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析多克隆抗体与单克隆抗体的区别|抗体|抗原|单克隆抗体|克隆|特异性|
userphoto

2022.09.21 浙江

关注

抗体,又名免疫球蛋白 (Ig),是一种由 B 细胞产生的大型 Y 形糖蛋白,可在免疫防御中起主要作用。抗体与病原体的特定分子(即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抗体以一个或者多个 Y 形单体存在,每个 Y 形单体由 4 条多肽链组成(图 1)。每个 Y 形单体包含两条相同的重链(H)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重链和轻链的序列和长度不同。Y 形单体的顶部包含可变区(V),也称抗原结合片段(F(ab))区。该区可与给定抗原上的表位特异性紧密结合。

抗体的基本结构包含恒定区(C)和可结晶片段(Fc)区。这一区域对抗体的免疫应答功能非常重要。此外,将荧光染料和酶经共价键连接到抗体的 Fc 部位,可实现实验的可视化。

图 1.抗体结构

Y 形抗体通过弹性的铰链区连接到中部。抗原结合发生在由免疫球蛋白重链(H)和轻链(L)组成的可变区(V)。抗体的基本结构由恒定区(C)组成。

根据多肽序列的微小差异,抗体的轻链都可分为 kappa (κ) 型或 lambda (λ) 型。重链结构决定了各个抗体的总类。

哺乳动物体内的抗体分为 5 种同种型:IgG、IgM、IgA、IgD 和 IgE。如图 2 所示,各个同种型都有其独特的结构。这些同种型因 Y 形结构的数量和重链种类而异。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区域以及结合不同抗原的能力有所不同。

图 2.抗体结构及同种型

图 3.抗体测试

Conc. = 浓度;IHC = 免疫组织化学;ICC = 免疫细胞化学;ELISA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FACS = 荧光活化细胞分选技术;FCM = 流式细胞术;ELISPOT = 酶联免疫斑点法;WB = western blot

在实际选择抗体时,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克隆性。

克隆性取决于抗体来自亲代克隆的不同 B 细胞(多克隆抗体)还是相同 B 细胞(单克隆抗体)。这些抗体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

多克隆抗体是一种异型抗体混合物,其中的抗体来源于多个 B 细胞的免疫应答过程,并且每种抗体均可识别同一抗原的不同表位。由于多克隆抗体可检测蛋白上的一系列表位,因此与单克隆抗体相比,它们批间变异的风险更高。但是,由于多克隆抗体对单一表位不存在特异性,因此与单克隆抗体相比,它们对抗原微小变化的宽容性更强。

特点:

识别任一抗原上的多个表位。所得血清为异质性抗体混合物,其亲和力各有不同。

多克隆抗体主要由 IgG 亚类组成。

通常使用多肽免疫原制备以独有表位为靶标的多克隆抗体,尤其是针对高同源性的蛋白家族。

抗体制备:

制备成本低廉且制备速度较快。

制备过程比单克隆抗体简单。

优点:

多克隆抗体可识别任一抗原上的多个表位,因此具有以下优点:

高亲和性:由于靶蛋白上的多个表位能够结合不止一个抗体分子,多克隆抗体可放大低表达水平靶蛋白的信号。但是,这会影响定量实验(如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可识别多个表位,有利于免疫沉淀 (IP) 和染色质免疫沉淀 (ChIP) 实验获得更好的结果。

与单克隆抗体相比,对微小抗原变化(例如多态性、糖基化异质性或者轻微变性)的包容性更强。

可识别与免疫原蛋白质具有高度同源性的蛋白质,还可用于筛查非免疫原物种的靶蛋白。

通常是检测变性蛋白质的首选。

多表位通常可提升检测的稳定性。

缺点:

易产生批次间差异。

产生大量非特异性抗体,可能会在某些应用中产生背景信号。

由于具有多个表位,检测免疫原序列的交叉反应性非常重要。

不适用于探测抗原的特定结构域,因为抗血清通常会识别多个结构域。

单克隆抗体由单个 B 细胞亲本克隆产生,因此,只能识别单个抗原的一个表位。单克隆抗体对靶向的抗原表位具有高度特异性,非特异性交叉反应性低,批间变异很小。

特点:

不易产生批次间差异。

仅由一种抗体亚型组成(例如 IgG1、IgG2、IgG3)。如需使用二抗进行检测,应针对正确的亚类选择抗体。

抗体制备:

技术要求较高。

应用技术之前需接受专门培训。

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制备杂交瘤细胞。

优点:

制得的杂交瘤细胞为持续且可再生产的单克隆抗体来源,而且所有批次均相同,有助于提升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和标准化水平。

单克隆抗体只检测每个抗原上的一个表位,因此具有以下优点:

切片和细胞染色产生的背景信号更少。特异性地检测一个靶表位,不易与其它蛋白质发生交叉反应。

由于具有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非常适于用作实验中的一抗,其产生的背景染色信号通常显著低于多克隆抗体。

相较于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的同质性非常高。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单克隆抗体实验之间的结果重现性非常高。

得益于其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能够在相关分子的混合物中(例如在亲和纯化过程中)极为高效地结合抗原。

缺点:

特异性过高,以致于无法进行跨物种的检测。

与多克隆抗体相比,更易受化学处理造成的抗原表位丢失的影响。这可通过合并靶抗原相同的两种或多种单克隆抗体进行补偿(例如使用抗体组合试剂盒)。

小结  

多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

制备成本低廉

制备成本高昂

制备技能要求不高

应用技术之前需接受专门培训

制备速度较快

需要较长的时间制备杂交瘤细胞

产生大量非特异性抗体

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

识别任一抗原上的多个表位

仅识别一个抗原上的单一表位

批次间可能存在差异

制得的杂交瘤细胞为持续且可再生产的单克隆抗体来源,批次间无差异或差异较小

文章来源:严选IVD原料,订阅号若有侵权或转载限制请联系我们(或在公众号下方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并进行删除。

编辑:青翠欲滴

审校:晨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快准狠查找抗体
单克隆抗体的产生及应用
一抗和二抗的区别是什么
兔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单抗多抗比较
关于IHC实验!这八个问题咱们一起聊一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