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话之“提壶揭盖”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 当一壶水烧开之后,如果把水壶的壶盖上的小汽孔塞住,则壶内的水就不容易倒出来,这时把壶盖打开,就可使水流如注了。采用取象比类思维,在脏腑里,肺的位置最高,被称作脏腑之华盖,上面的盖子塞紧了,上下气机不调畅,下面的水液也就出不了体外,从而形成小便不利、大便闭塞之症。中医里把这种通过开提肺气治疗在下二便不利等病证,称为“提壶揭盖”法,就是所谓的肺位“得势”。
 
据考究,“提壶揭盖”法最早出自金元名医朱丹溪的医案:“一人小便不通……,肺为上焦,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后下窍之水出焉。”这就像水壶盖上常留有一小孔,用水壶倒水时,如果壶盖盖得很紧,堵住这个小孔,水就流不出来,只要把壶盖揭开一点缝,水就可以畅流出来。另外,在有盖子的水壶里,如果剩最后一点水倒不净,不妨把壶盖揭开再倒,就能倒得干净了。“提壶揭盖”这一治疗原则就是通过这一生活现象而创立的。肺为“华盖”,位于上焦,上面的盖子塞紧了,上下气机不调畅,下面的水液也就出不了体外,从而形成水肿、小便不利、甚至大便闭塞之证。这种情况下只要宣通肺气,肺气肃降,气机通畅,就能使水液通利、二便通顺。所以,肺为“水之上源”,可调节全身气机,肺的宣发肃降有助于人体的精微物质和水液的正常布散与代谢;肺气的宣发肃降有利于大肠的传导,可促进糟粕的排泄。一旦肺气失宣, 水液的代谢与糟粕的排泄则可能失常,肺失肃降则尿道或肠道闭塞不通,大肠之气不降,而致便秘或尿闭。
 
提壶揭盖法,就是把膀胱比做一把水壶,尿道口比做壶嘴,肺在上部就犹如壶盖,应用宣肺类药物,如苏叶、枇杷叶、桔梗、荆芥、防风、白芷、浮萍、杏仁、前胡、麻黄、桂枝之类来提壶揭盖,亦可运用桑白皮、白芥子等宣肺之品来调肺揭盖。这些药物少量轻投,就像把肺这个壶盖稍稍掀开,上下气机通畅,小便自然畅通。比如妇产科临床常可见到术后、产后小便困难,淋漓不畅,甚至尿潴留。西医治疗可能给予利尿或导尿治疗,往往治标不治本,病症反复迁延不愈。而此时若采用“提壶揭盖”法治疗往往有奇效。
 
举个实例以说明!患者中年女性,五天不能大便,服用了不少中药西药都不见效。后来经亲友推荐找余诊治,见其伴有咳嗽之症,思量片刻,便采用治肺的宣利肺气法,三副药就解除了病人之苦。后来病人登门感谢时说:“服药之后,腹中如有气转,大便即下,畅快淋漓,而且伴有的咳嗽之症亦除”。病人感到费解,询问余所处之方并无大黄、芒硝、郁李仁之类通便药,何以有此神效?余欣然告之曰:“便秘治肺实乃开上窍、通下窍之提壶揭盖之法也”。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大肠的传导功能要依赖于肺气的清肃下降。肺气清肃下降,大肠之气随之而降,从而糟粕能下。如果肺失肃降,则大肠之气亦不下降,故导致大便秘结。若肺阴亏虚,津液不布大肠,大肠失却滋润,亦可导致便秘,养阴润肺、条畅肺气即可解除便秘,“理大便必须调肺气也。” 
 
临床证实,通过治肺来治小便不通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医认为,肺主行水,通调水道,推动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肺气肃降,将机体代谢后的水液下行到肾,经肾和膀胱的作用生成尿液排出体外。如果肺功能失常,行水失职,则水道不通,小便不出。我曾治疗过一个患水肿而癃闭( 小便不通)的中年男性病人。这个病人在此之前,已经看过不少医生,那些医生大多使用八正散等利小便的方药,反而越治小便越不通,水肿也越来越严重。我施以麻黄、桂枝、苏叶、杏仁等,水煎后温服,使病人出汗,小便很快畅通,水肿全消。麻黄、桂枝、苏叶、杏仁是宣通肺气的药,肺气一宣畅,水道通调,小便自然就通了,水肿也就消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壶揭盖
“提壶揭盖”治癃闭
论朱丹溪提壶揭盖法
关于“提壶揭盖”的几则短医话
提壶揭盖法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宣,...
提壶不仅仅是宣肺,揭盖不仅仅是利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