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云流水与落地有声 ——兼谈朱小林老师的《虞美人》

我们在评价老师的课堂教学流程时,通常会说到“行云流水”,大抵是说老师的课堂教学从起点到终点的整个过程,自然而又顺畅,毫无艰涩之感,能依据学生的学情导向课堂的终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帮助学生打通关节点,让整堂课能依势而变,据情而化。老师在其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预设、引领、疏通,并借此调整流程走向、促使流程连贯,最终走向流程的终点。而在这个过程中,课堂的每个环节与细节都要有其落脚点,不然,必会踏空,从而远离教学的初衷或者说目标。

先说说教学流程的起点。教学的起点也就是一堂课的开始处。教学真正的起点并不是从老师一声“上课”开始,而应该起于对教学的两个对象——学生与文本——的分析。分析文本的特性与学生的学情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要“教什么”及“怎么教”,以《虞美人》为例,全词以问起,由问天、问人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的愁思贯穿始终,从而产生美感效应。至于学生方面,应了解他们在读这首诗时最初的感觉——畅快处在何处,凝滞处在何处,纠结处在何处。据此,我们可以设计出自己的各个教学环节:情景导入如何设计,文本解读的切入点应是什么,着力点应是什么,探究点在哪里……也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在各处应采用的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讨论对话,合作探究……

再说说狭义的起点。这个起点应该是从老师叫完上课后便开始了。从学生坐下那一刻起,我们的课堂便开始了,这期间老师的任何举止便都是与教学相关了,注意这里说的是“任何”。也就是说老师的任何细节都开始变得重要,都会对学生产生引导或误导。这个起点我认为就是课堂教学的导入。导入,应该不止于“入”,而应当是整堂课的源头,既然是源头就应当顺流而下,最终汇聚到尽头——课堂的终点。也就是说,导入应该起到串起全课的作用。以朱小林老师执教的《虞美人》为例,导入大略如下:一个浪漫的艺术家而成了一位统领国家的君王,理想与现实的反差造成了一位悲情的帝王。这里有三个关键词——艺术、君王、悲情,而这三个词便应该是朱老师串起全文的“一条筋”(欧阳代那老师语)。由此生发出来的教学环节如下:解题,点明词牌名起于霸王别姬,自带悲伤的性质;知人,带领学生了解李煜的悲情人生;诵读,指导学生读出悲愁意味;解文,引导学生明白词人在文本中表现出的因“改”而生的“愁”;明技,引导学生掌握词人如何抒愁情;迁移,让学生用掌握的方法写出自己生活中的愁情与愁事。通观整节课,朱老师以“悲愁”之意领起所有环节,可谓是一线串珠,使得整堂课有了行云流水的可能。因为行云流水是一湾叮咚向前的清溪,而不是几窝水坑,在起点处的源头活水应能确定课堂要流向何处,如何流淌。

关节,起初指的是动物骨块之间的连接点,也可指起关键作用的环节。无论是动物骨块的连接点,还是事情的关键环节都意味着关节点的重要作用。那么在一堂课中的关节点应该由哪些构成呢?私以为可以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可以是教学环节的转换点,可以是学生理解上的凝滞点……一堂课想做到行云流水,必须要突破重难点,理顺连接点,设计好转换点,疏通凝滞点。

同样以朱老师的课为例。他把重难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词人在文本中融注的愁情及如何表现愁情。为解决这些问题朱老师设计了三个问题:哪个字可以概括全词的情感?文中哪个字都表明词人产生愁情的原因?词人是如何抒发愁情的?三个问题前两个是同时呈现的。并且由这两个问题生发出了另两个问题:词人有在词中写了哪些“愁”?文中写了哪些“改”?朱老师是先引导学生去认识愁,然后是引导学生去寻找有哪些“改”,最后是分析如何写“愁”的。但如果我们去分析三者间的内在逻辑,会发现应该是先有哪些“改”,再生发出哪些“愁”,然后是怎么表现“愁”。也就是说如果从更顺畅的角度来看,应先引导学生认识有哪些“改”,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有哪些“愁”,知道了有哪些“愁”才好去分析作者是如何写“愁”的。如此处理,才不会让“关节”拧着,才能真正做到行云流水。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预设好环节间连接点与转换点。连接点与转换点应该能起到桥接环节、

承上启下的作用,有了连接点与转换点才能让课堂的进行圆转自裕。当然,课堂的情形是不断变化的,预设的内容极可能与课堂的实际不相适应,这时便需要临时的生成。

打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凝滞点也是课堂能句行云流水的关键。在课堂上学生都是在按流程进行学习,都经历了学习的过程,获得他们所能获得的。但他们能获得多少,便在于老师在学生学习凝滞处做了怎样的疏导。是越俎代庖还是听之任之,是强行推动还是因势利导。有诗云,他日枉费推移力,不及水中自在行,说的是行船,得如果迁移到教学中也是不乏道理。只是如果要达成“水中自行”的效果便须突出“对话”“引导”“触发”的作用。对话是师生间的探讨,也是同学间的碰撞,在对话中老师引导学生走向课堂流程的最终方向,在对话中同学间以各自的思考触发更多更深更全的理解,从而最终解决问题而有所得。

朱老师在诵读环节中便注重了“对话”“引导”“触发”。学生与文本对话,形成了自己的朗读样式并呈现给老师与同学,触发同学的思考。同学聆听后做出自己的点评,指陈优缺点,并在老师的撩拔下展示自己的诵读,如此再三,学生、老师、文本三者间便完成了一堂深度对话,有效地解决了如何读这首的的疑问,并由此初步明白了全词的情感转换。

教学流程的终点,通常意义上来说就是教学目标或设计意图。但实际上来说应该是一堂课学习后学生最终的收获,这个东西应该是大家在课堂里看得到的东西,是可检测的东西。朱老师的《虞美人》的流程终点,是实在可感的。那就是对文本语句的感受,学生在对文本语句的感受中建构起的诵读的方法、对李煜的情感变化的把握、体验到文学语言的细腻、表现情感的方式与方法。

最后说说教学内容的落脚点。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每个活动与细节都应该做到落地有声,而不是虚浮在空中不能落地,也就是说每个具体教学环节都能让学生有所收获。

朱老师在指导诵读时让学生间互相点评,互相示范再加上自己的的适时点评,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将注意投射到对文本的语言,落点在文本的阅读与感受。而引导学生去寻找“改”与“愁”,其落点在于理解文本的内容、作者的情绪变化及情绪变化之因。让学生进行寻找前,朱老师以“春花秋月何时了”为范例进行了解读指导,这个环节的落脚点是使学生掌握解读的切入点的与方法。这样的教学安排是真实有效的,不华丽却也不漂浮。

但不得不说的是,朱老师在完成“诗人是如何写愁”这个环节的时候,采用的方式是老师快速串讲。虽然朱老师的串讲满带诗意,满幅精彩,但因为少了细细咀嚼及学生的参与,便难免飘在空中而缺少落地的回声。

一堂课,我们追求教学过程的行云流水,因为它印证了教学是艺术这一说法。而行云流水的有艺术感的课堂要求我们能辨得明起点,打得通关节点,拎得清终点,并且这行云流水也不能只是飘在空中,而应该落地有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让课太“满”
基于问题解决式的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课堂教学的返璞
慧眼看课 | 武晓磊:《陈情表》评课
小学英语听课记录 三亿文库
听课回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