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节日记忆系列之端午节记忆

节日记忆系列端午节记忆

文/韩英

序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近年来,随着国外文化的不断冲击,中华传统文化的味道似乎减少了许多。我们应该保护传承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化。

端午节记忆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等。传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形成的节日。端午节最主要的两大传统习俗就是赛龙舟和吃粽子了。

 相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因自己的国家被秦军灭亡,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当地百姓问讯马上划船捞救,后来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逐渐发展成为了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把米团投入江中,可以吓跑啃食屈原尸体的鱼类,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节的时候,在南方主要有赛龙舟,吃粽子,点艾草,撒艾草灰,佩香囊,喝雄黄酒等活动习俗,在北方主要就是吃粽子,戴五色绳了,在晋北一些地方,如朔州大同等地则有端午节的时候在大门上贴一对大黄雄鸡的习俗,传说可以辟邪驱除毒物。

 每年端午节前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嗅到节日的味道了,街上就开始卖粽子叶了,南方是竹子叶子,而在北方一般都是芦苇叶子,街上飘散着芦苇叶子特有的清香味,到处都是卖江米,黄米,红枣,蜜枣等的小摊。我们家对端午节是很重视的,母亲每年都会包粽子,在端午前十几日就买好了长粒圆粒江米,黄米,蜜枣了。端午节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戴五色绳,我们叫做花线绳,所谓花线绳,就是用五种不同颜色的细线,一般都有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的彩线,搓成一股细线绳,花花绿绿的很是好看,戴在手腕,脚腕上,据说可以驱邪保平安。

初四早上母亲早早就起了床,找好几个大盆子,把米,粽子叶都提前用水泡着,粽子叶泡软后还得上锅里煮上一小会儿,拿出荆条编制的箩筐,用来放粽子,一切准备就绪。吃过早饭以后,就会请来几个邻居帮忙包粽子,盆里泡着的米已经散发出米香,稍微煮过的粽子叶舒展开来,变宽变大,散发出清香。包粽子讲求手法,每个人的手法都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样子也不一样,用两片粽子叶,叠合成一个锥形漏斗形状,用勺子挖两勺江米,再放上一粒红枣或者蜜枣,喜欢吃花生和核桃仁的还可以放上几粒,放好以后,稍微把米按压一下,就用粽子叶把漏斗口包住,最后用马蹄莲或者剪好的小绳子捆扎,四个角尖尖的粽子就包好了,轻轻放在箩筐里边,几个人边包粽子边拉家常,不觉得箩筐里就放满粽子了。包完粽子差不多也到中午时分了,就要开始煮粽子了,我们家有土灶锅台出印锅,母亲先在锅底放上厚厚的几层粽子叶子,可以防止煮粽子过程因没有及时加水导致的糊锅,然后开始整齐的放粽子,最后加上满满一大锅水,再压上一块洗干净的光滑的石头。把几斤鸡蛋小心的放在锅边,最后满满一大锅,盖好锅盖,灶膛里就开始填柴加火,吹上吹风机,一直吹,大火猛煮20分钟,然后改文火慢煮,要煮一下午时间,下午的时候就能闻到粽子飘出香味了,晚上是要继续焖煮一晚上的,这样粽子和鸡蛋才会更加入味儿,从锅边再续上一些水,静等时间的酝酿了。煮粽子的屋子特别热,土坑也烫的不能睡觉了,总是得再找其他屋子里去睡觉了。

  端午节早上,天刚亮母亲就起床了,趁我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母亲就给我们两只手腕上系上花线绳,还会在脚踝上系一条,最后在大门外边的门环上也要系上一条,是可以辟邪,驱除虫蛇鼠毒之类的,要从端午戴到十五才可以摘下。系好花线绳以后,母亲就要开锅了,经过一晚上的酝酿,粽叶的香味儿愈发的浓郁,一开锅香味扑鼻,满满的粽叶的清香,我像一只小馋猫一样,睡眼朦胧中已经闻到了香味儿,睡意立即消散,迫不及待的起了床,跑到了灶台跟前,母亲刚接开锅盖不久,热气腾腾的往上冒,清香的粽子叶香味加上江米和黄米的香味,我已经直流口水了,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胖胖的粽子,顺着粽叶的方向剥开,原本散着的米粒已经粘合在了一起成为了一个整体,晶莹剔透的,活像一只小精灵,咬一口软糯精道,气味香甜。吃完后就去找小伙伴们玩耍了,一出门,街道小巷里都弥漫着粽子的香味,小伙伴们之间就会比较谁的花线绳好看,大人们说如果掉了的话,要把它放在石头墙缝里才可以,可是我们总是不舍得,觉得花花绿绿的很是好看,喜欢再把它重新系好,格外的珍惜,把它当做首饰一样的戴着。锅里的粽子,母亲捞出来会趁热给帮忙包粽子的邻居们还有要好的街坊邻居们送几个去,尝尝今年刚出锅的新粽子,而我也负责跑跑腿。

端午节的重头戏是午饭,母亲继续着一上午的忙碌,包饺子,煮骨头,母亲把几个江米和黄米粽子都放在盛有冷水的瓢里浸凉一下,顺着粽子叶子的方向用手指一捋就可以将整个的粽子和粽叶分离剥下来,剥到盘子里,再撒上一些白糖。粽子锅里的粽叶鸡蛋,经过一晚上的焖煮,粽叶的香味已经渗透到鸡蛋的内部,蛋黄已经变成了和粽叶一样的颜色,吃起来是满满的粽子香味,还有猪肉大葱馅儿的饺子,一大盘子香喷喷的骨头,端午节的美食还有就是母亲腌制的咸鸡蛋,提前两个月就开始腌制,等到端午节的时候刚好腌制好了,捞几颗煮熟,用刀从中间切开,蛋黄色泽金黄,已经流油,特别诱人,用筷子夹一口蛋黄,吃起来软绵咸香,蛋清咸而带香,很是下饭,吃起来回味无穷。每每吃起来我我总是会想到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笔下的咸鸭蛋。母亲总是把所有饭菜都安顿好,最好一个动筷子的,满满一大桌子菜,一家人坐在一起,其乐融融,这就是端午节家的味道。

吃过饭后,剥完的粽子叶母亲要放在冷水里清洗干净,然后再挂起来晒干,来年的时候,还可以拿出来泡开继续使用。母亲把锅里的粽子一个一个的捞出来,放在箩筐里边晾凉,然后就放在冰箱里冰冻起来,平日里如果想吃的时候,拿出来,无需解冻,直接加热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一直可以存放到来年三四月份,我们在外求学,每当假期回家的时候还是能吃到母亲包的粽子。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获取物质的来源更加广泛,甚至不用出门都可以买到粽子,包邮到家,街上也很方便,可以随时买到粽子。许多人都不包粽子了,节日的气氛似乎也减少了很多。现在的年轻媳妇儿们很少有会包粽子的,包粽子的技艺也许有一天也会失传。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传统节日,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我们不应该遗忘淡化,而应该弘扬传承下去。

文字编辑:马逢青     图文编辑:侯常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栏|安秀堂:吃 粽 子
坝上过端午
记忆中的端午
从未远去的粽子香
老北京的端午节食俗,你知道几分?
凉糕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