉元帝最后决策,何尝不是自己私心作祟呢?
 
当然这种私心也有可能是考虑到全面的政治影响而做出的妥协让步。
 
我倒觉得,很多时候事情做与不做,怎么做,未必是事情本身的问题,而是与决策者、参与者自己个人私利、私心有很大关系。
 
如果单纯的就是论事,事情很简单,但是一旦把人的因素考虑进去了就复杂了。
 
所以为什么说政治是最复杂的游戏,因为政治就是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元帝与苻坚,其实是一类领导,优缺点都很明显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冯野王一生不得位居三公之谜
剿灭叛乱的大汉外交官,家族坎坷悲催(下)
佞幸传(二)
《资治通鉴》笔记七:汉元帝时的党争二
西汉高宗孝元帝刘奭的昭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