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简丨《针灸心悟·穴性赋浅释》虚门4

孙震寰根据收集到的“经穴性赋”所撰写的穴性赋解析

其在“经穴性赋”基础上依据临床及经典进行逐句解释

分为

气血虚实寒热风湿门

今天学习虚门

《针灸心悟·穴性赋浅析》虚门




虚者补之,穴要审真。隐白补脾益肾,地机补脾益精,益精气之不固漏谷去取,补气血之不足心俞下针,原夫脾胃虚弱补使上中下脘,饮食不化脾俞胃俞同功,阳气欲脱神阙灸,虚损劳弱天枢攻,治虚劳肺痿魄户好,止阴虚盗汗间使高,闻之膏肓俞益精气而补虚损,中膂俞止消渴而益肾阴,补肾益精命门肾俞宣审,养津益液太渊少冲同针,大便闭结支沟取,虚热烦渴涌泉清,抑又闻丹田(关元)固下元益精气而补虚损,气海固下元助阳气且滋肾阴,补肺治虚劳以肺俞,补中益脾阳以公孙,太冲曲泉与行间补血而养肝,太溪复溜连交信滋阴而补肾,中极固下元虚冷,曲骨补真气而益精,上廉温胃津,足三里益气而补脾胃,三阴交生气血而补三阴,

补肺治虚劳以肺俞

浅释 

肺气不足,皮毛不固。外受风寒,营卫失调,形寒发热。肺阴亏损,清肃不行,气逆干咳,伤络则咳血。津不上承,口燥舌干。肺气久损不复则成痨证,故有久嗽不醒成痨之说。肺俞为肺的背俞穴,调肺气,清虚热,和营血,补劳损。

附方

肺痨咳嗽,气短乏力取肺俞、膏肓俞、列缺、足三里

操作 

针斜刺五分。灸五~十五分钟

补中益脾阳以公孙

浅释 

胃脘隐痛,纳少不香,泛吐清水,喜暖恶凉,按之痛减,倦怠乏力,四肢不温,食后腹胀,消化不良,舌淡脉虚软,是中虚脾阳不振。公孙为足太阴之络穴,别走阳明。八脉交会,通于冲脉。其能扶脾胃,理气机,补中益脾阳,治胃脘疼痛。

附方

脾胃虚弱,运化不好,食后胀痛取公孙、内关、中脘

操作 

针直刺五~八分。灸三~五分钟

太冲曲泉与行间补血而养肝

浅释 

肝藏血主筋,性喜条达,肝气失条,气滞血瘀,筋失所养而拘挛,气滞经脉失畅则两胁疼痛,太冲、曲泉、行间都是肝经穴位,可调肝血,理肝气。太冲为足厥阴之脉,所注为俞,肝经原穴,可清肝火平肝阳,疏泄下焦湿热。曲泉为足厥阴之脉,所入为合,清泄肝火,通调下焦。行间为足厥阴之脉,所,为荥,清肝火,凉血热。

附方

肝阳上亢,头晕头痛取太冲、合谷、风池、太阳

操作 

太冲:针直刺五分,灸三~五分钟,曲泉:针直刺五~八分。灸三~七分钟。行间,针直刺五分,灸三~五分钟

太溪复溜连交信滋阴而补肾

浅释 

肾藏精而主骨,开窍于耳,腰为督之府,肾虚则腰痛,筋骨酸痛无力,耳聋耳鸣,太溪、复溜、交信都是肾经穴,能滋阴降火,补骨强腰。太溪为足少阴之脉,所注为俞、肾经原穴,滋肾阴,壮元阳。复溜为足少阴之脉,所行为经,祛湿消滞,滋肾润燥。交信为阴跷郄穴,养血调经,培本固元。

附方

肾虚腰痛,筋骨酸痛取太溪、肾俞、命门

操作 

太溪:针直刺三分。灸三~七分钟。复溜:针三~五分,灸三~七分钟。交信:针直刺四分。灸三~七分钟

中极固下元虚冷

浅释 

下元虚冷,气滞血瘀,行经腹痛,月经后错或经闭不行,中极为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募穴,调血室,温精宫,祛下焦虚寒而固下元。

附方

气滞血瘀,行经腹痛取中极、次髎、地机

操作 

针直刺八分。灸三~七分钟

曲骨补真气而益精

浅释 

曲骨为任脉足厥阴之会,任脉总领诸阴。主治失精,五脏虚弱,赤白带下,癃闭,此因曲骨补真气益精血之故。

附方

下焦湿热,小便不通取曲骨、三阴交

操作 

针直刺三~十分。灸七~十五分钟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穴性赋
针炙病名
穴性赋浅释:血门
穴性赋浅释:热门
针炙处方歌诀
【转载】穴性赋 +穴位穴性表+常用穴位精选+能够救人一命的身体穴位+一部很全的穴位疗法入门篇配穴位查寻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