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网征文】故乡的枣树

相关链接:2019年1-2月文网绿安杯征文作品联展(第一期)

我的故乡家家植枣,枣是补品,药食同源,俗话说“日吃十个枣,医生不用找”,为人所钟爱。枣又通“早”,取捷足先登之意,博个彩头。

我家的院子里就种着这么两株枣树。我把它们想像成一对夫妻,且已老迈,它们用枝条彼此搀扶,站成了一对雕塑,栉风沐雨,相濡以沫。它们与爷爷奶奶相映成趣。我常常说我家有四个老人,不同的是枣树会在春夏之际围青漾翠,这又让我怀疑它的青春永驻了。我们在树下围着八仙桌吃饭,我最初的描红也是在上面完成的,横竖撇捺,儿时的我有一大把的时间来亦步亦趋。

枣树是个迟钝的人,最晚接到春天的信笺。整个大地都绿了,它才懒洋洋地探头探脑。枣树的绿在阳光的照射下有层泛泛的油光。它的叶子小而密,重重叠叠。但它的枝干却显得老气横秋,上面有很多的节瘤,似乎每生长一线都是忍辱负重的结果。

花开时节,整棵树都洋溢着甜蜜的味道,蜜蜂嗡嗡嘤嘤,席不暇暖。过不多久,枣子就长出来了。只是混在叶子中间不易察觉。待到“塞鼻孔”大小了,你才恍然,原来枣已经这么大了。这个时候的枝头因为坠满了枣子而折弯了腰,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摇摇欲坠,让人杞忧。夏天最后的阳光发挥着自己的余威,枣子由绿而白而红,从最先着光的那一面到通体红透,好像有团小小的火焰在燃烧。

我家的院墙很矮,是土质的,挡得住羊跳跃的蹄子,挡不住别人觊觎的目光。他们都替我们着急,“这枣该打了。”奶奶却把这个日子往后挨,直到最好的阳光都随着日历翻过去,天气眼见着要转凉了,她才一声令下。不输少年的爷爷身手矫健地爬上枣树。竹竿落处红枣纷纷披靡,如珠滚盘。殃及的叶子也如摧枯拉朽。

打枣是我的节日,我边捡边吃。吃,专挑红润还很硬朗的枣子,这样的枣又脆又甜,过了,口感就差了,适合晒干,春节做花糕备用。奶奶不可惜枣,但怕我吃坏了肚子,拿眼睛嗔我,我不怕她,自顾大快朵颐。待树上的枣子渐渐稀疏,我的兴致才转到指挥爷爷身上。指东向东,指西向西。而枣子似乎也与我捉起了迷藏,“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儿看见,又倏尔没影了,只见叶子天女散花。常常是以为大功告成了,往外一站,又捶足顿胸,只见某个逸出的枝头星星点点。

奶奶晒枣是有讲究的,阳光吮干秋露,才让爷爷摊开。待日薄西山,又匆匆收起,如此累日。等枣缩成了一张张苦瓜脸,奶奶扎进一个袋子里,束之高阁。枣是花糕的点睛之笔,寻常的馍馍因为几枚红枣而有了色彩和味道,正像故乡千篇一律的生活。

冬天的枣树赤裸净身,风在枝杈间摇旗呐喊。直到我离开故乡了,当我回过头来,我才明白那伸向苍穹的枝杈都是中国的笔墨书法,有无数的真意在焉!

作者:孔金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南旧闻录之打枣子
那段与枣儿有关的岁月
那枣儿,那秋
乡村纪事:奶奶和门前的那棵枣树
一直在等我的旧时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