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吃屎”能帮助抗癌,你会吃吗?

相信大家都知道“食屎啦你”这个红遍大江南北的表情包。

图片来源:网络

这原本是张学友在《旺角卡门》里面出演乌蝇哥时的一句台词,但是因为他的表情太过魔性,被网友们恶搞出了很多表情包,这个表情包也常常作为网络骂战的得力武器。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在将来,这句话可能就不再是骂人了,而是用来表达对病人的深切关怀,并用来提醒病人吃药,尤其是癌症病人。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略为重口味的话题——“粪便移植”,及其对癌症免疫治疗神奇的影响。

01

从“以屎入药”到“粪便移植”

话说,早在1700多年前,中医就有“以屎入药”的记载了。在东晋时期,葛洪《肘后备急方》曾云:“野葛芋毒、山中毒菌欲死者,并饮粪汁一升,即活。”

明朝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也记录了很多种“粑粑药”。而且聪明的古人还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给这些“粑粑药”起了很有韵味的名字,比如望月砂(野兔粪便)、五灵脂(鼯鼠粪便)、白丁香(麻雀粪便)、左盘龙(白鸽粪便)、黄龙汤(人粪汁)等,以让病人能乖乖吃下。

虽然当时并不清楚这些“粑粑药”治病的真正药理作用,但是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能治病的,可能是其中的“肠道菌群”。

人的粪便其实主要由食物残渣、消化系统脱落物和寄生在肠道(主要是大肠)里的微生物组成。这些微生物居住肠道内,跟人互利共生、和谐发展,一些益生菌对人体的健康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一旦肠道菌群紊乱,失去了原有的平衡,人就会因此生病。比如,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滥就是因为滥用抗生素后,抗生素对肠道菌群“滥杀无辜”而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具体原因,可能是因为肠道菌群跟人体的免疫系统息息相关。

于是科学家就想到,既然肠道菌群紊乱人体就会生病,那通过重建患者的肠道菌群的生态系统不就好了?而这种重建的方法,就是“粪便移植”。

当然,“粪便移植”有别于古代中医的“粑粑药”,这种方法更加干净又卫生。“粪便移植”是指,将供体的粪便经特殊制备后经口服或内镜输送到患者肠道内,使供体的粪便重建患者肠道菌群生态,从而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诊疗。


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利用粪便移植能治疗多种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和习惯性腹泻、慢性便秘、代谢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但是为了榨干“粑粑”的价值,科学家们不满足于目前仅有的这些疾病的治疗。

02

“粪便移植”有望成为免疫治疗的“神助攻”

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免疫系统也密切相关,免疫治疗就是通过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的。然而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免疫治疗的治疗反应率并不尽如人意。有研究统计,仅有20%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从中获益。

于是科学家就想到,既然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就能影响免疫系统,那是不是也能助力免疫治疗,从而达到抗癌的目的呢?说干就干,许多关于“粪便移植”助力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开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今年一项发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显示,“粪便移植”联合免疫治疗,真的能增强患者对免疫治疗的敏感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这项研究找了7位在免疫治疗中获益较大的黑色素瘤患者,他们的无进展生存期(PFS)长达56个月及以上。在收集他们的粪便后,移植在15位经免疫治疗后没什么效果的患者身上。

结果发现,这15位原本对免疫治疗不敏感的黑色素瘤患者,经粪便移植后,整体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都得到了延长。在分析了这15位患者粪便移植前后的肠道菌群后,该研究认为,粪便移植之所以能助力免疫治疗,可能有以下这些原因:

1、粪便移植改变了他们肠道菌群的数量、种类和组成等,使其肠道菌群生态更接近于粪便捐赠者的;

2、肠道菌群的改变也调节了外周和肿瘤内的免疫应答反应,使CD8+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对肿瘤组织更具杀伤力;

3、粪便移植也改变了他们血清中的代谢物和细胞因子的活性,使肿瘤组织的免疫微环境得到改变。

这些改变,使这些患者对免疫治疗更为敏感,从而增强免疫治疗的疗效。粪便移植也有望成为免疫治疗的“神助攻”。

03

临床应用,未来可

对于肺癌患者(尤其是晚期肺癌患者)来说,对靶向药耐药和对免疫药物反应差,都使他们的抗癌之路举步维艰。“粪便移植”这种听起来重口味但是给人希望的治疗方法,目前在肺癌患者的治疗上,还未真正实现临床应用,但是,目前有下面这些好消息。

2017年法国的一项研究显示,艾克曼菌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aNSCLC)患者中,可能对提高免疫治疗效果起到作用,这项研究后来也发表在《Science》上。他们发现,对免疫治疗反应较好的病人,体内有较多的艾克曼菌,而那些没有反应的病人,体内艾克曼菌就相对较少。艾克曼菌就是肠道菌群中的一种。

他们认为,那些对于免疫治疗反应差的患者,可能是因为在治疗前接受过抗生素治疗,而抗生素治疗过程中消灭了大部分艾克曼菌。这一研究验证了肠道菌群生态的好坏对于免疫治疗的疗效有着重要影响。

2019年,来自上海市胸科医院陆舜团队的研究也发现,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越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aNSCLC)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越好,其无进展生存期(PFS)越长。他们认为,优秀的肠道微生物(比如多样性较高),能更好地增强外周记忆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性。而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可能跟很多因素相关,比如吸烟、免疫治疗前的治疗方案和抗生素的使用等。

这些研究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粪便移植”影响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但是也能发现,肠道菌群对于免疫治疗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粪便移植”作为调节肠道菌群生态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未来将会有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从而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多的好消息。

04

做好这些小事,自己也能“助攻”免疫治疗

关于肠道菌群和人体免疫系统之间的奥妙,科学家们还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但我们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保护肠道菌群,维持其多样性和稳定,其实也在保护我们自己。平常生活中,注意做好以下几点小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肠道菌群菌群多样性和平衡,甚至能“助攻”免疫治疗。

1、适当补充益生菌

比如多喝酸奶、奶酪等奶类或奶制品。但是合并糖尿病或肥胖的肺癌患者应该尽量挑选无糖酸奶。同时也要注意酸奶中益生菌的种类、活菌数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除了能补充益生菌外,酸奶对于有乳糖不耐受的患者也非常友好。


2、注意膳食营养平衡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除了供给我们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外,还有一部分也给肠道菌群“分了一杯羹”。所以,如果我们吃的食物营养均衡,肠道菌群也能健康快乐地生长,从而维持其生态平衡和稳定,提高机体免疫力。

3、保持心情愉悦

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肠道和脑这三者会进行密切的信息交换。也就是说,肠道菌群能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同时,心理问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肠道菌群平衡,从而影响机体免疫力。所以,积极乐观地生活更有助于抗癌可能就是这个道理。

4、慎用抗生素

前面我们提到过,抗生素治疗可能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从而影响免疫治疗的疗效。因此,应该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如果非要用的话,应在抗生素停药一段时间后再继续免疫治疗,或免疫治疗后再用抗生素。


看完这篇文章后,是不是觉得“吃屎”也没那么恶心了?假设未来有这么一种“神奇药丸”,癌症患者吃下去能“治愈癌症”,健康人吃下去能“强身健体”,但是却是由健康人的粪便制作而成的,你选择吃还是不吃呢?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的看法~

END

点击👇关注,我们一起抗癌!

参考文献:

[1]葛洪(东晋).肘后备急方(第2卷)[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00:36.

[2]张发明,范志宁,季国忠.粪菌移植的概念、历史、现状和未来[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09):930-934.

[3]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交流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 中国微生态治疗创新联盟,等. 菌群移植标准化方法学的建立与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0, 23(Z1):5-13.

[4]Jin Y, Dong H, Xia L, et al. The Diversity of Gut Microbiome is Associated With Favorable Responses to Anti-Programmed Death 1 Immunotherapy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NSCLC. J Thorac Oncol. 2019;14(8):1378-1389.

[5]Davar D, Dzutsev AK, et al.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 overcomes resistance to anti-PD-1 therapy in melanoma patients. Science. 2021 Feb 5;371(6529):595-602.

[6]Routy B, Le Chatelier E, Derosa L, et al. Gut microbiome influences efficacy of PD-1-based immunotherapy against epithelial tumors. Science. 2018;359(6371):91-97.

[7]Zhang Y, Huang R, Cheng M, et al. Gut microbiota from NLRP3-deficient mice ameliorates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by regulating astrocyte dysfunction via circHIPK2. Microbiome. 2019;7(1):116.

[8]Valles-Colomer M, Falony G, Darzi Y, et al. The neuroactive potential of the human gut microbiota in quality of life and depression. Nat Microbiol. 2019;4(4):623-632.

封面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权威发布!PD-1治疗期间使用抗生素,生存期减半!
粑粑可以治疗肿瘤?全球半数以上研究在中国进行
粪便移植妙龄女不再日跑十几次厕所
陈根:粪便移植可抗癌,诱导免疫的发生
肠道微生物疗法,癌症免疫疗法的新希望!
粪便移植对肠道菌群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