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修身为本,清静为天下正

听行其庭先生授课,就如同老师领着我一起在那个清清明明的世界里迎着光明飞翔扬升。

先生讲授《大学章句》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入手展开细细解读,我有幸聆听了先生详解其中“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一句,旁征博引是信手拈来,不仅对先生在中国文化上下功夫之深令人敬仰,更对先生引领学人们拨开重重包裹去寻觅那内心深处的本心、明德和良知而心怀感恩,

先生讲“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从浅层的“知”一点点的拨离,再通过“意”,到达“本心”,打通重重迷雾中那个执念的我通往清静为天下正的我的通道。先生是这个通道里为我们举灯照亮道路的引路人。

这条通道,并不好走,艰难险阻,关卡重重,抵达本心、明德和良知的人是少数,大多数普通人都只能在最浅层“知”的通道里来回打转,积累工作经验、与人打交道的经验、人情世故的学问,就像《红楼梦》所讲“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他们根本不知除了那个“执念”的我之外还有一个“法心”的我,这些人不能够明“明德、不能够知“良知”,在一个自私自利、小我的层面上,没有宽容心,除了人云亦云、自以为是外其他就不知道了,非常浅薄于那一点点的常识,那一点点人生阅历,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之内过很小的一生,从未见到过自己。

有一部分人可以打通“知”到“意”的关卡,“意”比“知”要深入一层。这个“意”就是我们的那个“念”,那个心念、念头,这个“意”接近于“心”,但不是那个“本心”,是一般的心、普通的心,实际上还是“妄心”,但是比“知”有一些主体的思想意识,进入到了思想层面。

庄子《德充符》中“以其知求其心,以其心求其常心。”这个“意”就是这个其心的“心”,是一般的心、普通的心,是一个我们以为的自己,不是那个最本真的我。

我是我,是我呈现出来的一个我,没有诚意之前,这个“意”无所谓好坏,遇到事情时,会发出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可能有好有坏,这个“意”在这个念头生发的时候,就有一个诚意的功夫,就在那个当下做功夫,这个念头一转,所有的事情改变了,你还没有看出,我在内心就已经把功夫做好了。这个念头发出来的时候,诚意功夫就是“以其心求其常心”中的常心。

这个常心不是那个一般的心、普通的心,而是平常的心,真正的平常,是本心,是我们每个人的明德、良知,是最亲近的那个本心,我们每个人的法心。

从心抵达常心,只有深入到自己的最深处,大部分人被包裹着看不到自己有这样的一颗心在,甚至很多人连念头都没有,直接就是那种完全已经被淹没在很深很深的焦灼中了。

《大学》讲修身之道,就是慢慢往里进、内求,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功夫就是反求诸己,往里面返,往内心深处返,在自己的心底诚意上做功夫。邵康节讲“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于心上起经纶”,在心上做功夫,这是儒家对无上湛深为妙法。

修身有这样一个路径,我们从分殊开始往理一走,找到“良知”、“明德”,然后“致吾心之明德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正也”。先从“物”往内心深处一步一步下功夫走下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谓悟道、所谓明德以后,并不是结束了,再返回到那个悟上去,返回到日常生活,所有我面对的事情我都用明德良知去对待他,则事事物物皆得其正也。

因为你的身修,这个世界才得已修,一个人的身修修正了,这个世界才是正的,你是歪的,世界就是歪的。这个世界的正和邪是由你决定的,你正世界就正,你是清明的,这世界就是清明的,你是混浊的,这世界就是混浊的,即使是大同社会了,这世界仍然是混浊的。

为什么说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天下呢?因为是以你决定的,你如果不清明,大家都清明,跟你有什么关系呢,你一旦清明了,即使这个世界全是恶人,不影响你清清明明,不影响这个世界清清明明,因为你有你的存在。

人生永远在路上,先生把路径指引给了我们,在前行深入内心的路上,唯有学习,唯有更敝开的学习,并把所学内容融于生活的点滴,用明德、用良知去待之,才能通住那个清清明明的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违本心 无惧当下
心不定,何以静
阳明心学概念无数,为何我只谈知行合一
走近阳明子
传习录精讲:身心意知物只是一件
刘立夫 | 刘蕺山:明代心学的终结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