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董其昌这幅字,学到了王羲之九成功力,看透其中门道,让你不再是“书法小白”!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碑、南帖两者互相抗衡,不过南方优势更大,特别是“琅琊王氏”一门南渡,更是如雪中送炭。到了隋唐,已经有书法家能够兼容二者之长,比如智永。唐代初年,李世民极为推崇“书圣”王羲之作品,以“尽善尽美”一词称赞他。

自此开始直到清代中期,超过一千年的时间里,“帖学”都是书法的主流,尤其是“二王”,相当于儒家之孔孟,学书法者如果说没临摹过羲献父子,就会被骂做“野道”。“二王”笔法在很长时间内都是“魏晋书法”的代名词,它丰富多变,历代名家能学到其中一点,就可以立足江湖了。

南唐后主李煜就总结出,虞世南得其美韵,欧阳询得其骨力颜真卿得其筋,柳公权得其骨,徐浩得其肉,张旭得其法等。宋元明三朝,先后诞生三位书法家,他们精研“二王”数十年,终能得其神髓,此三人就是米芾、赵孟頫和董其昌,而董其昌也被誉为“书史最后一位集大成者”。

董其昌的存在可以说延长了“帖学”的寿命,他的字收到康雍乾三代君主的喜爱,也让“二王”笔法能继续传承下去。董其昌幼年学书,通过米芾、苏轼、杨凝式、颜真卿,进而上追钟王。在他近八十年的书法生涯中,留下了诸多真迹,以行书和草书为主。

董其昌在同乡莫如忠的指导下学书,据他自述,《官奴帖》《圣教序》和《十七帖》就是他的笔法源泉。如果说从他独创的作品中还能看出其他人的影响,那么他的临帖作品,最能体现他“学王”的水平,比如台北故宫珍藏的《临十七帖》,如灯下取影,学到了王羲之九成功力。

认真研究这件作品,可以明白如何临摹古帖,做到形神兼备。很多人只是死板的要求和原作笔画一模一样,久而久之陷入呆板的陷阱,一生徘徊在书法门外,如果能将《临十七帖》的门道搞清,也就不是“书法小白”了。

董其昌临摹的《十七帖》,笔法上延续了王羲之的方圆并用以及引带出锋,书写时有意省去波磔,将今草中的隶意化解,这些有意为之的写法值得注意,临帖时要揣摩书者的用意。其次,笔画的翻折、连续使转,以及行笔的节奏,都形成了“笔势”的贯通,董其昌临摹时的牵丝引带、绞转使意,也都颇得羲之神韵。

董其昌在临摹时也加入了个人风格,比如用墨的萧散淡雅和空灵萧疏。临摹时能入古,又能合理利用自我发挥的空间,是避免成法拘囿的好手段,这也是很多临摹者做不到的。董其昌这卷《临十七帖》既有严谨的魏晋笔法,又不失个人面貌,以它入门,再去临其他作品,顿觉豁然开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过了“转、束”这一关,就算王羲之父子也奈何不了你
它是笔法中最难学的,智永学会它,用了30年,自唐之后失传了
于钟华:二王书法核心秘笈 (下)
高清放大十八个字:看王羲之笔法精微之美、惊世之雷
行书技巧与流派浅说
董其昌说有一种神秘的书法笔法从唐代就失传了,这是种什么笔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