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处世有道先修德——《论语》悟读【6】

世事漫随流水去,处世有道先修德。

《论语》第一篇第六章: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在家应做一个孝子;在外闯荡,应做一个良民。必须做到谨言慎行,诚实可信;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应当随和,亲近那些德高望重的人。在做好这些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学习文献。”

【悟读】

一个人的素养和修为,往往体现在不经意的点滴之间。

作为教育家,孔子极其重视道德教育。本章孔子给了年轻人一个“成长线路图”张居正赞之为“万世之明训”对于弟子的教育,孔子认为应当从伦理教育入手,在家孝顺父母,敬重兄长;其次,学习待人接物,做到严谨守信;这些根基打好后,再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

这里揭示的人生之深刻道理是:修德为本,学文为末。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所谓孝道文化,就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个对父母和长辈都不尊重的人,可以说失去了做人的底线。

“谨而信”,是孔子在告诫年轻人,做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处处小心谨慎。

“泛爱众”,是提醒年轻人要有着广阔的胸襟,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保持着友爱的态度。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有了仁德之心后,若是还有剩余的精力,就可以去学些文化知识了。不管你有什么梦想,尽可放飞。

孔学的人生第一课便是做人,这是德育优先原则。这一教育思想,在今日社会依然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德高才浅,只是对社会贡献大小的问题;无德有才,则可能会是危害社会的问题。

对于人生的修为,鬼谷子也提出“内以养志,外以识人”的思想。内以养志,一是强调人生的目标和方向;二是外求不明,反思内心;三是与自己和解。外以识人的关键是了解人心和人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做人的教育。

年轻人的成长,更应该把根留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有余力
精读《论语》之6::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一个六十岁老头子画说《论语》:行了以后再上学
《论语》中的八句经典,比心灵鸡汤提气多了
作为《论语》首篇 《学而》告诉我们应该这样学习
文以载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