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的艺术,越早了解越好。

很多人说,《你好少年》很好哭,不知道让你第一流泪的镜头是哪一帧?

我是在陈念街头被堵被打被拍裸照后回到小北的住所那场,一股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鼻子一酸,眼泪就顺势流了下来。

出了影院,我跟晴说这个电影我看到了三个内容,校园欺凌实则也是社会丛林法则的缩影而已,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两个青春期莽莽撞撞的小野兽懵懵懂懂的爱情,有点心酸。

晴:“那是爱情吗?”

还没等我回答,她便说:“那是两个孤独、恐惧、无所依的灵魂,抱团取暖而已。”

我:“你相信爱情吗?”

她:“你最好不要寻找爱情。”

我:“那你和他为什么在一起?”

她:“想跟他说话,聊天,一起做很多事情,最好能做一辈子。”

我:“那你说什么是爱?”

她:“爱就是傻子的冒险。”

但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冒险的不是吗?重点是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不是吗?

我想到弗洛姆,《爱的艺术》的作者,他的这部作品出版了再版广受大众欢迎,是一本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最著名的作品。

很多人说在这本著作里找到了什么是爱?何以为爱?如何去爱?

弗洛姆一生经历了三段失败的婚姻,直到第四段婚姻才找到真爱。

事实上,他的一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来寻找爱、体会爱,在反复失败又失败的爱情中,一次次地重新爬了起来。

正如他所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幼儿学走路一样,跌倒了爬起来,跌倒了再爬起来,跌倒了继续爬起来,学会走路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1

什么是爱?

正如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爱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看法。

有人说,爱就是快感。

爱是随机事件,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如果一个人运气好的的话,便会堕入情网。

而这样的爱往往依赖于感觉,也就是我们惯常说的来电。

然而亲密关系是建立、幻灭、重塑、平衡等一系列动态过程,如果完全凭借直觉,最后的结局一定会是虚无。

这也就很好理解,音乐、电影、书本里各种形形色色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得以流行的原因,人们总是在的自己求而不得的时候,用深刻感受自己渴望的感情。

有人说,爱就是被爱。

顺着这条路径,于是,男性的策略便是,取得成就、地位和权利,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所允许的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的策略便是,健美锻炼、修饰仪表、穿着入时,不断提高自己的吸引力,这也不难理解如今整容就跟去菜市场买菜一样,顺路的事。

而无论男女,他们共有的策略便是,举止温文尔雅,谈吐幽默风趣,乐于助人,诚实谦虚,不矫揉造作,使得自己富于魅力。这样才得以成为一个值得被爱的人。

在这样的行为逻辑里我们要的是对方为自己牺牲,以此觉得自己真正被爱着,如果对方不愿意呢,我们就会觉得很受伤。

武志红说,当你想追逐这种感觉,你就成了渣男渣女。不过更糟糕的是,你想给出这份爱的证明,于是你成了炮灰。就是挺糟糕的。

有人说,爱就是对象。

人们认为爱是简单的,难得是如何寻找并遇到爱的对象。

这个对象是值得要的,同时,就我公开和隐秘的财产和潜能而论,对象也应该想要我。当他们考虑到自己交换价值的限度,并在这种交易中都已发现可以得到的最好的对象时,这两个人就坠入了情网。

可能正是基于商品价值最大化互换的思维,人们往往以极大的希望和期待开始,却以规律的失败而告终。因为一旦明确了对象的真实面目,于是失望、厌倦、对立便产生了,激情褪去爱也就消失了。

这个世界追求效率,什么都是越快越好,念书、工作、恋爱,都是效率至上,而这样的价值观也顺应了世界的规则,我们只需要找到那个perfect one。

然而人人都有瑕疵,此生只是修行、修身、修心罢了。

弗洛姆说,爱是一门艺术。

弗洛姆认为爱是一门艺术。

正像生活是一门艺术一样,如果我们想知道如何爱,就必须遵循我们学习其他任何艺术的同样方法,诸如学习音乐、绘画、木工活医学技艺及工程艺术的方法。

如果爱是一门艺术的话,那么精通任何一门艺术的路径也都适用于该门学科,比如学习理论知识、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

2

爱的理论

如果你去问周围的人:爱是什么?你会发现,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太一样。

有些人关注点在对方身上,有些人关注点在自我身上,有些人则既关注对方又照顾自己。

如果让我说,爱就是共同成长、彼此成全。

弗洛姆认为,爱是有规律可循的艺术,它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爱=给予+关心+责任+尊重+了解。

爱是给予。

通过给,我才能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使我充满了欢乐,我感觉自己生气勃勃,因为欣喜万分,通过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

如此看来,你给对方什么,对方给你什么,就不言而喻,即——生命力。

同他人分享欢乐、兴趣、理解、知识、幽默和悲伤,简而言之,分享一切在我们身上有生命力的具象。通过这些具象的分享,在彼此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给和得的人都会从中摄取力量。通过互相的给予,丰富了彼此,提高了彼此的生命感。

想想看这种互馈,我不遗余力为你镀上丈六金身,你在人群中闪闪发光,猝不及防照亮了我黯然无光的世界,我看到了你,更重要的是也让我看到了自己。

给的先决条件不应该把对方看作是你帮助的对象,而应该同对方建立一种真正的、创造性的紧密关系。

事实上,没有生命力,就是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

爱是关心。

如果有一位妇女对我们说她很爱花,可是我们却发现她忘记浇花,我们就不会相信她的话。

如果一个母亲对我们说她爱自己的孩子,可是我们发现她拒绝给孩子喂食、洗澡、教育,那么无论这位母亲如何强调她对孩子的爱,也不会有人相信她。

如果有一个男友说他很爱自己的女朋友,可是我们发现他总是要求她放弃自我不断去迎合他,而从来不考虑她真正的需求,也不会有人相信他。

爱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在之物生长的积极关心。

如果缺乏这种关心,我们只是错把情绪当作了爱。

爱是绵长的,情绪却短暂,转瞬即逝。

爱是责任。

很多人在找对象的时候,都会说希望他有责任心,责任感。

说到底,什么是责任心,什么是责任感呢?

责任心意味着我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愿望的答复。

责任感意味着有能力,并准备对这些愿望给予回答。

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责任心和责任感这回事,更不会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然而,仔细去看就会发现,所谓的责任是建立在能力的基础上,无论是洞察对方的需求,还是响应对方的需求,都离不开能力。首先愿意,其次可以。

爱是尊重。

尊重就是努力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

我希望一个被我爱的人,应该以他自己的方式和为了自己去成长、去发展,而不是服务于我。

如果我爱他,我应该感到和他一致,而且接受他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

只有当我自己能够独立,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独立地走自己的路,不想去控制和利用别人,尊重对方才成为可能。

只有在自由的基础上才会有爱情,正像在一首古老的法国歌曲中唱的那样“爱情是自由之子,永远不会是控制的产物”。

尊重和关心有异曲同工之妙,却又不十分一致。

爱是了解。

重点来了,人只有在认识对方、了解对方,才能给予、关心、尊重对方,如果不以了解为基础,一切都是盲从的,但如果不以关心的角度去了解,一切了解又都是徒劳的。

如何做到呢?

我只以他人的眼光看待他人,而把自己的兴趣退居其次。比如,我知道这个人在生气,但是他不表露出来;进一步,我知道他生气是因为他感到孤独、害怕和不安。于是,我便了解,他生气,是他内部更深层次东西的反映,这时,我眼中的他,不再仅仅只是一个发怒的人,而是一个处于恐惧不安中的受苦之人。

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成熟的人身上,才能找到这四者的交融形态。凡成熟的人,都能创造性的发展自己的能力,他们放弃了自诩为无所不能的自恋的梦想,把已获得的谦恭置于真正的创造性活动产生的精神力量基础之上。

爱之所以成为最基础的一个课题,源于我们作为人的分离焦虑。

弗洛姆认为,人类的起源源于分离,而之后作的所有努力都不过是为了克服这种分离焦虑。所以,我们需要拥抱、亲吻、爱抚。

你知道作为一个个体最重要是什么吗?金钱?时间?爱情?

李笑来认为,人最重要的是注意力,你的注意力放在什么地方,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将这个观点引入到爱中,也可以这么理解,一旦我们在爱中获得了生命力,就可以激活我们并释放出一大部分精力,用更强的生命力,来做别的事情。而这种生命力的获得,也必然源于互相的给予。而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所以不断在爱里消耗彼此,精疲力尽,重蹈覆辙。

看过《美丽心灵》这部电影吗?与其说它是在讲一个数学家如何克服分裂症的故事,不如说是如何在爱的逻辑里成功战胜病魔的故事。

正因为有了爱,我们才可以征服这个世界上的一座座高山,而这座山可能是阻碍,可能是心魔,可能是病痛,可见,爱中的生命张力是多么可爱。

3

爱的误解

看过爱的理论之后,我们会发现,之前对爱多有误解。

崇拜的爱。

从长远来说,没有人能经常实现他对其偶像的期望,失望注定发生,又要寻找新的偶像作为补救,有时会处于没有尽头的循环中。

伤感的爱。

只有在想入非非中体验爱情,而不是在于一个具体的人的现实存在中体验爱情,他们喜欢做白日梦,在电影电视、报刊杂志、流行歌曲中寻找爱的慰藉和期望,回到现实中便冷漠。

抽象的爱。

他生活在过去或将来,唯独不是现在,他们只是不敢面对生活的残忍,这种跳脱也只是为了减轻现实生活的痛苦,缓解个人的孤寂和分离感罢了。

紊乱的爱。

他们对另一人的细小缺点也有很大兴趣,却忽视自身的毛病,总是忙着试图指责和改造另一个人。

然而,如果以上都是我们错误寻找的爱情,那么爱又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呢?

爱,只有在发自两个人存在的核心的相互交流,两个人都从核心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爱才可能产生。

4

爱的实践

爱的艺术的前提?爱的艺术的途径?如何实现这些前提和途径?

规范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平时忙忙碌碌,一有空闲就总想放松。为了放松,人们想出很多杀时间的办法,比喻打牌、看电视、上网等。缺少仪式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乱七八糟。而建立规范,能让我们正视自己的内心,过上有目标的生活。

但一切对身心有益的,必定也是符合人性的,即使在开始时要克服一定的阻力。比如有规律的起床,规律的阅读、思考、散步、饮食,不沉溺逃避现实的活动。

规范是自己这个自洽系统得以自洽的根本,自律即自由。

专注

保持专注比建立规范更难。生活里,各种诱惑层出不穷,专注力成了稀缺品,有些人几分钟不刷手机,就浑身难受。专注意味着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

打个比方,一个活在当下的人,吃饭时就是在吃饭,工作时就是在工作,而不是吃饭时想着工作,工作时想着吃饭。

只要专注做事,就会精神振奋。做事不专注,很容易让人陷入焦虑,而焦虑又会反过来让人更难专注,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独自一人待着的能力,也就是独处的能力,什么也不干,不读书、不听歌、不做饭、不抽烟、不喝酒……能与自己的孤独融洽相处而内心平静。

我在很多书本上都看到过这个观点,最早接触的是高中时的《四轮学习法》,却一直没有认真践行过,直到看乔布斯传,了解禅坐的意义和价值,才慢慢想要进行尝试,其实,这就是在练习专心的能力。

我以前写字的时候要听音乐,吃饭的时候要看电影……但现在我仿佛习得了这种能力,尤其在番茄工作法的帮助下,更精神了。

耐心

做任何事都需要耐心,想走捷径的人永远不可能学会一门艺术。然而,在很多人的世界里,金钱几乎成了衡量所有东西的唯一标准,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

人们发明各种产品来节省时间,而事实上,人们又会把节省下来的时间花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

我们总是对付出少见效快的事情着迷,比如20天学会英语口语,一个月教你学会写作,学会这项技能年入3W你也可以……

然而我们不知道的是,那些因为在这些技能方面优渥的人,已经有了很多年的练习和积累。

保持耐心,这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要想学会爱的艺术,就要把一生全情投入到爱的实践中去。

如果仔细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其实爱的实践,也是自爱的过程,建立规范、保持专注、持有耐心、专注当下,拥有独立且健全的人格,才能更好地爱自己,爱别人。

让自己变的更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搜索公众号 " 七十二朵云 "

遇见小云,陪你成长。

作者小云:

管理学硕士,企业中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的艺术》经典语录
《爱的艺术》:爱过五个女人之后,他写下撼动全球爱情观的杰作
《爱的艺术》:爱是一种能力
《爱的艺术》:只有学会去爱,才会真正拥有爱
给予自己的生命力,给予自己的爱的能力,亦即以自己的生命力去激发对方的生命力,以自己的全身心的爱的能力去引发另一个人的爱的能力——弗洛姆
爱情是一门手艺——读弗洛姆《爱的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