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君临:均胜电子:入侵全球顶级汽车生态链的野蛮人 2017-06-02 09:52:11


http://master.10jqka.com.cn/20170602/c598753082.shtml

君临:均胜电子:入侵全球顶级汽车生态链的野蛮人

2017-06-02 09:52:11阅读(957

  全球最强大且封闭的汽车生态链,即将闯进一个野蛮人。

  一直以来,全球汽车工业都被日本、德国、美国三强牢牢把持着,根据《美国汽车新闻》发布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2016年上榜的100家公司里,日本、美国、德国三国合计73家公司,处于垄断者的地位。

  其中,日本以30家公司的规模排名第一,高于美国的25家和德国的18家。

  相对于欧美车企之间彼此融合、相对开放的生态链,日本汽车生态要封闭得多。像丰田、本田这样的车企龙头,一向乐于和本国的零部件供应商相互持股,彼此扶持成长,就像一个神秘的俱乐部,外资极难挤进来。

  人们将日本经济的这种独立与封闭性,称之为“加拉帕戈斯现象”。

  如今,这个加拉帕戈斯俱乐部即将强行挤进一个新会员,一个讲中国话的野蛮人——均胜电子600699)。

  1

  均胜电子针对日本高田公司的收购行动正在持续推进。

  高田是日本最大的安全带、安全气囊和儿童安全座椅供应商,拥有超过80年的经营历史,年营业额超过50亿美元,员工超过4万人,在日本汽车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不幸的是,一次意外的质量问题,让高田陷于绝境。

  从2000年后开始,就陆陆续续有用户投诉,美国市场上的某些日本车和福特、克莱斯勒等车型会出现气囊杀人事件。这些车型在弹出安全气囊的时候,会伴随着金属碎片飞溅而出,夺人性命!

  杀人事件越来越多,受伤案件也已接近两百宗,市场闻之色变。

  人们发现,这些杀人气囊全部来自高田。

  为了安全考虑,各大汽车公司被迫召回,召回车辆数超过了5300万辆,由此刷新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汽车召回案。

  经过调查,高田气囊使用了不安全的硝酸铵作为催化剂,增压泵的设计也有问题,当潮湿空气侵入增压泵之后,催化剂就会变得不稳定。

  这样,当气囊展开时,受损的催化剂会比预期燃烧得更快,对增压泵的钢结构造成超过设计的压力冲击,导致整个金属结构碎片化,四处飞溅。

  气囊杀人事件一旦出现,高田的命运就身不由己了。

  首先是超过10亿美元的天额赔偿款,其次是各大汽车公司的订单取消导致的巨额亏损,各种债务纠纷下,高田一口气没缓过来,只得破产了事。

  可怜的是,即使破产拍卖,要卖给谁,也不是高田自己能决定的!

  作为债主,全球各大汽车公司决不允许发生影响自己利益的事情,于是,当欧洲最大的安全气囊公司奥托立夫想要收购的时候,就被债主们默默抵制了。

  以奥托立夫30%的份额,加上高田20%的份额,两者合并有可能缔造一家全球份额超过一半的安全系统垄断者,对于下游的汽车公司来说,又如何能接受呢?

  于是,当规模小得多的美国百利得提出要收购高田资产的时候,理所当然的就受到了债主们的欢迎。据高田重建计划委员会传出的消息,百利得已被列为优先的候选竞购方。

  表面上,出手的是美国百利得,实际上,背后站着的是中国的均胜电子。

  百利得的年营收规模只有15亿美元,不到高田的三分之一,这是一出典型的蛇吞象案例,而均胜电子,刚在此前不久收购了百利得,那时候,他的营收甚至只有11亿美元。

  这简直就是蚂蚁吃大象啊!

  一只蚂蚁,刚刚吃掉一条蛇,紧接着再要吞下一头大象,他真的能消化得了吗?

  2

  均胜电子成立于2004年,创始人叫王剑峰。

  从1990年代开始,王剑峰就继承父业,从事汽车零部件的生意,经验丰富。但就跟浙江地区数百家汽配公司一样,起步前几年的均胜,做的是塑料进气管、空调出风口等产品的制造,典型的低门槛屌丝行业。

  这种功能件拼的是成本,几乎不需要研发,即使投入成本做研发,也很容易被山寨模仿,难以做大。

  改变来自一次送上门的机会。

  2008年,金融危机,欧洲受伤尤其严重,大量汽车公司走向破产边缘,比如沃尔沃、捷豹路虎、标致雪铁龙,先后被甩卖股份。

  股神巴菲特说,别人贪婪的时候要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要贪婪。

  王剑峰大概是践行巴菲特理念的最忠实信徒,这次十年难得一见的资产恐慌期被他把握住了,由此一飞冲天!

  2009年,一家中德合资零部件公司——上海华德塑料制品被低价甩卖,均胜当机立断买了下来,这让他的资产翻了数倍,一下子跃升为业内较大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之一。

  有了规模,就可以上市了,2010年,均胜借壳辽源得亨,成功上市。这就相当于给均胜插上了一对翱翔万里的金融翅膀。

  那几年间,A股增发融资十分便利,许多垃圾公司搞的乌烟瘴气,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一些心存高远的公司,充分的抓住了这个天赐的良机,鲤鱼跃龙门!

  均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2011年,还没有办完上市手续的均胜,已经忍不住要开展另一番大冒险了。当别的实体制造业同行都在热衷于投资房地产时,他们反其道而行,卖掉了自己的房地产项目,全力参与到对德国普瑞的收购案中去。

  好公司和烂公司的最大区别就是,当你有了一大笔钱在手上的时候,你会如何去花。

  烂公司通常是四面出击,不断做加法,买回来一大堆昂贵的概念和泡沫资产,看似布局生态,等待化反,实则是在画饼充饥罢了。

  好公司却是在做减法,不断聚焦于主业,所有的收购都是为了强化主业的竞争力。

  均胜对德国普瑞的收购,目的就在于此。这笔收购花了均胜16亿元,几乎耗尽了均胜所有的积蓄和能派上用场的金融手段、政府关系,包括国家开发银行给他提供的大手笔贷款。

  你说值不值?

  同一时期,同样是在浙江的吉利汽车,通过收购沃尔沃,一举晋升为本土汽车品牌的龙头,技术和品牌溢价的收获,多年后我们已看得清清楚楚。

  均胜的收益同样不赖。

  德国普瑞,是一家成立于1919年,拥有近百年历史的零部件“隐形冠军”。主要业务包括空调控制系统、驾驶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电子驻车系统、电源管理系统等系列。

  普瑞对于均胜,有着两重意义非凡的价值:

  第一,普瑞的主要客户是宝马、保时捷、奥迪、兰博基尼、劳斯莱斯等欧洲豪华车品牌,这就意味着,均胜由此获得了一个进入欧洲顶级品牌的渠道,并且在他们的品牌背书下,均胜再进入其他市场要容易得多。

  比如,宝马的i-eDrive 中控平台和奥迪的MMI中控平台,都是由普瑞技术提供,宝马的i3新能源车电池管理系统,也是来自普瑞。

  第二,普瑞的汽车电子技术,是均胜梦寐以求的。

  均胜徘徊在汽车塑料件上太久了,低毛利、易模仿,不跳出这个泥潭就永远也做不大,而普瑞的汽车电子明显更有门槛,并且在新能源车和无人驾驶时代,还代表着行业的发展方向,前景要广阔得多。

  据说,王剑峰第一次到普瑞的生产线参观的时候,就完全被德国公司的全自动化流水线所震撼到了,回想起国内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线,简直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

  但,即使两者的差距是如此的大,似乎永远也不可能产生交集。命运就是这么的奇妙,忽然一夜之间,风暴席卷而来,欧洲的公主落难民间,均胜电子抓住了这个机会,一举拿下。

  3

  吃下德国普瑞,是均胜电子“野蛮人全球入侵”的开始。

  2013年8月,收购德国Innoventis,这是一家从事汽车电子系统测试、软件模块及电子网络系统的创新型小公司。

  2014年6月,收购德国IMA,这是一家工业机器人300024)公司,成立于1975年,客户包括汽车、电子、医疗和快速消费品领域的一线跨国集团。

  2013年,IMA实现销售收入3398万欧元,净利润134万欧元,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对改造均胜的自动化生产线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4年12月,收购德国QUIN,这是一家从事高端方向盘总成与内饰功能件业务的公司,客户包括奔驰、宝马、奥迪等众多整车企业。

  2016年2月,均胜与德国TechniSat公司达成收购协议,这是一家汽车导航软件公司,拥有1200名员工,主要为德国大众提供车载娱乐系统和车载导航系统。

  平均一年一单收购案,收购对象都是德国中小型的汽车科技公司,目的是为了不断强化普瑞在汽车中控台——这个未来的智能驾驶系统入口的技术领先性。

  虽然收购的操刀者都是普瑞,但背后的资金提供者,毫无疑问是均胜电子。

  今时今日的均胜,已经不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了,本土市场持续增长的蛋糕,地方政府和资本市场提供的强大融资平台,管理层对收购策略的驾轻就熟,让均胜的胃口不断变大。

  下一个,他将目标瞄向了美国百利得。

  百利得是全球第四的汽车安全系统公司,规模小于欧洲的奥托立夫、日本的高田、美国的天合,即使如此,仍然比德国普瑞要更大。他拥有1.2万名员工,年营收15亿美元,跻身全球汽车零部件100强,虽然仅仅排在了96名。

  如果收购成功,意味着均胜的业务规模将超过26亿美元,除了塑料功能件、汽车中控台以外,再获得一块安全系统的大业务,客户覆盖欧美所有的汽车公司。

  但风险同样值得警惕:这已经不是金融危机了,需要付出比德国普瑞昂贵得多的资金成本,而百利得的安全系统业务规模也还不够大,议价能力有限。

  这是充满风险的一跃,看起来比当初收购普瑞要危险得多。

  但是很快,均胜电子就展现了他野蛮人的本色:不但支付了60亿元的天价,一口吞下百利得,并且马不停蹄就展开了对日本高田的围剿。

  吃下百利得+高田,将业务规模快速推升到80亿美元,在安全系统份额上逼近全球排名第一的奥托立夫,客户渠道覆盖全球所有汽车公司,如此将立于不败之地!

  高田目前虽然债务缠身,市场份额流失严重,但是他半个世纪以来建立起的渠道关系还在,比如本田汽车就持有高田的1.2%股份。只要引入百利得的安全技术,恢复客户信心,订单慢慢的是可以回来的。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举打入全球最强大且封闭的日本汽车生态链,再加上欧洲、北美的业务规模,一家全球顶级体量的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即将诞生。

  4

  2010年,均胜电子借壳上市前,营收规模只有11亿元,此后经过两轮大规模的海外并购,加上数次小规模的收购,营收三级跳到了186亿元。利润,也从1亿元涨到了4.5亿元。

  这是中国汽车产业链里最有企图心的公司之一,专注主业,强化规模,善用融资渠道,全球整合资源,从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低端塑料功能件业务,到汽车中控台的技术领先者,再到全球顶级的安全系统供应商。

  三级跳升,步步为营,下一个要征服的领域,又是什么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汽车零部件篇)
均胜收购高田,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
首家倒闭的日系车企,被国内富商106亿收购,大呼赚翻了!
369,高田破产,日本汽车帝国的不详征兆
【18年私藏十大金股:军神】
振奋还是气愤?又一家汽车巨头将被中国企业收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