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种树叶做枕头,镇静安眠,想失眠都难!
 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晚上睡不好,白天睡再多长时间也很难弥补。良好的睡眠可使女人皮肤光滑,精力充沛,面容有光泽。但是如果睡眠长期不足或失眠,就会使得女人脸色憔悴,头发干枯,皮肤过早出现细碎的皱纹。想要拥有高质量的睡眠却不容易。可以用侧柏叶做枕芯,往往能让女人快速入睡,并拥有安稳的睡眠。
小希是个很懂得保养的女人,她的秘诀不是挑选各种昂贵的化妆品,而是从衣食住行的小细节上人手,用中医的思想调理身体,拥有由内而外的美丽。每天晚上一到十点,小希就会处理好当天的所有事情,准时关灯睡觉。不但如此,小希对枕头的材料也是很挑剔的,她认为枕头是决定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即便是去外地出差,她也要带上自己的这个枕头。
小希对自己的枕头十分满意,而且枕头是她自己亲手做的。填充所用的材料简单易得,几乎每个小区都有栽种的柏树的叶子。小希当宝贝似的从地上捡来,洗干净后晾干,再装到枕头里。每次枕上去都会闻到一股清香,洗净了一天的疲惫,内心静如止水,想睡不好都难。
柏树叶枕头的做法极其简单,只需捡到足够的柏树叶子,洗干净放到太阳底下晒一晒,等到水分耗尽就可以收好做枕头的填充材料了。晒干后的柏树叶仍然保留有淡淡的清香,具有镇定作用,女人闻了更容易安然入睡。
医学研究证实,柏树发出的芳香气体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的作用。据测试,柏树叶中的主要成分为菘萜、柠檬萜这些天然物质不仅能杀灭细菌、病毒,净化空气而且对人具有松弛精神、稳定情绪的作用。
一两鸡内金,堪称一两金,春食更能养肝脾
很多年轻人爱吃鸡肫,却不知道鸡肫里边有宝贝。在料理鸡的时候,鸡肫里面有一层黄色的壳需要剥下来,这个壳就是宝贝,千万不要扔掉了
这层壳叫做鸡内金,老人们都知道,它是帮助消化的。 
其实,鸡内金的功效不仅仅是帮助消化那么简单。它是一味中药也是特别好的日常保健品,而且作用广泛,建议每家每户都要常备。
单看“鸡内金”这个名字,就知道古人对它有多重视,把它比作鸡身体内的“黄金”。它确实也不辜负这个美名。
鸡肫,也叫鸡胗,是鸡的胃。鸡内金是鸡肫内的硬化角质层。大家可以在料理鸡的时候,把它剥下来晒干,碾碎后就可以留着用了。你也可以到药店去买。一般在药店买的鸡内金,是晒干后碾碎的粉末。
鸡内金是调治积食的特效药
鸡是杂食动物,它吃谷物、草籽,也吃虫子。而鸡是没有牙齿的,吃什么都是囫囵吞枣,全靠胃来消化,可见鸡的消化功能很强大。所以,吃鸡的补益作用主要就是补脾胃。
光是鸡肉,补脾胃的效果就不错。鸡肫是鸡的胃,它补脾胃的效果更是好上加好。而鸡内金是鸡肫直接接触食物的内层,是负责消化食物的前锋,它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自然是非常突出的了。
鸡有两个胃:一个是前胃,一个是砂囊。砂囊就是鸡肫。鸡没有牙齿,所以要吃石头和砂子,吃下去存放在鸡肫里面,所以叫做砂囊。吃下去的食物到了砂囊,通过鸡内金和砂石的摩擦,就把整个儿的食物给磨得很细了。
鸡内金能消化硬的食物,所以它调治积食有特效。民间常用它来调治饮食积滞、小儿疳积等。
鸡内金几乎可调理一切胆的问题
鸡内金还有更大的用处,就是化结石。
鸡内金连石头都能磨,所以它化结石的功效很强。像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的病人,常吃鸡内金非常好。中医治疗胆结石症更少不了鸡内金这味药。
鸡内金能化胆结石,对调理胆囊炎也有帮助。只要是胆有问题都能用到鸡内金。
有个成语叫做“肝胆相照”,为什么偏偏把肝和胆放在一起说呢?大家去看一下人体结构图就知道,肝和胆是连在一起的。而且,肝和胆的地位实际上是不平等的,肝那么大,胆那么小,是肝的附属品。
胆不仅依附于肝,胆汁也是肝脏分泌的,胆只负责储存胆汁所以说,胆有问题的人,肝必然也有问题。
有一些朋友得了胆囊炎、胆石症,实际上都跟肝的问题有关系如果只想着治胆,那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解决胆的问题,要注意调理肝,同时一定要养脾,因为肝有问题就会影响到脾的功能。只有养好了肝和脾,才有条件解决胆的问题。
鸡内金就是通过调肝健脾来改善胆的功能的。它既能去肝经的湿热,又能消脾胃的淤积,健脾补脾,所以对预防和调理胆的问题很有帮助。比如,患有胆囊炎的人肝胆有湿热,可以常吃鸡内金来帮助祛除湿热。
建议胆有问题的人除了治疗之外,在平时可以经常吃鸡内金来帮助调理。
胆囊炎、胆石症等疾病往往有家族遗传的倾向。如果家里的长辈有胆的毛病,年轻一代就应该经常吃鸡内金来预防。
说到胆结石,想提醒大家,早上再忙也要吃早饭,否则容易得胆结石。因为夜里人不需要消化,我们的胆汁就存在胆囊里。经过一晚上存储,就等着早上使用呢。可要是你不吃饭,胆汁就用不到,这样胆汁在胆里储存时间长了,就浓缩了,到最后就结晶成结石。
健康的前提就是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好好吃饭,我们就可以少得很多疾病。
春天吃鸡内金养肝脾
一般的人平时也可以经常吃一点儿鸡内金,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以健脾、养胃、调肝,还能预防结石。
鸡内金特别擅长软化坚硬的东西,不仅是积食和结石,它对于人体内的一切硬块都有软化的作用,比如乳腺增生的硬块、肿瘤和肝硬化等。
常吃鸡内金,对于预防这些疾病就有帮助
怎么吃呢?药店买来的鸡内金是碾成小块的。如果是自己家晾晒的,把它用擀面杖捣碎就成了。
鸡内金没法碾得很碎,它很硬,不能直接生吃,要跟着饭菜一起煮过再吃。你可以在做饭的时候,放一点儿碾碎的鸡内金一起煮比如说,吃早餐的时候,把鸡内金放在粥里一起熬。现在有豆浆机了,更方便,在用豆浆机做五谷杂粮粥的时候,顺便抓一小把鸡内金放在里面就行了。
要注意,鸡内金不会溶解在水里,它会沉底。所以,喝汤或者粥的时候,一定要从底下捞,这样才能吃到鸡内金。
如果没有条件在家做饭吃饭的人,可以用家用的中药粉碎机把鸡内金打成更细的粉末,装在小瓶里,每天吃饭时取出来吃小半勺。
鸡内金对肝脾有保健作用,如果你平时想不起来吃,那么春天一定要吃一些,因为春天是调养肝脾的最佳季节。
全家保健,吃鸡内金蒸鸡蛋
有小孩的家庭,建议四季常备鸡内金,经常给孩子吃一些,健脾助消化特别好。
给孩子吃鸡内金,煮在汤里孩子一般不爱吃。我们家的传统是用鸡内金蒸鸡蛋,不仅好吃,补脾的效果还更好。蒸鸡蛋是最好消化的,特别适合老人、小孩和脾胃虚弱的人。
鸡内金蒸鸡蛋的做法跟普通蒸鸡蛋差不多。方法:
1.把鸡蛋尽量打散,打得越均匀越好;
2.往打好的鸡蛋里加两倍的米汤,放一点点香油和盐,再放一勺鸡内金;
3.把材料上锅,用中火蒸,水开以后,再蒸35分钟关火就行了。
记住:锅盖不要盖严,要稍微敞开一点儿,不要用大火,而是始终用中火蒸。
小孩儿的脾胃比较娇嫩,现在的孩子吃的东西还特别地营养,不容易消化,所以调养孩子的消化功能是家长的重要功课。消化功能好,孩子营养吸收好,才能长得结实。
这道菜一家人都可以吃。小孩常吃鸡内金蒸鸡蛋,不仅助消化还不容易尿床;男性常吃,可以预防脂肪肝;女性常吃,有调经通经的作用;老年人常吃鸡内金蒸鸡蛋,对预防白内障也有帮助。
鸡内金消积食的作用很强大,却不伤胃,相反还能养胃,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都有调理的作用。
鸡内金这么好,不负“黄金”的美誉,它的价格却很平易近人。记得小时候,市场上的鸡内金是5分钱一个。过了这么多年,通货膨胀了数十倍,药店的鸡内金也只是卖到1块钱10克。市场上还要便宜,晒干的鸡内金30块钱一斤,好大的一包。
现在的人们为了身体好,不惜花重金购买昂贵的补品、保健药其实,价格贵并不意味着效果一定好。要想身体好,不一定需要花很多钱,你需要的是花一点儿心思,在天然的食物中就能找到特效的保健品。
应用虫类药治疗阳-痿早-泄前列腺炎,效果突出
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用药经验,尤其擅长应用虫类药对治疗男科疑难杂症,介绍如下。
1水蛭配地鳖虫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顾老认为慢性前列腺炎为邪浊瘀毒客留肝肾络脉,络阻瘀滞所致.有会阴部酸胀疼痛,甚则波及腰腹、睾丸。治疗用一般活血化瘀之药难达病所,需水蛭、土鳖虫等虫类药逐瘀通络,搜剔驱邪。《神农本草经》言水蛭'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而土鳖虫“主心腹寒热洗洗,血积癥瘕,破坚,下血闭”。二药均有破血逐瘀之功效,药理研究证实均有抗凝血、抗血栓作用。相较而言,水蛭性急而力猛,土鳖虫性和而势缓,两药合用致逐瘀通络止痛之功更著。
案例:苏某,男,35岁,2008年3月10日诊。2007年5月患慢性前列腺炎,曾用予左氧氟沙星、保列泊、哈乐、舍尼通等治疗无好转。
自觉会阴部酸胀疼痛,痛引腰腹、睾丸,尿道灼热,有时滴白,伴有腰酸畏寒,大便稍溏,舌质淡苔薄白腻,脉沉细。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示白细胞(+++),卵磷脂(+)。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湿热瘀阻。治以温补脾肾,清热利湿,逐瘀通络。
方用黄芪30g,党参20g,苍术15g,黄柏15g,怀牛膝15g,薏苡仁30g,炮附子6g,干姜10g,败酱草30g,红藤30g,补骨脂15g,水蛭10g,地鳖虫20g,香附15g,荔枝核15g,甘草10g。加水浸泡1h,头煎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续煎30~45min,取汁约150mL;次煎加水约400mL,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续煎20min,取药汁约150mL,两煎相混,日1剂,分3次饭后0.5~1h温服。服7剂后会阴部酸痛缓解,腰腹舒缓。上方继服1个月后诸症明显缓解,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示白细胞(+),卵磷脂(++)。上方又服2个月,诸症消失,2次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均为白细胞(-),卵磷脂(+++)。随访1年无复发。
2蜈蚣配蜂房治疗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认为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属中医“阳-痿”范畴,病机为肾阳亏虚、肝肾阳虚。阴器为肝肾络脉循绕之所,命门火衰,阳气不能温煦阴器络脉,络阻瘀滞,故可致阴茎痿软或举而不坚。娱蛤散结通络,强身兴阳。《医学衷中参西录》谓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新修本草》谓蜂房“主治阴痿”。蜈蚣偏于散结通络,蜂房偏于温肾助阳,两药相伍可起温阳通络,兴阳振痿之效。
案例:张某,男,40岁,2008年6月21日诊。阳-痿不举3个月,腰膝酸软,不思性事,阴茎发凉,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而滑,脉沉细。辨证为肝肾阳虚,阳-痿不起。治以温补肝肾,兴阳振痿。药用党参30g,淫羊藿15g,巴戟天20g,菟丝子20g,鹿角片15g,锁阳15g,炮附子10g,肉桂6g,熟地黄15g,蜈蚣2条,蜂房15g,补骨脂15g,蛇床子15g,木香15g,甘草10g。加水浸泡1h,头煎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续煎30~45min,取汁约150mL;次煎加水约400mL,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续煎20min, 取药汁约150mL,两煎相混,日1剂,分3次饭0.5~1h温服。服药7剂后腰膝、阴囊冷感好转。上方逐渐递增温阳药物剂量,续服3周后腰膝阴囊已无冷感,有晨勃及性交欲念,但勃起不坚。嘱其勿行房事,继续治疗2月,已阴茎勃起坚挺,性事如常,随访3月未见复发。
3桑螵蛸配九香虫治疗早-泄
顾老认为,早-泄多责之于肾,为肾失封藏、精关不固所致,而早-泄与阳-痿又常可并见,故治。《药性论》谓桑螵蛸“主疗当固摄与温肾并举。男子肾衰漏精,精自出,患虚冷者能止之”。《本草纲目》谓九香虫“治膈脘滞气,脾肾亏
损,壮元阳”。两药配伍有温肾涩精之用。
案例:王某,男,27岁,2008年8月15日诊。年少时有手淫史,婚后不久即有阴茎勃起不坚,入房即泄,伴有精神萎软,纳谷不馨,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辨证为脾肾两虚,精关不固。治以温补脾肾,涩精止泄。药用黄芪30g,党参20g,沙苑子15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芡实20g,金樱子20g,山茱萸15g,山药20g,炒白术15g,桑螵蛸20g,九香虫10g,锁阳15g,菟丝子20g,木香15g,甘草10g。加水浸泡1h,头煎,武火煮沸据用文火续煎30~45min,取汁约150mL,次煎加水约400mL,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续煎20min,取药汁约150mL,两煎相合,日1剂,分3次饭后0.5~1h温服。同时嘱其停止手淫,服药期间暂停房事。连服1个月后试房10min才泄精,续服2个月后己如常人,随访3月未见夏发。
阳和汤加减治阳-痿验案、验方
阳-痿为男子性功能障碍中的常见病,其病因颇多,病机复杂,但仍以阳虚为多见。正如张景岳所说:“阳-痿-者,火衰者十居七八,火盛者仅有之耳。”阳气亏虚,则宗筋失于温煦、养,作强不能而为阳-痿。因此凡属阳虚之阳-痿-在治疗时首应顾护阳气,可予阳和汤以温阳补血。
【临床应用】
李氏以阳和汤加减治疗阳-痿35例,其中辨证属脾肾阳虚、寒痰凝滞型,药用阳和汤去甘草加半夏陈皮、淫羊藿、山药、九香虫;辨证属命门火衰、寒凝宗筋型,药用阳和汤去甘草加附子、乌药、小茴香、淫羊籗、巴戟天。结果:治愈(阴茎勃起坚挺,伴随症状消失或减轻,性生活恢复正常)26例,占77%;好转(阴茎勃起,性生活有时较困难,伴随症状减轻)5例,占14.3%;无效(阴茎勃起困难,不能进行性生活)4例,占8.7%;总有效率为91.3%。王氏、崔氏等亦有验案报道
【病案举例】
1.李某,男,34岁,农民,1992年1月18日就诊。患者阳物勃起不坚,不能同房已半年余。曾服男宝、金匮肾气丸等不效。现阳-痿伴阴囊湿冷,腰酸,膝以下发冷。舌胖淡,苔白略滑,脉沉细。询问得知其在豆腐坊工作多年证属阳虚寒凝,治当温阳散寒,以阳和汤加减。处方:熟地30g,麻黄12g肉桂6g,鹿角霜10g,白芥子10g,生姜3g,威灵仙15g,甘草6g6剂后阳事渐振,诸症悉减。继进6剂已能交合,下肢复温。再进6剂巩固疗效,性生活满意。
按:患者终年劳作于阴冷潮湿之地,久劳伤肾,复为寒气侵袭,由外而内,由下肢而至宗筋。以阳和汤温阳散寒通滞,尤其是重用麻黄辛温发散、通阳开窍,去内外之寒气,使阳复寒去,药合病机,收效甚快。
2.张某,男,42岁,教师。患者3年前行房受凉感冒后,渐见腰酸无力、阳事不举,畏寒肢冷,服用男宝及延生护宝液后,虽有勃起,但举后不坚,不能行房思想苦闷,记忆力减退。诊时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舌紫暗,苔薄白脉沉细证属阳虚寒凝,气滞血瘀,治宜温阳祛寒,理气化瘀。方用:鹿角胶(烊化)15g,仙灵脾、仙茅、肉桂、香附、郁金、炙甘草各10g熟地20g炮姜、炙麻黄各8g,威灵仙30g.服用7剂后,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明显好转,已能行房,但举不坚。再进14剂性生活恢复正常,他症亦消。
按:阳-痿一症,功能性居多,常法以温阳补肾为主,但久治不效者,即宜考虑阳虚寒凝、气滞血瘀之病机,在温阳的同时,予以理气化瘀通络之剂。本例患者行房受凉后,寒凝宗筋,虽服壮阳之药但寒邪未祛,加上情志抑郁,肝气郁结肃降失职,气滞、血瘀、寒凝交结缠绵,故阳-痿久治不愈治宜温阳祛寒,理气化瘀为一身,服药后阴寒之邪得祛,气血流通,宗筋得养,故阳-痿治愈。
益肾种子汤治疗精子异常类男性不育症
益肾种子汤组成: 熟地15g,山萸肉10g,枸杞子15g,韭菜子12g,鹿角镑10g,紫河车6g,仙灵脾10g,菟丝子15g,鱼鳔6g,炙黄芪30g,当归10g,丹参15g,肉苁蓉10g,巴戟天10g,甘草10g。
功能:益肾填精,补气养血。
主治:精子异常类男性不育症。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500毫升,分2次温服。3个月为1疗程。
加减: 气虚体弱乏力宜加人参、黄精;阳虚精冷精弱者鹿茸粉易鹿角镑,加川断、覆盆子;脾胃虚弱、纳差便稀宜加山药、砂仁;精液不液化者基本方去鹿角镑和仙灵脾,加生麦芽、生山楂以酸甘化阴;性功能障碍者加蜈蚣、白芍、紫霄花、九香虫。
方解
肾藏精,主生殖,司二阴,故男性不育症皆关于肾。因为人的生殖功能系于肾精,精子的产生赖于肾之阴阳的濡润、温煦,精子才能保持正常生化功能。肾虚天癸衰少,精少精弱精冷则导致不育。故益肾填精法是治疗男性不育症之大法。方中仙灵脾、巴戟天皆入肾经,以温肾壮阳,巴戟天尚有升发肾气而兴阳之功。“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故用紫河车、鱼鳔、鹿角镑血肉有情之品以滋补强壮,补肾填精。
其中紫河车味甘微咸,气温无毒,为人之胞衣,其得先天之气而养后天之脏,为治精气不足、子嗣难成之要药;鱼鳔为大、小黄鱼之鱼肚,味甘性平,具有补肾生精滋肝之功,其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及钙、锌、铁、硒等多种纤维素。可促进精囊分泌果糖。肉苁蓉甘、咸、温入肾经血分,益肾兴阳。《本草纲目》云“肉苁蓉强阳,益精气多子”。枸杞子、菟丝子取五子衍宗丸之意,以填精补髓,疏利肾气。熟地、山萸肉性微温补肾肝之阴,提供生精血的物质基础。宗肝肾同源、精血互生之旨,选用当归补血汤以补养气血。韭子味辛甘,性温,以温补肝肾。丹参活血通络,使诸药补而不滞。甘草调和诸药。
补肾益精丸治疗男性不育85例
治疗方法
用温肾壮阳、益精固涩之法,自拟补肾益精丸。药用:熟地80g,山药80g,山茱萸100g,枸杞子200g,鹿茸30g,菟丝子200g,杜仲 100g,当归80g,五味子100g,覆盆子100g,黄狗肾150g,海马40g,淫羊藿200g,肉苁蓉100g,莲子150g。共为极细末,制成1/3黄豆大小丸,放入红外线烤箱内密闭加温消毒烘烤6h以上。每次6g,饭前用温开水冲服,每日3次,6个月为一疗程,治疗1~2个疗程。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WHO《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黏液相互作用实验检验手册》。显效:女方受孕或精子密度和活力提高1倍以上。有效:精子密度和活力提高,但未达到1倍以上,或未达到正常值。无效:精子密度和活力未提高。
治疗结果
显效56例,占 65.9%;有效 23例,占 27.0%;无效 6例,占 7.1% 。
肾着汤治~肾脾阳虚寒湿
1.水肿
赵某,男,47岁,1997年10月22日初诊。患慢性肾炎3年余。曾服用六味地黄丸、附桂八味地黄丸等,尿蛋白一直阳性,近日又增浮肿等症,逐渐加重,前来诊治。诊见:下肢浮肿,按之凹陷,小便量少,伴脘腹胀闷,纳谷不香;便溏每天1~2次,肢倦乏力,舌淡、苔白滑,脉沉无力。B超示:双肾皮质部回声增强,余正常。尿常规:PRO(++),颗粒管型(+),ERY少许。脉症合参,诊为水肿,证属脾阳虚,运化乏权,水湿内停。治宜温运脾阳,方予肾着汤加味。
处方:甘草6 g,干姜8 g,茯苓、白术、党参、泽泻各10 g,白茅根 20 g。水煎服,每天1剂。
坚持服药1月,症状大减,但尿检仍呈阳性反应,将干姜量减至3 g,加莲子须6 g,同时服用肾气丸6 g,每天3次。嘱其继续服药。又坚持服用40余天,诸症悉平,尿检正常。继服六味地黄丸巩固治疗,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本例症见神疲乏力,脉沉无力,尿蛋白持续阳性,知乃脾肾两虚所致。前医治肾,何以罔效,又增浮肿?殊不知患病虽在肾,亦有脾阳虚之候,如纳差、便溏、乏力等症。脾阳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先天无以充养,运化水湿乏权,则水湿内停。故用肾着汤温健脾阳,加党参助其益气健脾之力,配泽泻、白茅根利水消肿治其标,诸药相合,使脾阳复,饮食得进,化源充足,先天之本得到充养,不治肾肾疾自愈。
2、泄泻
刘某,男,44岁,1997年4月13日初诊。素有饮食不慎即作泄泻。1周前因食生冷,遂致泄泻,每天6~7次,泻下清稀如水样便,脘腹隐隐作痛,口渴喜热饮,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腻,脉濡滑。诊为泄泻。证乃脾阳虚,水湿不化,下趋大肠。治宜温脾阳化湿浊,予肾着汤加味。
处方:炙甘草9 g,干姜10 g,白术、茯苓各15 g,泽泻20 g,水煎服,每天1剂。
服药3剂,腻苔渐化,腹泻减轻,每天2~3次,唯稀软溏便,又予原方加党参15 g,续服5剂后大便成形,每天1次,余症皆瘥。后嘱其用参苓白术丸巩固治疗。
按:此例缘于素体脾虚,复受寒邪致使脾阳虚不能腐熟水谷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混杂而下,则泄泻作矣。肾着汤暖土胜湿,实乃治疗此疾之良方,加泽泻取其利小便实大便之效。诸药相合,药味虽简,但标本兼治,功专效宏,故取效迅捷。
3、咳嗽
袁某,男,45岁,1996年11月7日初诊。患支气管炎8年余。10多天前不慎感寒,宿疾又作,用先锋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静滴治疗5天乏效。又经某医用清热化痰止咳中药3剂后,反咳嗽更剧,故前来诊治。诊见:咳嗽不已,痰稀白量多,咳则汗出,胸闷,不能平卧,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沉弦。X线胸透示: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诊为咳嗽。证乃脾阳虚水泛为饮上渍于肺,其标在肺,其本在脾,治以温脾阳化痰饮。方以肾着汤加味。
处方:炙甘草 9 g,干姜、紫苏子、紫苏梗、苦杏仁各10 g,茯苓、白术各15 g。水煎服,每天1剂。
服药3剂,咳嗽大减,饮食增,可平卧。继用上方5剂,咳嗽已瘥。
按:经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此例缘于患者肺病日久,子盗母气,损及脾阳,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而为饮,上渍于肺所致。方拟肾着汤意在补土生金。方中干姜温肺化饮,温健脾阳;苓、术健脾利湿,炙甘草益气和中;加紫苏子降气化痰;苦杏仁降气平喘除痰;紫苏梗下气宽中,以助肺气下降,脾气健运。
4、经漏、涎多
张某,女,24岁,1997年5月7日初诊。缘于3月前正值经期,负重远行,以致经水淋漓不尽,因羞于治疗,一直未愈。半月前,觉口中流涎增多,初未介意,近几天来,流涎倍增,甚则顺嘴下滴,以致无法进食,用西药阿托品后好转,但口干难忍,方来诊治。刻诊:面色无华,伴神疲乏力,气短,经水淋漓,色淡无块,少腹隐痛,喜暖喜按,口中流涎多,伸舌则滴水,不能张嘴,舌淡胖,脉细弱。证属劳倦伤脾,日久致脾阳虚,上不能摄涎,下不能统血。治宜温阳健脾,方拟肾着汤加味。
处方:炙甘草6 g,干姜8 g,茯苓、益智仁各10 g,白术15 g,党参20 g,水煎服,每天1剂。
服药5剂后,经水已净,口中流涎亦止,惟动则气短乏力。方已奏效,续服10剂后病愈。为巩固疗效续服补中益气丸月余,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此例缘于经期劳累,损伤脾气,日久致脾阳亏虚,上不能摄涎,下不能统血。故拟肾着汤温阳健脾;加益智仁温脾摄涎;党参增益气固摄之力。诸药相合,使脾阳复,脾气旺,血有所统,涎有所摄。
5、肾着汤加减辨治腰痛
“腰痛”是由于腰部受损,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或腰府失养所引起的以腰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是中医学的一个常见病、多发病。
“肾着汤”即“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该方有温肾散寒、健脾除湿之功,主要通过补土制水、温化寒湿而治疗肾着病。肾着是肾为寒湿所伤,症状偏重在腰。肾着汤方中诸药实际上是主治太阴中焦寒湿的,肾属于少阴,腰为肾之外府,“着”就是中焦的寒湿下着于肾,肾受寒湿之邪,就会出现腰及腰以下冷痛为主的病证。
笔者临证常活用此方辨治外感内伤、跌仆闪挫,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见阳气痹阻、寒湿留滞痹着于腰部经络肌肉而出现腰部沉重冷痛、转侧不利者,疗效很好。
①患者李某,男,58岁,农民。腰痛连及右侧腿部僵硬疼痛1月余。2010年1月10日初诊。患者长期体力劳动。1月前,因劳累而突感腰骶部重坠凉痛,逐渐加重,并放射到右臀部及右下肢至小腿外侧僵硬麻木疼痛,有右腿短的感觉,行走困难,去当地县医院查CT示:L4/L5椎间盘突出,L5/S1椎间盘膨出,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按摩牵引及局部封闭、服药等多种方法治疗,未能奏效,痛苦异常,故求治。
诊见:腰腿部凉痛伴僵硬麻木无力,走路困难,口干,无汗,无口苦、口渴,纳差,眠差,二便可,舌质暗,苔白厚滑腻,中有裂纹,脉沉紧。四诊合参,辨为太阳、太阴、少阴合病,阳虚寒凝,湿瘀互结痹着腰府,治宜温阳祛寒、化湿通络。
方拟肾着汤合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干姜、茯苓、狗脊、杜仲、威灵仙、鸡血藤各30g,白术、炙甘草各20g,炮附子(先煎1h)、麻黄、细辛、怀牛膝各15g,7服,日1服,水煎分2次服。
二诊:服药后,重坠麻痛即渐减轻,行走渐能用力,仍僵硬发凉,但减轻,上方将炮附子加至25g(先煎1.5 h),继服7服。三诊:腰腿僵硬麻木感基本消失,疼痛明显减轻,已可持续行走1公里路,食欲也增强了,已经阵发性疼痛两个多月的牙痛病也消失了。上方将炮附子加至30g(先煎2h),继服7服,痊愈。
②患者葛某,女,45岁,餐饮业主。腰痛连及右侧腿痛伴小便不利20余天。2010年1月19日初诊。患者素有腰痛病史,遇阴雨、寒冷季节即感腰部酸重隐痛不适。20天前,因拎面粉上楼时突然扭伤腰部,当时即感疼痛不适,卧床休息后无缓解,且逐日加重,并连及右下肢亦痛,本来行动就很困难,又出现尿急、尿频症状,小解较多,频频蹲起,腰腿疼痛更甚,曾去市某医院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泌尿系感染,经按摩、理疗、服药等多方治疗,效不明显,故求治。
诊见:腰及臀部、大腿后侧疼痛伴凉麻酸沉不适,夜甚,翻身转侧困难,尿急,尿频,无汗,口苦,纳差,眠差,大便可,舌质淡暗,舌体胖大、苔白腻水滑,脉沉细。腰椎CT示:腰L4/L5椎间盘脱出。肾功能化验正常。四诊合参,辨证为太阳、太阴、少阴合病,湿瘀痹着,气机不利。治宜温通祛寒,除湿化瘀,舒畅气机。
方拟肾着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四逆散合方加味:干姜、茯苓、柴胡、白芍、狗脊、杜仲各30g,白术、炙甘草、枳实各20g,炮附子15g(先煎1h),麻黄、细辛各12g,4服,日1服,水煎分两次服。
二诊:腰腿疼痛酸沉减轻,尿急,尿频明显好转,仍凉麻不适,已可转侧,翻身,上方将炮附子加至30g(先煎2h),麻黄、细辛各15g,继服4服。三诊:尿急,尿频消失,腰腿酸沉凉麻不适感明显减轻,已经可干轻度家务,效不更方,上方又服8服,诸症消失。
按:案一患者久劳耗损脾肾之阳,寒湿易生,此次又因过劳伤及经脉气血,致使阳气不充,气血不畅,寒湿瘀血互结留着于腰部及下肢经络肌肉所致。症状虽在腰腿部,而病机根本在于太阴、少阴阳虚寒盛,湿邪内生。故主以肾着汤温通祛寒,化湿除痹。肾着汤证重在“腰以下冷痛”,即疼痛不仅在腰部,常连及胯及腿部。合以麻黄细辛附子汤温经扶阳,通达内外,其中附子是方中主药,《本经》谓其“主……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用之可温阳通阳,有效驱逐表里之寒湿,逐渐加量,以策安全。狗脊“主腰背强关机,缓急,周痹,寒湿,膝痛”(《本经》),加之以强筋骨,通痹阻,祛风湿而利关节。杜仲“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本经》),加之以益肝肾,强腰膝,加强疗腰膝酸痛。牛膝“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本经》),加之以活血祛瘀、通利关节,尚可引药下行。威灵仙性猛善走,长于走肌表,通经络,加之意在加强通络除湿止痛之效。鸡血藤既能行血又可补血,加之以活血补血,舒筋活络而主治肢体麻木疼痛。牙痛意外消失说明其牙痛系阳气亏虚、阴气上僭所致,服温阳药可达到温扶阳气,引火归元之效。经方相合,方证相应,药症相符,故效如桴鼓。
案二患者素有寒湿腰痛病史,久则阳虚寒凝,此次又因用力不当而捩伤腰部,致使瘀血与寒湿之邪互结痹着腰府,经络气血阻滞不通而疼痛酸麻不适。寒湿之邪不仅伤阳痹阻经络,而且可致阳郁气机失畅,气化不行而小便不利。《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小便由膀胱所司,赖肾、肝、脾、肺、三焦之气机转化而正常排出为溺,故太阴少阴阳虚、阳郁、湿滞皆可影响脏腑气化功能。证属太阴、少阴寒盛湿阻,瘀血痹阻经络,脏腑气机不畅。因腰痛为主要矛盾,故主以肾着汤温中祛寒,除湿通痹。合以麻黄细辛附子汤温通阳气,散寒通络。辅以四逆散调和肝脾,疏达郁阳,宣通气机,俾土木和而气机流畅,气化复常,小便自调。二诊因腰腿凉麻较甚,加重麻黄细辛附子汤量意在加强温经通络之效。加狗脊以祛寒湿,强筋骨。杜仲“主腰脊痛,……坚筋骨……小便余沥”(《本经》),加之以强腰膝、疗尿频。
应用该方,一定要遵方中各药物的药量比例,如甘草、白术与干姜、茯苓之比为2:4,方可有良好的疗效。白术有治腰痛、身痛的特效,但必须用生白术,而且剂量要重,至少不能低于20g。
6、冯世纶用肾着汤
肾着汤即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出自《金匮要略·五脏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篇。本证是虚寒太阴里证。
①遗尿
患者,女,13 岁,初诊日期:2006 年11 月4 日。患者家人代诉谓遗尿已达5 年,曾多次服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缩泉丸之类无效。又用针灸及西医治疗,遗尿如故。诊时症见:夜尿频繁,一般5~6 次,而且多数情况下患者不自知。口干不欲饮,饮水后小便频数,质清,大便偏干,3~4 日一行,腰部发凉,饮食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辨证属里虚寒证。治法:温中祛寒化湿。
处方:肾着汤:茯苓15g ,干姜15g ,苍术15g ,炙甘草6g。7 剂,水煎服,日1 剂。
二诊,服上方后,症大减,夜尿1~2 次,腰部凉感较前减轻,大便仍干。上方加白术15g ,继服7 剂,夜尿1~2 次,已不遗尿,腰部变温,大便调。嘱再进原方巩固治疗,随访至今,未再遗尿。
按语:参合患者的舌脉证,确系虚寒之象。患者阳气虚衰,阴寒水湿内停,下注于肾府,故有腰部冷重感。阳气虚,温化无力,水饮内停,津液不得上承,故口干而不欲饮。水饮内停,寒湿下注,则小便频数,而遗尿。津液虚竭,肠道失去津液濡润故便秘,此便秘当属里虚寒甚,而非实热性的阳明腑实证。舌质淡、苔薄白亦为里虚寒之明证。注意:冯老运用肾着汤时,常用苍术代替白术,是继承胡希恕老师经验,因为苍术温化寒湿的功用较强。而在二诊时,加用白术,用其润肠通便之功。冯老临证时,重视方证相应,有是证用是方,疗效非凡。
②慢性前列腺炎
患者,男,40 岁,初诊日期:2005 年4 月14 日。患者诉腰痛、滴白、尿频、尿不尽半年余。西医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经西药抗生素治疗,效不显。今慕名而找冯老诊治。症见:滴白,腰困痛,小腹胀,牵至腹股沟处不适,夜尿3~4 次,尿不尽,口干不欲饮,大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腻,脉沉细。辨证:寒湿内阻,兼有气滞血瘀。治法:温化寒湿,行气活血。
处方:肾着汤合当归赤小豆汤加味:茯苓15g ,干姜15g ,苍术15g ,炙甘草10g ,赤小豆15g ,当归10g ,王不留行10g ,荔枝核10g ,炒蒲黄(包) 10g ,清半夏15g ,生薏苡仁15g ,车前子(包) 15g。7剂,水煎服,日1 剂。
结果:上方服用7 剂后,腰困痛大减,小腹胀痛减轻,夜尿1~2 次,滴白消失,继服上方加减约1 月余,诸症消失。
按语: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的“白淫”、“白浊”、“劳淋”、“膏淋”等范畴,临床上可出现许多症状,治疗该病时亦必须从患者的证入手,细致辨证方可取效。冯老主张辨证而不主张固定方治疗该病,或一味地补肾壮阳,认为这都有违中医的辨证论治精神。
本例患者口干不欲饮、腰困痛、滴白、小便不利及尿不尽、舌质淡、苔微白腻、脉沉细均为里虚寒之寒湿下注证。同时,患者又有小腹胀,牵及腹股沟处,多为寒湿内阻,致气机不畅、血络瘀滞所致。故用肾着汤温化寒湿;当归、赤小豆、炒蒲黄养血活血;王不留行、荔枝核行气解郁;同时加用清半夏、生薏苡仁、车前子加强祛湿之功。全方共奏温化寒湿、行气活血之功而取效。
③不明原因的双下肢乏力
患者,男,65 岁,初诊日期:2007 年1 月5 日。患者诉双下肢乏力渐进性加重半年余。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骑自行车时亦常因无力而摔倒,走路时亦不能快走,坐立时亦不能轻轻站起。曾就诊于当地西医院,未明确诊断,服用中西药效不显。就诊时症见:双下肢乏力,无腰困痛,无口干欲饮水,小便频数,清长,大便偏干,食纳可,无其他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沉弦。辨证:阳气虚衰,寒湿下注。治法: 温化寒湿。
处方:肾着汤加减:炙甘草10g ,茯苓15g ,干姜15g ,苍术15g ,桂枝10g ,猪苓10g ,泽泻10g ,车前子(包) 15g ,川断10g ,怀牛膝10g ,狗脊10g。5 剂,水煎服,日1 剂。
结果:上方服用5 剂后,双下肢乏力症状较前明显好转,走路时较前有力,上方继服1 月余,双下肢活动正常,无不适,随诊至今未复发。
按语:该患者为一老年男性,而症见双下肢乏力。小便频数、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腻,为里虚寒水湿内停之证。方中肾着汤温化寒湿;桂枝、川断、牛膝、狗脊助其温阳化湿之功;又以猪苓、泽泻、车前子加强祛除寒湿之效。本例患者,西医无明确诊断,而中医根据患者的症状,辨证施治而取效,说明了中医根据症状反应总结出的辨证论治理论的科学性。
7、何任用肾着汤。汤XX,男,42岁,工人。1993年9月8日初诊。腰痛胀重堕牵及臀部已历3年余,面浮足肿,两脚逆冷。自谓缘于抬重物出汗后。经多方诊治,未能显效。血、尿及免疫功能等多次检查,未见异常。纳可,便溏,溲利而不多,苔根厚腻、舌淡,脉沉缓。寒湿滞着肾府,阳气不得伸行。治宜温中散湿,燠土胜水。《金匮》甘姜苓术汤主之:茯苓皮30g,干姜9g ,白术20g,生甘草6g,陈葫芦壳15g,川断9g,杜仲9g。上药4剂,腰痛胀重堕解,面足浮肿退,两脚逆冷除,便成形,溲畅利。续服7剂巩固,已上班工作。本例病历3载,久治少效。析前医之治,或以肝肾不足之风湿痹痛论治而投独活寄生汤之类;或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清利水湿等,效总罔然。其因其症,实属肾着之为病。夫腰为肾之府,劳作汗出,受冷感湿,寒湿留滞肾府,着而不去,故名肾着。寒湿留滞腰部,肾脉受阻,阳气不行,症见体重,腰痛胀重着,腰脚冷如坐水中,口不渴,小便利或不多,面足浮肿等。本症病在寒湿滞着腰部,而不在肾之本脏,故宜甘姜苓术汤温中散湿,健脾利水。俾寒散湿除,阳气复行,脾气健运,水湿渗利,即诸症自消。
 
痤疮膏:外涂治各型痤疮及毛囊炎
痤疮,又叫青春痘、粉刺,是皮肤科常见病种之一。痤疮膏适用于各型痤疮及毛囊炎。对于皮肤油腻者,疗效良好;对于皮肤干燥者不宜使用。
痤疮膏
组成:黄芩、川黄连、生栀子、三棱、莪术、檀香、冰片各30g。
功效:清热解毒、软坚化瘀。
主治:各型痤疮。
方解:“劳汗当风…郁乃痤”。肺主皮毛,热郁则生痤疮,方中黄芩入肺经,苦寒泄热,为君药。川黄连善清中焦之火,助黄芩泻热于中;栀子通泻三焦火热,共为臣药。“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血寒则泣”,故得温则行,故用三棱、莪术温经行气以化瘀,檀香行气以活血,冰片透皮通络,此四药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达清热解毒、软坚化瘀之效。因本药主治痤疮,故名痤疮膏。
用法:取药膏少许,薄敷于皮损之上,保留20~30分钟,以清水洗净药膏,每日2次。根据临床辨证论治,以汤药内服配合药膏外用疗效更佳。
运用体会:本方适用于各型痤疮及毛囊炎。对于皮肤油腻者,疗效良好;对于皮肤干燥者不宜使用。
验案举例
案一:痤疮
男,22岁,主因“面部起疹反复发作半年,加重半个月”,于5月22日初诊。患者诉半年前,因饮食不慎,过食辛辣香燥,面部出现红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故一直未予治疗,后皮疹逐渐增多,尤以饮食不慎或熬夜后,皮疹发作加重,曾到西医医院就诊,诊断为“痤疮”,给予“四环素片”口服、“希尔生”外洗,症状有所缓解,但皮疹未完全消退。近半个月来,因饮食不慎皮疹发作加重,面部皮疹泛发,出现结节。为求中医治疗,今日来诊。
证候:面部油腻,泛发粉刺、红色丘疹、少量结节,轻度疼痛,压痛明显,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数。治以疏风清热、消肿散结。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生枇杷叶15g生桑白皮30g,枯黄芩15g,川黄连10g,生地黄30g,牡丹皮15g,野菊花30g,蒲公英30g,郁金15g,滇重楼30g,蜈蚣2条。3剂,内服。
外用:取痤疮膏少许,薄敷于皮损之上,保留20~30分钟,以清水洗浄药膏,每日2次。并嘱患者忌食辛辣、甜味、油腻食物,避免不恰当挤压。
二诊:5月29日复诊,患者经上述治疗后,面部油腻明显减轻,无新发皮疹,原有皮疹缩小,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数。治疗有效,效不更方,继续服用上方6剂,继续配合痤疮膏外用。1个月后,电话随访,病情好转显著,大部分皮疹消退,遗留少量疤痕及色素沉着。
案二:毛囊炎
邵某,男,15岁,主因“前胸及后背部起疹反复发作2年,加重1周”,于8月11日初诊。患者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前胸及后背部出现红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故未重视,后皮疹逐渐增多,尤以饮食不慎后,皮疹发作加重,遂到某西医医院就诊,诊断为“毛囊炎”,给予“红霉素”口服、复方"吲哚美辛酊”外用,症状有所缓解,但皮疹反复发作。1周来,无明显诱因皮疹发作加重,前胸及后背部泛发皮疹,有少量脓疱。为求中医治疗,今日来诊。
证候:前胸及后背部密集红色毛囊性丘疹,局部出现脓疱,并有脓液渗出,皮肤油腻,可见结痂,轻度压痛,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数。治以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散结。方用“五味消毒饮”加減:野菊花15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15g,金银花10g,天葵子15g,生地黄30,牡丹皮15g,丹参30g,滇重楼30g,蜈蚣2条。3剂,内服。
外用:取痤疮膏少许,薄敷于皮损之上,保留20~30分钟,以清水洗浄药膏,每日2次。并嘱患者忌食辛辣、甜味、油腻食物,避免不恰当挤压。
二诊:8月18日复诊,患者经上述治疗后,无新发皮疹,原有皮疹缩小,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数。治疗有效,效不更方,继续服用上方6剂,继续配合痤疮膏外用。1个月后,电话随访病情好转显著,大部分皮疹消退,遗留少量疤痕及色素沉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班级推荐】茯苓四逆汤在儿科临床上的应用
阳痿、早泄、遗精
倪海厦常用诊断经验及技巧300条 由编者历时一年呕心沥血整理
气机学说在肝病诊治中的应用
用圆运动解释名方——四逆汤
脏腑辨证论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