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聋校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聋校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金 虹

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

摘 要

课堂练习是聋校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节好的课堂练习设计能够有效地巩固新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发展。对于聋生来说,更需要在有层次、有梯度的练习中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习乐趣。

关键词

聋校;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

在平时教学中常常发现,讲完例题之后,对于学生刚刚理解的知识,需要同类的练习予以巩固,而课本上出现的练习,一方面,数量不够,巩固的力度不够,对于接受能力比较弱的聋生来说,就是在模仿中学会举一反三,这就需要老师对练习做进一步补充;另一方面,教材中很多练习变形较多,对于聋生而言,跨度较大,例题听明白了,但是练习还是不会做。那么,这也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有效练习,既要结合聋生特点设置难度适中的练习,让学生学会结合例题举一反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要在练习中突出层次感,使数学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思考,有所进步。所以,在聋校小学数学课堂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也成为一节课的重点之一,决定了一节课的效率。

我校数学教材采用普校北师大版教材,教材比较灵活,丰富的数学活动,形式多样的解题方法,大大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但是对于聋生来说,要更好地利用好教材,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作为聋校老师还应该对教材做深入挖掘,灵活运用,以更好地促进聋生的发展。

1

注重趣味性,使数学课堂充满乐趣

低段学生处在学习的启蒙阶段,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课堂上有意注意的时间维持短,又由于他们有着独特的心理特点,在学习的内容上需要有符合他们的兴趣,才能维持上课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系统学习完乘法口诀后,相当一部分低段聋生还没有完全背过乘法口诀,或者不熟练,课堂上老师就需要设计很多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出示乘法卡片,使学生抢答;还可以在操场围成一个圈,大家一个个进行乘法口诀的接龙;利用扑克牌,每组同学各抽两张,组成乘法口诀;利用网络上的乘法口算小游戏,层层过关,使学生在游戏的快乐中巩固乘法口诀。

2

注重自主性,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增长智慧

对于聋校的中高段学生来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数学思维,在此基础上,如何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也是需要老师思考的问题。对于聋生来说,经常形成依赖感,等待老师来出示结果,如果让他们自己经过探索从而得出正确的结果,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内化知识,对学生来说,这种成功的体验将使他们更加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比如在学习分数的混合运算,在老师讲解完例题之后,对于聋生而言,本节课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关于分数的加减乘除及通分等知识都在其中,由于内容较多,每个聋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知识盲点都不同,出错率比较高,老师及时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分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互相弥补知识漏洞,尝试着解决,然后请一位同学进行演示,其他同学来思考自己出错的地方,从而一步步改正,攻克这个难关。

3

注重练习的层次性,

使不同学生有不同发展

课堂练习的层次性对于聋校小学数学课堂来说至关重要。一方面,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练习的不同层次,有利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思考更深的问题,基础薄弱的学生完成最基础的练习,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另一方面,满足不同孩子的纵向发展,使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发展。

比如,《7的乘法口诀》这节课,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首先以有趣的小鱼进行情景导入,后来带领学生探索7的乘法口诀,在完成探索并完成板书之后,如何有效的让学生更多更好的熟记乘法口诀,提高课堂效率,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对于聋生来说,如果当天的内容没有较好的巩固,之后再去记忆就更难了,那么练习环节就相当重要。

关于7的乘法口诀的课堂练习,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在完成7的乘法口诀教学探索之后,带领学生来读,一七得七,7×1=7,之后请一些学生来领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读完以后,学生大概有一个初步的记忆,为了促进学生记忆,笔者把后面的7×1=7的这一列的结果擦掉,这时就需要学生主动去记忆了,也许有的学生还反应不过来,但是通过反复的尝试,这个阶段学生都在努力的记忆,熟记的会越来越多,在此基础上,擦掉乘法口诀,这时,完全依靠学生的记忆来完成,对于聋生来说,刚开始可能有些困难,在老师的带领下,会逐渐有一个进步,很多学生这时会把记忆当做一种乐趣,在老师的鼓励下,以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一个一个来说,使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为了不使课堂枯燥,老师来说乘法口诀前面,让学生说后面,这时,本节课的练习已经基本使学生背会了7的乘法口诀,为了进一步巩固,采用游戏的形式,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离开座位学习会让他们感到开心和有趣,大家围成一个圈,按照顺序说乘法口诀,学生既能全部参与,又高度集中,还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在课堂结束后,学生通过作业进一步巩固,从而熟记学过的7的乘法口诀。

4

注重生活性,

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新学知识、对新知识生成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能将课堂练习与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那么,学生会既感到有趣,对知识又乐于接受和理解。2003年吴正宪老师出版的《吴正宪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一书,强调教师要精心备课,把教材中“人为的拔高”降低一点,把数学中抽象的内容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

比如,在讲《一分有多长》这节课,在练习阶段,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一分钟这个时间概念,感受一分钟的长度,笔者把时间都交给学生。数一数一分钟你走了多少步,一分钟看看你走了多远,一分钟能跑多远,一分钟你能拍多少次皮球,最后每个人都在心里数一分钟的时间,看看谁估计的时间最接近一分钟。这样的活动很明显增加了学生乐趣,在他们快乐的脸上,看到了学习的愉悦,学生也对一分钟这个时间概念有了更多的了解。

5

注重开放性,使学生思维更加灵活

开放性是相对封闭性练习来讲的,一般是指条件不完备、问题不完备、答案不唯一、解题方法不统一的练习,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对于聋生来说,灵活性比较弱,开放性练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最佳解题策略。

例如,北师大二年级上册《回家路上》这节课,学习目标是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结合小动物回家的具体情境,发展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是这样设计习题的:请你再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编文字题,看哪组编得最多。一改以往由教师出题、学生解题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互相出题、解题。可谓条件、问题、方式全部开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开放化和个性化,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巩固。

总之,一节有效地课堂练习,更多的在于教师的精心准备,时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书本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使学生都能通过有效练习而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数学评课稿精华汇编(三)
充分利用生成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专题六:课堂观察和如何评价一堂课 第一讲(下)
《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如何提升小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整理乘法口诀表”。课 堂 实 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