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遗名复避世,消夏还消忧——月卿临古《消夏图》

月卿临古·消夏图

“遗名复避世,消夏还消忧。”

                           ——唐 陆龟蒙

元人刘贯道此幅《消夏图》人物造型及绘画手法对于自己都是很具吸引力的,也是很早就想画的一幅。很庆幸现在能够将此幅画作临摹一遍并得其精妙。

《消夏图》是元代画家刘贯道创作的一幅人物画,现藏于美国纳尔逊·艾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刘贯道 生卒年不详,字仲贤,中山(今定州)人。元代画家。善画道释、人物、山水、花竹、鸟兽。道释人物师法晋唐,山水师法北宋郭熙,花竹、鸟兽亦能集古人之长。

《图绘宝鉴》称他的绘画“一一师古,集诸家长,尤高出时辈。”他的作品艺术欣赏价值极高。

画作

月卿临古《消夏图》30cmX87.5cm 绢本设色

《消夏图》描绘一文士赤裸半身躺于卧榻,右手持尘,左手拈书卷,目视前方,若有所思。他的身后放一琴,榻后的桌上陈放有书卷、砚台,茶盏等;榻的旁边有一屏风,对面两名侍女。

侍女二人,身着长裙,头配花饰,一女怀抱包裹而立,侧头望向右方,一女手里拿着长柄扇,仪态娴静文雅;行立间似有对话。

卧榻后面一架座屏,芭蕉、翠竹分别点缀于屏风两侧。屏面里嵌了一幅画,画面深处又是一架山水屏风——前方卧榻一张,榻上有一小小书案,案上放着文房用具。一老者坐于榻,侍童手执香炉立于侧,画面左边有两侍童在煮茶。

画的中心人物

《消夏图》实景画面左方放置一张卧榻,卧榻的前端是一个带托泥的方案,方案中心部分是一个荷叶盖罐,又露出半边的汤瓶和盏托一摞。旁边有一具辟雍砚,竹书帙里包裹着书卷,置于砚边。案上还有满插着灵芝的长颈瓶,挂着铜钟的乐器架。方案与卧榻交接处横放着一把乐器。

卧榻上面的主人公身着燕居之服后背倚枕,右手轻拈拂尘,左手拄着书卷;双脚赤裸,右腿压于左腿上,脚趾高跷,神情潇洒自在。

元初世祖忽必烈对汉族文人采取宽怀和启用的策略,使大批旧朝文人在元初获得一定的官爵,在野文人亦大都相安无事,起居安定,因此,该图中的文人生活是当时文人心态的缩影。 

《消夏图》中,榻上之人手执麈尾,双眉微锁,嘴唇紧闭,仿佛正在凝思。从他的衣着神态来看,应是一位超逸的高士,因为刘贯道的人物画仅见《西清割记》、《石渠宝笈三编》著录的《七贤图》一卷,而根据《消夏图》中的人物神情和器物用具的时代特征,再与砖印壁画《七贤与荣启期图》及唐代孙位的《高逸图》对照,可推知此图所绘的超逸之士应该是“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阮咸是阮籍侄子,在历史中与阮籍并称“大小阮”,《晋书》中说他“任达不拘”“妙解音律,善弹琵琶”。乐器阮咸(又称阮)是古琵琶的一种,就是因为阮咸善弹而得名。图中榻上斜放的乐器应是此物,据此也可印证榻上之人就是阮咸。而且此图也应为刘贯道的《七贤图》之一段。

留影

绘制时留影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 刘贯道代表作《消夏图》高清详解
元《消夏图》刘贯道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文房雅藏,浅浮雕元刘贯道消夏图 ,牙雕笔筒
古代文人的炫雅生活
自在天地 养心消夏
岁时之小暑|梦觉流莺时一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