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琴罢倚松玩鹤”为什么是闲章里的经典作品

文人篆刻的鼻祖文彭曾经刻过一方印文为”琴罢倚松玩鹤“的印章(没有确切的材料证明不是他的作品),我曾在某个印社的进门形象墙上见过,显然这是一方为很多人认可的名印,一个印社,将一方古印做在自家的形象墙上,当然有极强的致敬意味。就是这一方:

(文彭刻“琴罢倚松玩鹤”)

有评论家认为这方印:从艺术上讲,该印残损严重,但仍然可以欣赏到其章法、字法、刀法的精妙。“玩”、“松”、“琴”三字的留白。“罢”、“鹤”的呼应,线条的动态“倚”端庄大方。从整体上观之,长线与短线、静与动、疏与密的处理都颇具匠心。

(印面)

(边款)

(顶款,下面一行小字是王福厂的观款)

不管怎么说,这评价都不低。但是著名篆刻家马士达认为这方印“泥古不化,虽工不贵。苟无变化之才具勉强求变而流于恶俗者,亦只能是‘俗格’而已。”说到底,这方印的水平也就是印匠的水平,往高了说也就是“能品”的水平,但何以还会有很多印人认为它是不可多得的名印、好印、甚至把它做在形象墙上呢?

精致的刀工,精整的章法,这方印放在明代算是当然是极其工稳的一方印。但仅仅是刀功、章法、篆法还不足以让它在篆刻史上有这样的地位。我们是知道文彭在篆刻史上的地位的,周应愿称他“白登秦汉,朱压宋元”,但如果放在当今的篆刻界,稍有功底的印人,能达到这样的印工,而文彭的这方印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这方印所蕴含的文学之美,文字之美。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提到:“我国的汉字有三美:意美、音美、形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我们在印面看到的刀法、章法、篆法、字法是我们篆刻首先看到的“形美”,很大一批印人,只注意“形美”而忽略另外两种美的表现形式。

(“琴罢倚松玩鹤”图)

琴罢、倚松、玩鹤,这是一种多么闲适的意境啊。我们看文彭的边款:“余与荆川先生善,先生别业有古松一株,畜二鹤于内。公余之暇,每与余啸傲其间,抚琴玩鹤,洵可乐也。余既感先生之意,因检匣中旧石,篆其事于上,以赠先生,庶境与石而俱传也时嘉靖丁未(1547)秋,三桥彭识于松鹤斋中。”显然,这是一方即景生情,有感而发的作品,人可以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山川花草虫鱼,从中找到生活的乐趣,这也许是人的聪明之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皆为自然。也就是说,人的乐可通过自然获得。这里的琴、松及鹤就是自然,当然能获得一种心灵的观照。琴棋书画与打牌钓鱼,很难说哪一种优雅一些,而文彭能把这种自然观照通过印章记录传递下来,时时记取这种优美的意境。

而这种“感心”的意境之美,通过这六个字的组合加以传递,这是汉字固有的三美之一,只是众多的篆刻人通常忘记了罢了。我们现在说制印时所谓的“不雅不刻”,从某种层面上有这样的意思,入印文字的雅致和意境是重要的,但更多的篆刻人,不考虑文字传达出来的意境,不选择内容,只管刻了了事,这是不可取的,一方杰出的作品,在选择入印文字之初,就要考虑这些文字所形成的意境之美,这是汉字之美充分展现的重要关节,并不是无足轻重的所谓“小节”。

再有就是所谓的音节之美了,我们来分析“琴罢、倚松、玩鹤”六个字的音节是“平仄、仄平、平仄”,如果我们把六个字读出声来,显然就是抑扬顿挫、节奏明显的。这又是汉字本来的音阶之美。

闻一多先生提出诗歌有“三美”分别是“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强调词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色彩感;每一句诗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画面。“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这种诗歌三美也是基于汉字“三美”的艺术理论。其实,闻一多先生的篆刻水平也很高,艺术,终究是相通的。

(闻一多)

一个篆刻人,在创作篆刻作品之初,在文字的意义、文字的音节、文字的形方面都应当考虑清楚并作充分适当的安排,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作出像“琴罢、倚松、玩鹤”这样的经典作品。

(【老李刻堂】之18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人气”还是“匠气”,再说说文彭的“琴罢倚松玩鹤” 老李刻堂260
文彭与“琴罢倚松玩鹤”印
琴罢倚松玩鹤:一方永载史册的印章
文彭---开刻石章之风气,流派印章艺术起于吴门
文彭艺术成就的再认识,其人其艺之考证,与有志者同研讨
文彭“画隐”,中国印章的华丽转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