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研究表明形成长期记忆的确很“烧脑”
userphoto

2024.03.29 北京

关注
【科普园地】
科技日报北京3月28日电 (记者张佳欣)最近,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没有DNA损伤和脑部炎症,就无法形成长期记忆。这一令人惊讶的发现28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研究人员表示,大脑神经元发炎通常被认为是一件坏事,因为它可能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问题。但新发现表明,大脑海马体某些神经元炎症对于形成持久记忆是必不可少的。刺激会在特定的海马体神经元中引发DNA损伤和修复循环,从而导致稳定的记忆组合,即代表人们过去经历的脑细胞簇。
研究人员通过给予小鼠短暂、温和的电击,使其形成对电击事件的记忆(情节记忆),从而发现了这种记忆形成机制。然后,他们分析了海马体的神经元,发现参与重要炎症信号通路的基因已被激活。
研究人员观察到Toll样受体9(TLR9)通路相关基因的强烈激活。这种炎症通路可通过检测病原体DNA小片段来触发免疫反应,因此一开始,研究人员假设TLR9通路被激活是因为小鼠受到了感染。但更仔细地观察后,他们惊讶地发现,TLR9只在显示出DNA损伤的海马体神经细胞簇中被激活。
大脑活动通常会导致DNA微小断裂,这些断裂在几分钟内就会修复。但在这群海马体神经元中,DNA损伤似乎更严重、更持久。
进一步分析表明,DNA损伤产生的其他分子从细胞核中释放出来,之后神经元的TLR9炎症通路被激活;这一途径反过来又刺激DNA修复复合体在一个不寻常的位置形成,即中心体。中心体存在于大多数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对于协调细胞分裂至关重要。但在不会分裂的神经元中,受刺激的中心体参与了DNA修复的周期,似乎是将单个神经元组织成记忆组件。
重要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阻断海马体神经元中的TLR9炎症通路不仅会阻止小鼠形成长期记忆,还会导致基因组严重不稳定,即这些神经元中DNA损伤的频率很高。基因组不稳定被认为是衰老、癌症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等精神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标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Molecular Psychiatry︱线粒体DNA损伤加重帕金森病:线粒体DNA损伤引发帕金森样病理扩散
再胖就要变笨了,还不快减肥!
多篇文章聚焦人类大脑记忆的奥秘!
我们为何会失去三岁前的多数记忆
黄芪甲苷抗抑郁的作用机制
神经元、人的改变和SFBT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