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汉时期当过“慎令”的他,后来成为朝堂上的著名“八顾”

图源网络

是个“一根筋”式的书呆子

道光《颍上县志》卷十《宦业》中,有“巴肃”条。其云:

县令巴肃,《后汉书·党锢列传》:巴肃,字恭祖,渤海高城人也。初察孝廉,历慎令、贝丘长。皆以郡守非其人,辞病去。

辟公府,稍迁拜议郎,与窦武、陈蕃等谋诛阉官。武等遇害,肃亦坐党禁锢。

中常侍曹节后闻其谋,收之。肃自载诣县。县令见肃,入閤解印绶与俱去。肃曰:“为人臣者,有谋不敢隐,有罪不逃刑。既不隐其谋矣,又敢逃其刑乎?”

遂被害。刺史贾琮刊石立铭以记之

《后汉书》中的这一番话,把那位叫巴肃的渤海高城人,与今天的皖北颍上联系起来:秦汉时的颍上县,就是慎县。

前文简短的介绍中,巴肃在慎令任上的作为,被裁减掉了。当然,这不是宏大叙事《后汉书》的责任。但“皆以郡守非其人,辞病去”的字里行间,仍可见巴肃这个慎令,在颍上的口碑。

同时为为其后来的遭遇,埋下了伏笔——巴肃就是那么一个刚直的人。

《后汉书》中与巴肃有关的150多字,如果能够深入进去,可见其展示了东汉后期一个极为重大,且时间跨度很长的历史事件:党锢之祸

东汉后期,皇权受到了外戚和宦官们的双重威胁,整个朝堂都掌握在外戚和宦官的手中,他们兴风作浪,肆意妄为。

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仍有一些有识之士寄希望于那个毫无作为的皇帝可以改变时局。他们不断向皇帝上书,痛斥外戚执政,宦官专权。不过他们这样做,非但没有作用,反倒让外戚和宦官更为不满,发起了党锢之祸。

而在党锢之祸中,一些官员们展现出了士大夫高贵的气节。几乎所有涉入案件的士大夫们,没有一人逃跑保命,更没有一人苟且偷生。有人原本与此事无关的官员,在逮捕令发布后,故意投案自首,自称就是党人。甚至有个度辽将军皇甫勋,在逮捕名单公布后,竟然以自己不是党人为耻。

那时候,朝廷的太学生把敢于同宦官进行斗争的清流人物,冠以“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称号,其中以“三君”窦武、刘淑、陈蕃为领军人物。

《后汉书·党锢列传》所列:

上曰“三君”,次曰“八俊”,次曰“八顾”,次曰“八及”,次曰“八厨”,犹古之“八元”“八凯”也。

窦武、刘淑、陈蕃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

李膺、荀昱、杜密、王畅、刘祐、魏朗、赵典、朱宇为“八俊”。俊者,言人之英也。

郭林宗、宗慈、巴肃、夏馥、范滂、尹勋、蔡衍、羊陟为“八顾”。顾者,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

张俭、岑晊、刘表、陈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为“八及”。及者,言其能导人追宗者也。

度尚、张邈、王考、刘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为“八厨”。厨者,言能以财救人者也。

看到了吧。当过慎令的巴肃,就在“八顾”中。

党锢之祸中,“三君”们失势后被抓的被抓,被杀的被杀。而巴肃本来是可以逃脱一劫的。但他这个人,确是个“一根筋”式的书呆子,竟自投罗网而去。但他的那一番话,今天听来还是掷地有声:

为人臣者,有谋不敢隐,有罪不逃刑。既不隐其谋矣,又敢逃其刑乎?

他是这般人。这也就可以理解,他在慎令和贝丘长任上,“辞病去”的逻辑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休:汉代(公羊学)的殿军
东汉灭亡:除宦官和外戚外,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党锢之祸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刘表篇(上)——汉末名士与党锢之祸
三国札记(二):东汉的“朋克”皇帝,不过是个缺少安全感的孩子
东汉三君八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