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咨询师在线讲解:疫情下如何做好心理防护

上海不仅延期了高考,近期也涌现出一波“离沪潮”,朋友圈纷纷都在“逃离上海”。

其实不仅仅是上海,处于疫情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活动范围被限制,生活模式被改变,这是我们所有人都面临的问题。

与过去相比,我们的大学生活不再丰富多彩,网课代替了我们的青春。当季节更替时,我们也不再能够通过旅行去领略自然的美丽。而那些在异乡漂泊的人,每当逢年过节,想要常回家看看也成了一种奢望。

身不自由,心也容易生病。

受疫情影响,居家办公、失业、隔离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让我们普遍的感到焦虑。在频繁的防疫政策管控下,我们也变得越来越容易愤怒。此外,由于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大幅减少,我们也更加孤独不安、情绪低落。

如何在疫情时代调节自己的情绪,掌控自己的生活。

熙桓心理的心理咨询师罗美依给出以下几条建议:

1. 调整心态,真正接受疫情防控常态化,改变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

例如科学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室内多通风、勤洗手、使用公筷等等。

2. 正确分辨网络信息,科学看待疫情。

我们应持续关注国家和地方疫情防控举措的新政策,不能被朋友圈的一些谣言所蒙蔽,做到不信谣,不传谣。此外,也不该盲目用一些“生活常识”去解读讯息中的“医学专业词汇”。

3. 保持正向积极思维,坚定信心才能战胜疫情

如果出现散发疫情等类似情况,要按照国家和地方防控举措的要求,积极的做好配合,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况,科学的应对。

4. 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

居家期间做点能令自己放松的事情,可以学习平时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的知识,也可以发展兴趣爱好,如看书、绘画、烹饪或者游戏等。总之,做些你能想到的让自己放松的事情,能够帮助大家调整好心态。

5. 提倡合理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运动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时还是一种很好的释放压力的途径,有利于心理健康。

例如做瑜伽、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当然你也可以跟刘畊宏一起跳操。

本周五晚上20:00,熙桓心理将携手北京美博会分享在疫情时代下,我们如何做好心理防疫。

分享老师:

罗美依

熙桓心理高级讲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清华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生

深圳关爱办Vcare.公益空间心理导师

清华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生班主任

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深圳办事处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考班主任

曾负责过公检法司心理学培训、企事业单位培训、智障儿童公益活动、积极心理学公益活动等专业的心理活动。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学:疫情防控期间,如何维护和谐的亲子关系?
积极心理学与你共“抗”疫情
罗清军 |疫情防控心理的18要和16不要
疫情期间,我的生活修炼纪实
情绪管理 | 2019年开年第一堂公益讲座,温“心”来袭
心理咨询对我有什么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