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志愿者活动如何策划开展?这个案例了解一下 | 社工课
userphoto

2022.05.30 广东

关注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陈秀兰 何佩梅

    单位 | 广州市黄埔区普爱社会工作服务社

摘要:云埔街东区、新东社区是城市化社区,流动人口比例高,社区活力不足,邻里关系淡薄,同时根据调研发现志愿者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需求:

一方面是志愿者本身自我提升方面的需求,一方面是社区层面活力提升的需求。

妇女节活动实践1

为此,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策划小组,让志愿者学习和掌握活动策划知识,激发组员个人潜能,提升组员的策划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同时培育出一支稳定的社区节日性活动策划队伍,为搭建社区活动平台及盘活社区活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活动策划;志愿者队伍培育;团队协作

一、服务背景


云埔街东区社区社工站社工根据2021—2022年度的调研结果分析发现,小区住户之间关系比较融洽,但是更多的只是点头之交,因此,社区居委、小区业委会及物业希望社工搭建邻里互动平台,促进邻里之间的互相了解,增强邻里之间的友好互动。

同时,有38.83%的志愿者为更好地促进自身服务社区,存在着学习活动策划技能、提升活动策划能力的需要。为此,社工根据志愿者的服务需求,设计了本次小组,旨在让志愿者学习策划活动的要素、技巧及注意事项,策划开展社区实践活动,激发组员个人潜能,提升组员的策划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此外,从服务需求来看,旨在小组过程中培育一支稳定的活动策划队伍,保证组员们在学完活动策划知识后还有平台可施展才能,发挥个人的活动策划能力;同时通过策划队伍定期开展社区活动,促进辖区内社区居民的互动交流,拉近邻里关系,打造一个友好、充满活力的社区。

二、问题预估/需求评估

从需求调研得知,志愿者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需求:一方面是志愿者本身自我提升方面的需求,一方面是社区层面活力提升的需求。

三、理论依据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人的行为是由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人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认同与社会增强作用而习得的。

本次“携手同行,共策精彩”志愿者活动策划小组为组员营造一个交互环境,社工通过引导组员在小组中不断和组内成员的交流学习,经验分享以及观察、学习活动策划的方法,并通过讨论、澄清及补充等方式促进组员对所学习到的活动策划知识以实践的形式展现。

妇女节活动实践2

同时,组员通过组织策划活动的实践形式提升自己的组织策划能力及服务技能,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的反思总结经验,不断的提升自我的组织策划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服务目标

目的:

通过小组的形式,以详细讲解、体验实践教学为主,让组员通过学习活动策划知识,团结协作策划社区活动并参与实践,进一步提升组员活动策划能力和服务技能,提升组员协作意识及能力。

同时培育出一支活动策划的队伍,搭建一个睦邻善居活动策划平台,定期围绕节日主题组织策划社区活动,促进邻里互动,盘活社区活力。

目标:

1、80%的组员能够掌握活动策划的基本要素,如主题、目标、活动流程等;

2、80%的组员能够一起协作策划一场社区活动,并参与实践;

3、活动结束后,至少有5名组员愿意成为活动策划队伍成员,继续参与后续社工服务。

五、服务计划


六、服务过程


1、小组前期,小组成员之间都不太熟悉,为促进组员相互认识,消除组员之间的陌生感,使组员尽快熟悉起来,社工通过“传球识人”破冰游戏拉进组员关系。

同时社工向组员介绍小组的整体安排,以及澄清小组开展的目的及意义,让组员对此次小组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社工澄清小组契约的作用,引导组员制定小组契约,规范小组流程与秩序,保证小组正常的发展。

在分享互动环节时,引导组员分享自己曾经参与志愿服务期间发生的有趣、难忘的事情,以及对学习活动策划的看法,了解组员心目中理想的节日活动形式,为后续策划队开展服务奠定基础。

妇女节活动实践总结

2、小组中期,社工通过ppt和以往服务计划书带领组员学习活动策划的基本要素,让组员明白一个完整的活动所包含的部分,通过学习讨论让组员对活动策划有了基本的了解。

同时,为加深组员对策划知识的掌握及应用,社工组织组员策划一场“妇女节”主题活动,从活动名称到活动对象,再到活动内容,组员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

同时组员们积极参与到活动筹备过程中,对活动游戏也进行了演练试玩,做好活动开展前的各项准备。

3、小组后期,为加深组员对策划知识的掌握及应用,社工组织组员根据探讨出来的活动方案及分工安排合作完成一场妇女节主题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组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本次妇女节活动获得服务对象的认可和鼓励,组员们的信任及价值感得到大大提高。

妇女节实践活动合影

小组最后,社工与组员一起探讨队伍未来的发展方向,如队伍的名称、队伍的管理与建设以及服务计划等,组员们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各自的意见,同时也耐心倾听其他组员的分享,组员们都对后续的节日性社区活动充满期望。

七、服务成效


目标一:80%的组员能够掌握活动策划的基本要素,如主题、目标、活动流程等。

达成情况:组员通过PPT及计划书等一系列的学习及“妇女节”主题活动实践,对活动策划的基本要素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通过6份有效问卷反馈表汇总统计分析得到:反馈通过本次小组我掌握了活动策划的基本要素的总评平均分达到5分(总评平均分满分5分),即可认为80%的组员能够掌握活动策划的基本要素,因此目标达成。

目标二:80%的组员能够一起协作策划一场社区活动,并参与实践。

达成情况:在活动策划与筹备前期,六名组员积极参与其中,为妇女节主题活动出谋划策,在小组过程中他们合力完成一份活动计划书、完成活动海报制作等。

组员浏览计划书模板

此外,活动时间当天,除组员小赵因工作原因未能出席,其余五名组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全程参与妇女节主题活动,即可认为80%的组员能够一起写作策划一场社区活动,并参与实践,因此目标达成。

目标三:活动结束后,至少有5名组员愿意成为活动策划队伍成员,继续参与后续社工服务。

达成情况:在小组最后一节中,社工现场邀请组员是否愿意加入活动策划队伍,组员们纷纷表示非常愿意加入,并表示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会积极参与后续社区活动策划。

同时,通过6份有效问卷反馈表汇总统计分析可以得到:反馈活动结束后我愿意成为活动策划队伍成员,继续参与后续社工服务的总评平均分达到5分(总评平均分满分5分),因此目标达成。

八、总结反思

(一)值得肯定的地方

1、在小组初期,社工作为主导者和引领者,推动组员由彼此陌生到相互到熟悉,通过“传球识人”及自我介绍打破组员之间的陌生感,组员熟悉之后融入度参与度都有所提高。在这个阶段中,各个环节主要由社工带领与推进,例如小组分享环节中组员分享主动性薄弱,更多地在于倾听社工的发言,小组未有明显的相互支持和鼓励的情况,小组动力也还没有萌芽。

2、在小组中期,社工作为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PPT和计划书讲解让组员了解和学习活动策划的基本要素,促进组员对活动策划的认识。

同时社工能引导组员对妇女节实践活动方案进行头脑风暴,回答分享自己的感想与收获,启发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与讨论,同时鼓励组员进行发言,引导组员积极投入到小组当中来,促进小组的正常发展。

组员讨论妇女节活动方案

此外,社工鼓励组员自行组织聚会,为妇女节活动做准备,同时在筹备及活动开展过程,社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增强组员实施活动的信心。

通过每一节的相处,组员彼此之间的信任感也逐渐增加,也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够积极投入到小组讨论中来,共同完成活动方案与人员分工安排等工作。

3、在小组后期,社工作为引导者和观察者的角色,能够有意识地对社工角色进行转变,推动组员的自主性。组员在过程中居于主导的地位,通过主导实践整个妇女节活动的开展,加深组员对活动策划的认识,同时社工又不过分干涉组员彼此的互动行为,使他们有充分的自主性和参与度,同时围绕主线完成小组内容,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此外,社工引导组员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与反思,让组员清楚知道到此次实践活动做得好的地方,以及需要改善注意的地方,为后续策划社区活动奠定基础。

同时社工让组员明确成立策划队伍的意义,引导组员探讨策划队伍的名称、管理建设以及服务计划,发挥组员之间的主观能动性,让组员在策划开展的过程中提升活动策划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服务需要改进的地方

1、在小组过程中,组员会出现游离小组主题现象,以及出现个别组员沉默、发言少的情况,社工会进行引导,但在引导方面仍有欠缺,之后社工需不断加强引导技巧的学习,提高处理组员出现上述情况的能力,确保每位组员参与到小组中;同时提醒组员小组契约,让组员把精力重新回归到小组学习当中。

2、在小组中涉及策划知识、游戏环节讲解,社工只是运用简单的“教”与“授”的形式进行,后续社工可以通过情景体验、场景模拟等形式,增加小组的趣味性,提升组员参与积极性,促使组员注意力集中。

组员学习活动策划知识

3、截至小组结束,活动策划队伍也才刚刚成立起来,因此社工后续仍需要投入到队伍的组织建设中来,重点关注组员的能力提升及培育队伍领袖,协助该队伍成长运营起来,定期提供活动策划平台,让组员继续参与到活动策划中,巩固延续组员所学,进一步提升组员的策划能力。

九、督导点评


在活动设计方面,社工能够考虑到服务的延续性,以培育志愿队伍及搭建平台为方向设计及推进小组,并在小组中设计实践环节,一方面提高组员的策划能力,一方面提高组员的服务责任意识,增加组员小组结束后的持续提供服务的意愿及动力。

在小组中,若能推动组员一起探讨和分析目前社区在邻里互动、社区活力等方面中存在的不足及期待的改变,再引导组员共同探讨以搭建活力策划平台等方式来促进社区的改变,并赋予组员责任,会更能激起组员的持续参与的动力。

整体来看,通过本次小组,组员的策划组织能力得到提升,后续参与服务组织策划的意愿也较强烈。

社工后续还需要继续投入精力,协助队伍继续积累组织策划经验,并培育队伍骨干,明确队伍服务内容、完善队伍服务章程及完善队伍架构等,推动队伍自主管理及运作,定期开展社区活动,盘活社区活力,创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共同推动形成“睦邻善居”幸福社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留守儿童小组工作案例
如何开展志愿服务成长小组?(案例版)| 社工课
【乐益行·新阳街道示范项目】实用好用管用的儿童安全教育小组活动
滕州市承接省实验区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十二月成果展示
​五社联动|非遗集市——方岗村传统文化体验小组
【益快讯· 钦州】保护环境,我们能做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