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边的错误》:荒诞中的破局

《河边的错误》荒诞中的破局

作者:Aura

  魏书钧的《河边的错误》自官宣演员阵容、发布预告片时,就曾引发一度关注。而后,该片在戛纳、平遥电影节上耀眼亮相,口碑不俗。近日,电影登陆内陆各大院线,票房在文艺片范畴内实属战绩非凡,引发不少热议。

  魏书钧遇见余华,一个异军突起的新时代导演如何驾驭文坛大师的先锋作品?原著《河边的错误》是一部跨世纪的先锋文学,跨时代意味着接受结束,也拥有开始。那些在特定时代中生逢其时的幸运者,富足的拥有者,边缘的替代者却必须为这一历史风帆付出代价,这是一场世纪末不可回避的承担,造物者却也在冥冥之中展现出他的公正。

  然而导演削弱了沉重的世纪剧痛,以隐忍克制的理性,精确解剖一个特定的景观社会,揭开神秘的面纱,并将黑暗与罪恶暴露在日光之下。相比于魏书钧的前几部代表作,他选择一个更加宏大的叙事议题人对命运的公然挑衅,多元的创作风格,既是挑战也是惊喜。

  1. 荒谬与命运

  “人理解不了命运,因此我装扮成命运,我换上神的那一副愚蠢又不可理解的面孔。加缪关注世界的样子,人们应该如何生活,他用荒谬和反抗这一对中心概念,确立了一种极为清醒的人生姿态。魏书钧则关心更具体的人,他们是如何一步步开始感受荒谬,看到生命本来的面目,企图将人赋予神的权柄,而后面对荒谬又是如何一步步堕入深渊。如何找出深渊出口?希望所有人能够得到答案。

  人们在隐藏荒诞,而命运要揭开荒诞。开篇以孩童玩游戏的视角进行叙事,头上的军衔似乎在提醒他,游戏开始,就要认真投入。同样,既然影片开始,就不要停止思考。城市一角被缓缓展开、平静的河水下隐藏着波涛汹涌的未知。导演对镜头的克制与理性,静谧的美学范式、大胆而又野性的梦境展现,熟知观众的期待视野,这是独属魏书钧的直觉。

  雨后空气中的潮湿感加强了黑夜的神秘与罪恶。新生与旧事的强烈冲突伴随着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展开,与此同时一首《花心》以接地气的方式将观众带回现实。行云流水般的高雅,黑暗中的阳光普照,魏书钧的野心慢慢显现。

  荒谬的开始,与跨时代的社会性质、政治思想相关。影片中不能谈的,导演以巧妙的对白方式避开。影片中的置景与道具以及胶片的质感也恰到好处地塑造了时间感和年代感。市场经济的萧条、审查制度的改革、国外大片的新浪潮、文娱方式的增多导致90年代的中国电影市场受到巨大冲击。集权体制思想的涌入,人无形之中成为社会整体的某个独立而微小的片段,日复一日操弄着巨大的机器齿轮,耳畔里全是震耳欲聋的噪音。

  幺四婆婆的死亡引发了一系列相关人物的叙事,潘多拉魔盒就此被打开。影片中未曾提出的细节,原著里均有补充。导演用梦境隐约说明幺四婆婆与疯子的关系,一种被迫害式的爱与发泄关系。马哲作为影片主人公,首次在河边与疯子碰面,试探性的模仿,从一开始两人便已交换身份。随后与疯子的第二次碰面,正式闯入马哲的世界。紧接着男孩、王宏、许亮的死亡使案件更加扑朔迷离。影片中以剧院为刑事办公场景,是一种政治讽刺,也是一种人生如戏的宿命感。将刑事案件放在剧院里,将真实放在虚幻的电影中。光影中叙事的不确定性为影片带来了多元的解读空间。这无疑是一场大胆的冒险,但魏书钧完成得十分精彩!

  1. 无法掌控的命运

  集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异化影响导致人逐渐丧失独立性,陷入荒诞的错误中。马哲已然分不清荒诞或命运,而将他推入深渊的是他在办案中仅有的严肃与专业性、渴望权力却又与之抗衡的矛盾性、失衡的家庭夫妻关系。他渴望迫切地想要寻找真相,渴望寻找真相之外的死者之间的共性。但他始终得不到答案,最后只能以他所并秉持的真理,回避躲进狭小的乌托邦,坦然接受命运的降临,编造属于自己的虚幻世界。

人类始终面临着命定的死刑这是命运对人永久的嘲弄正如卡利古拉指出人类生活的荒诞性人会死,人不幸福。马哲也同样陷入生活与真相的困境。他想要利用权力对这种荒诞发出抗议,从而重新找回自我的主控权。在这个波涛汹涌的世纪末,作为边缘人物的男孩、诗人王宏、异装癖许亮,马哲妻子他们同样付出了自身的代价。男孩是疯子的本体,他渴望看见凶手,致使疯子杀死了自己的本体。诗人王宏早已看透月亮的反面,他深知诗歌不是避难所,睁开眼还是会归回现实,对于他来说,死亡是他反对荒诞最好的归宿。异装癖许亮在面对马哲质询时的迎合,他将自己人生的下一步交在马哲手中,但马哲心中的公义与正直早已动摇,无法给予其精神支柱。妻子从不断隐忍到爆发,女性婚姻中面临的生育压力与精神焦虑被赤裸裸地放大,丈夫与妻子无法自洽的接受和回避是错误的延续。然而无法掌控命运的他们同样面临着审判。

破局与辩护

    比真相和答案更为重要的是真相之外的东西。这场错误的罪犯到底是谁?何时才能真正结束?影片当中早在马哲喊结案时物理上便已经结束,当疯子在河边穿上马哲的皮夹克,验证与他与疯子的身份彻底互换,但真正的案件并未结束。或许马哲碰巧如中奖一般,摸清一种事实的真相,甚至能够尝试直面疯子,化身为正义钟馗维护内在的稳定秩序。但最终却发现他并没有找到罪恶源头,没有找到生命的真相,反而陷入到更大的枷锁与牢笼中,最后只能向荒诞的命运妥协。

  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边缘的个体,而个体的选择又会推动不同的结局。疯子是谎言,是认可,是功名成就。疯子沉睡在你我之中,且而当疯子苏醒时,人们便一发不可收拾的陷入荆棘深渊之中。逃避只会使自我被如洪水猛兽般的黑暗所吞噬,他不需要靠近,便会陷入感深深恐惧,何以为生?如何走出结局?唯一的出路是找到他,并需要有与之对抗的勇气,而勇气的来源是要为爱与真理辩护。我们活在这世界上,就要为真理辩护。只有如此,黑暗来临时,公义与圣洁的暖光才会照下,灯火才能长燃。

  综上,此部影片的亮点在于它并不是一部单纯的犯罪片和黑色电影,其真正目的也并不在于破案上,更为重要的是许多晦涩难懂的幽暗部份,真相之外的部分。命运不可测,麻木只能荒诞一辈子,唯有清醒的找到源头,才能真正走出结局。

让余华赞不绝口的他,又多了一部代表作

“改编余华的小说成为电影剧本,不是一个简单翻译的过程”

《河边的错误》等7部华语片入围戛纳,魏书钧第四次入选


▲▲▲

创作不易,感谢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魏书钧五年四进戛纳,《河边的错误》显创作野心
河边的错误:鞭子的隐喻、马哲到底疯没疯?一文说清原著与电影的区别
《河边的错误》:票房破亿的发疯文学
《河边的错误》:消失的三等功!
看不懂,中国版《杀人回忆》,朱一龙的《河边的错误》是烂片?
疯子披上外衣,凡人卸下伪装,解读《河边的错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