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学视导回顾(3):年轻真好

编者按:

 这是十二年前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全县教学视导时撰写的视导反思的第三篇,有兴趣的同仁可以一看。
  视导反思(3)
2011年3月7日
这是一所山区初中,尽管得到各级政府的不断支持,教学条件还是比较简陋。由于下雪的缘故,我们视导组一行赶到学校的时候第一节课已经开始了。我急忙带着听课本赶到教室,从微开的后门走了进去。一位年纪轻轻的女教师在对着几块学生展示成果的小黑板进行矫正与点拨。一块讲完接着下一块,学生的眼神也随着教师的走动而改变着方向。说真的,我有些感动,形式上跟杜郎口有很多相似之处!整节课,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或独学,或对学,或群学,整节课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在活动,沉闷的气氛一扫而光。
这是我参加本次视导以来听过的、第一节让我心动的常态课!而这位执教的女教师却是该校一位毕业第一年的新教师!这引起我对该校的新课改进行探究的兴趣。我一改教研室的事先规定,主动要求该校教务主任临时再安排一节思品课,我就是想听一节原汁原味的常态课来探究一下那位女教师上课令我心动的秘密所在。又是一位女教师答应上课了。这位女教师也是一位毕业才两年的年轻教师,这在我看来还是属于“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那种。然而,一节课下来,我更加坚定了我的判断——这里的新课改真的不是在走形式,而是他们的老师都在实实在在的去践行。要知道这节临时加上的常态课那可是他们原生态的常态课呀!
在与教师交流过程中,我深为他们的课改精神所感动!2010年该校发表省级论文22篇,其中国家级5篇,核心期刊2篇,档次之高令人叹服。不仅如此,该校有3项教研课题结题,11项课题立项,这在农村初中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为推进新课改,该校还评选学科带头人,教科研标兵,用业务骨干进行教科研引领。尤其是在课堂教学改革上,该校不仅全力推进杜郎口模式,而且结合我市“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要求全力打造高效课堂。教师推门听课已经蔚然成风,做为视导组成员,我也和他们一样站着听了三节课,这是我参加所有听课中唯一的一次“特殊”的听课,深受震撼。
是什么原因让一所山区中学展现出这么大的课改魅力?这让我深思。都是农村初中,都同样条件艰苦,师资力量也大体相当,工资待遇更没有丝毫差别,但结果却是不可同日而语。该校生动的课堂教学赢得我们全体视导组成员的交口称赞。这就是新课改带来的动力,这就是“六模块”带来的活力!我们不要求每一节课都要完全按照“六模块”的要求去教学,但新课改的课堂一定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一定是学生的才能得以广泛展示的课堂,一定是师生关系和谐交融的课堂,自然也是教学效益高效的课堂!
这次教学视导给我带来最大感想就是:年轻真好!!!
今天是本周第一次回办公室,沙河中学三天的“沉浸式”教学视导过程仍历历在目。在办公室又读过去的反思,更感培养青年教师的重要。还真是:青年教师,他(她)们才是教育的希望所在,这也是像沙河中学这样的学校得以复兴的关键所在。
附:2023年9月27日在沙河中学视导时听入职第二年教师徐苏琪老师的《夯实法治基础》展示课

一、温故知新:公民如何参与民主生活?(要求:3分钟自主背诵,然后默写在导学案上)

点评:1.限时进行,提高效率。2.站立背诵,集中精力。3.手脑并用,检测到位。4.现场点评,矫正及时。整体上,这个环节真正做到目标明确,方式多样,检测到位,值得称赞。

二、自主学习:教师要求学生独立看书,并用笔将找到的内容划下来,并完成导学案中的相关内容。

点评:1.要求明确,重点突出。2.带着问题去看书,并用笔划下来,做到手脑并用。建议:1.让更多学生参与展示,如第3题不要让一个学生来回答。2.要注意指导学生如何快速去看书,让学生注意阅读的速度与技巧。

三、精讲点拨:(一)探究(1):知法治之内涵。通过《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于2022年12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相关材料说明“良法”与“善治”。

点评:这段材料选择不错,可以很好地说明“良法”具有的特点:①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②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③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但这段材料无法说明“善治”的表现,需要进一步细化情境材料的选择。

(二)探究(2):悟法治之作用。通过电影《孤注一掷》的导演申奥讲述的故事来说明我们生活中享受到的法治保障有哪些?以此说明法治对人民、国家和社会的作用。

点评:这个环节使用的材料与教学重点联系密切,教师对材料分析到位,可以让学生更好理解法治的作用。但教师在讲法治对人民的作用: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显然,这里所讲的“人们”不是特指人民,而是公民更为准确。

(三)探究(3):践法治中国之行动。教师通过“为真正解决网络电信诈骗问题,促使天下无诈,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说一说国家、社会、个人应该如何作为?”来说明我国开展的法治建设。

点评:这个环节设计不错,但小组探究时间不够充分,尤其是对所呈现的三张图片上信息没有认真进行分析,致使问题与材料成为“两张皮”。而且教师用“教师寄语——《孤注一掷》”显然不合适,尽管后面有解释,但毕竟这样的表述不确切。

四、互动探究: 教师选用“2023年9月18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被告人余华英拐卖儿童罪一案”作为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评析小凡的观点。(7分)”

点评:教师在分析材料前先对主观题答题方法进行说明,这个做法不错。如投影出的解题步骤:1.审设问(破题——找关键词);2.审材料(材料分层——找关键句、关键词);3.链接知识(在材料中标出——联系教材知识); 4.写答案(分点、分层、有逻辑)。但教师没有对这四个步骤进行示范讲解,而是仅仅让学生根据这四个步骤进行现场做题,然后进行投影展示。通过现场对三位同学撰写的答案展示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材料的关键词和教材的原理都没有写出来,仅仅写了所谓的“答案”,这充分反映学生审题和答题的能力还不强,教师的例题示范仍然很有必要。

五、课堂小结:知识建构。

点评:由于下课了,没有来得及让学生进行建构。而且,由于前面第三环节“精讲点拨”占用时间过长,致使后面的课堂巩固环节缺失,再一次出现大多数课堂都来不及进行“练习”的局面。

整体评价:作为刚刚毕业一年的年轻教师,徐老师能在短短时间里就设计出这样的一节展示课实属不易,显示了较为扎实的基本功。整节课教学容量很大,学生参与度较高,学生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都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教学的达成度较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选材精当。整节课徐老师所选用的情境材料具有时效性、趣味性和可探究性,让学生通过情境材料的分析与探究得出法治的作用和建设法治中国的途径,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2.整体导学精准。整节课徐老师都是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教师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精讲点拨,从观点的分析到解题方法的总结,教师的导学都非常具体,让学生的获得感大为增强。

3.整体设计精细。整节课徐老师设计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导入和过渡自然,教学流程顺畅,给全体观摩教师留下“不输于老教师”的整体感受。

当然,在一些环节处理上和一些语言表达上还存在一些瑕疵,但这节课仍不失为一节优秀的展示课,值得鼓励和表扬。

真心希望所有的年轻教师都能够成为新课改的“弄潮儿”,年轻真好!(写于2023.09.27日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学常规材料要求
七岭完小迎三架中心校六年级教学视导活动
市外国语学校开展初三教学视导课
真把学生当学校的主人——道德与法治“说说我们的学校”教研札记
初中英语学科教学视导调研报告
9月开学初教学视导反馈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