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晚清老照片:李鸿章弯腰驼背疾病缠身,衙门前犯人列队受罚
userphoto

2022.06.16 浙江

关注

晚清“庚子事变”期间,天津成为重要的战场,清军、义和团与八国联军在此进行了激烈的战斗,炮火连天,满目疮痍,最终还是无奈沦陷。随后,八国联军设置了殖民机构,对天津进行殖民统治。我们通过一组老照片,看看八国联军占领期间天津的社会面貌(1900-1902年)。

站在大南门城墙上眺望城区。

近代以来,天津的地位超越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一个原因在于西方列强欲侵入北京,必经天津,这里承担着强海防、守京畿的战略功能;二是开埠之后外贸发达,国内外人员往来频繁,涉外事务众多。所以从1870年起,朝廷决定让直隶总督兼任通商大臣一职,其办公重心由保定转移到天津。随后,清廷又在天津开辟了诸多洋务事业,成为北方的洋务中心。

老龙头火车站被烧毁的列车。

老龙头火车站(今天津站位置)1892年竣工投用,是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由此可便捷地进入北京和东北。1900年6月中旬开始,直隶提督聂士成率领的清军联合义和团曹福田部,与八国联军(主要是沙俄军队)展开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虽经苦战,仍未能确保对车站的控制权。这张照片展示了当时的战斗多么激烈。

老龙头火车站一景。

千疮百孔的车站建筑,同样记录了当时激烈的战况。那些持枪的士兵来自沙俄,蹲在地上的人是被抓来整修车站的苦力。

被日军强迫征用的苦力。

日军强迫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从事搬运物资、建设营房、修桥铺路等工作,还强迫他们举着膏药旗,十分可恨。

都统衙门,犯人列队受罚。

天津沦陷后,八国联军占据直隶总督署,成立了“暂行管理津郡城厢内外地方事务都统衙门”,简称都统衙门,实际上就是对天津实行军事统治的殖民机构。这个机构为非作歹,抓丁拉夫,乱用刑罚,作恶多端。那些被戴枷示众的“犯人”,很可能就是反抗殖民统治的热血男儿。

天津鼓楼。

鼓楼位于老城厢的中心,属于地标性建筑。经历了战火洗礼,虽有一定的破损,但基本上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李鸿章在天津短暂停留。

1900年7月8日,在八国联军侵略京津日益紧迫之际,慈禧太后任命远在广州的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令其迅速北上,收拾糜烂的局势。78岁高龄的老李9月下旬赶到天津,停留了6、7天即乘船进京。在津停留期间,记者扬季维茨基采访了老李,他记录道:“这位伟大的老人驼着背,由两个奴仆搀扶着,慢慢地走了出来,费力地坐在太师椅上。”李鸿章的状态已非常糟糕,他因骨质疏松出现驼背,疾病缠身,不住地咳嗽,此行对他来说凶多吉少。果不其然,1901年11月,签订《辛丑条约》不久,他就病死了。

街边的人们。

这些人站在一辆水车边,他们的目光指向同一个方向,应该是在看热闹。

郊外的公墓。

这一处公墓是慈善机构义阡局主办的,专门收葬死去的贫寒之人。两个少年在此闲逛,也不觉得瘆得慌?

文庙外的街道与过街牌楼。

这座过街牌楼位于文庙门外,在其另一侧还有一座形制完全相同,分别书写“德配天地”“道贯古今”匾额。两座牌楼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后经多次重修,均为二柱三楼木结构,覆盖“五脊六兽”阿瓦顶,造型独特,为其他地方所罕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赫德与晚清邮政
1900年天津西门外“贞节烈女坟”前的行刑场
天津金钢花园史话
近代史中的天津卫(四)八国联军时代的天津都统衙门 (上)
北洋大臣的权力有多大?为什么由直隶总督兼任?
不怕洋人的李中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