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Ta是我对象”与“Ta和我在处对象”有何不同?

本篇文字是《最最最~最简逻辑知识》系列的【第023篇】内容。上一篇我们就“判断”的四种基本类型各自的主、谓项周延情况做了介绍,掌握它们可以使我们能更准确地理解他人、清晰地表达自我。

本篇 [周一] 专栏,我们再来看看别的常见的“判断”种类的划分方法。

-01-

模态与非模态分类

判断是断定事物情况的,而事物情况又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判断也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逻辑知识是非常有用的”、“大华不是个坏人”、“小米和强子是情侣”、“小美可能要离婚了”、“阿仔必然是个渣男”、“马X和王XX都很富有”、“要么马X是首富,要么王XX是首富”、“如果我能预知明天,那么,我就会买彩票中大奖”、“她不是我女朋友”……只要表达,就一定会有判断。逻辑知识不研究一个个具体判断(像例子所举),而是从判断形式入手,通过分类对它们进行研究。常见的判断分类结构如下图——

首先,我们根据判断是否包含“必然”、“一定”、“可能”等模态词,可以把它们分为“模态判断”和“非模态判断”。

其次,根据判断自身是否还包含其它判断,把非模态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根据判断自身模态词的性质,把模态判断分为“必然判断”和“可能判断

接着,在简单判断里又可分为性质判断关系判断,在复合判断里又有假言判断、选言判断、联言判断、负判断四种类型。

正确区分判断的类型,对于理解和做出准确的判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来逐个的介绍一下——

-02-

非模态之简单判断

我们先看非模态判断。非模态判断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不包含模态词——像“一定、必然、可能”,以此断定事物已存在的情况。例如“华为Mate 40 Pro+很贵”、“这辆车是我的”、“如果我赚了1个亿,我就立马退休”、“他要么爱你,要么不爱”……都是非模态判断。

先说说非模态判断里的第一种简单判断简单判断指的是本身不包含其它判断的判断。如“辣椒酱很辣”、“路上很堵”、“0小于1”……都是简单判断。再根据简单判断所断定的是,对象的性质,还是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把简单判断又可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两类。

例如“华为Mate 40 Pro+ 很贵”、“小美是三好学生”、“大华很健壮”、“老马很富有”、“丁真很帅气”……都是性质判断,断定的是对象的某一属性,如“贵”、“好”、“健壮”、“富有”、“帅气”等属性,它们的结构为:S是(不是)P,这里的P指代的是某一属性;

再例如“小米喜欢强子”,“Amy和Lili是好朋友”、“刚子和窦子是同事”、“深圳位于广州南边”……都是关系判断,断定的是对象之间的某一关系,如“喜欢”、“朋友”、“同事”、“位置”等关系,它们的结构同样为:S是(不是)P,这里的P指代的是某种关系。

-03-

非模态之复合判断

接着再看看非模态判断中的复合判断。复合判断是由简单判断与联项“和”、“或”、“如果,那么”、“而且”、“并非”等构成的,它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与“判断”四类。

例如“熊大熊二是好护林员”、“曹操既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又是文学家”、……反映的是多种事物的同一属性并存,像“熊大”和“熊二”都具有“好护林员”的属性,或者反映同一事物的多种属性共存,像“曹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的两种属性共存,这样的判断称之为联言判断,结构表示为:P且Q

再例如“强子或者是优秀团员或者是三好学生”、“米菲不是在公司上班,就是在去上班的路上”、……反映的是在几种可能的属性下,至少有一种存在,像“强子”可能的两种属性为“优秀团员”和“三好学生”,他总会有其中某个属性,像“米菲”的状态,“公司上班”和“去上班的路上”总有一个地方可以看到她,这样的判断称之为选言判断,结构表示为:S是P1,或P2,或P3…

又例如“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如果明天下雨,我就不出门了”、……反映的是两个判断之间的关系,前一个是后一个为真实判断的条件,后一个是整个假言判断的主体,但它能否成立却依赖于前一个能否成立,像能否取得“事业成功”,依赖于是否“努力工作”,这样的判断称之为假言判断,结构表示为:如果S是P,s1是p1

再例如“并非Amy是阿里的员工”、“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中国人”、……是通过否定某些属性所得的判断,它们一般是由原判断加联结词“并非”、“不是”得出的,并且与原判断互为负判断,像“Amy是阿里的员工”和负判断“并非Amy是阿里的员工”,结构表示为:并非P(P为原判断)

-04-

模态判断

现在我们说说模态判断。所谓的模态判断就是包含了“必然”、“一定”、“可能”、“应该”、“允许”等模态词,用以断定事物情况的必然性可能性的判断。例如“违法犯罪活动必然受到法律制裁”,“阿强可能不喜欢你”、“马老板应该是个富豪”等就是模态判断。其中,断定了事物情况的必然属性的判断,叫做必然判断;断定了事物情况的可能性属性的,叫做可能判断。

例如“长期在昏暗条件下近距离看手机一定会导致近视”、“水在标准气压下加热到100℃必然会沸腾”、……反映的都是对象必然会有、一定会发生的情形,像“长期在昏暗条件下近距离看手机”根据人体生理学规律,就一定导致“近视”这一结果,则这类判断被我们称之为必然判断,结构表示为:若S,则必然P。

例如“阿强可能不喜欢你”、“银河系或许存在生物”、“华子今天可能生病了”、……反映的都是对对象一种不确定,而只是可能的、或然的情形判断,像“阿强”与“你”的关系,不能确定“阿强”喜欢“你”,也不能否定“阿强”不喜欢“你”,这里只是判定了一种可能性,则这类判断被我们称之为可能判断,结构表示为: S可能是(不是)P。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楚,在模态判断中既有简单判断,又有复合判断,例如“中国队必然能打进半决赛,并且可能夺得冠军”,这就是个非模态判断中的复合判断,其中前半部分又是模态判断中的必然判断,后半部分是模态判断中的可能判断。

以上就是关于常规“判断”分类形式的介绍,了解它们有利于我们清晰地识别每种判断,做出更有利于自己的决断。下期 [周一] 栏目我们将会就基础的四类判断之间的关系进行介绍,看看它们是如何变化的,又是如何为我们所用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普通逻辑(三)
形式逻辑学一些
判断(学习)
高中政治必修三《逻辑与思维》全册知识整理
如何解决思维混乱,讲话没条理的情况?
《怎样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逻辑训练导引》摘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